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儿斜颈小儿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是以患儿头向一侧倾斜,颜面旋向健侧为特征的疾病。引起斜颈的原因有很多,如脊柱畸形、颈部肌肉麻痹等。(一)病因关于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对于此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1)胎位不良(2)产伤(3)临产时,动脉受阻(4)感染肌炎。(二)临床表现患儿头向患侧倾斜,颜面部旋向健侧,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可触摸到肿块,底部稍可移动。患儿颈部向健侧转动时,肿块突出明显,如勉强转动,可引起患儿疼痛、哭闹。病期较长者,可影响到患侧颜面的发育,而健侧颜面也产生适应性的改变,致颜面部大小不对称。晚期还会产生继发生胸椎侧突畸形。(三)按摩方法1.轻摩颈部2.拇指推颈部3、拇指点拨颈部胸锁乳突肌及阿是穴3.拿捏胸锁乳突肌4.牵引拔伸颈部(四)注意事项•1.按摩手法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2.嘱家长加强患儿的锻炼,可用玩具等引诱患儿多向健侧扭头。•3.睡觉时可用沙袋固定。落枕一、概述落枕又称“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是指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转颈失灵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见于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节多发,推拿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一)姿势不良如体虚过劳,睡眠枕头过高或过低,躺卧姿势不良等因素,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多伸展状态,以致发生痉挛而致。二、病因病机(二)外感风寒湿邪睡眠时露肩当风,颈项部感受风寒湿邪,寒性收引,湿性重浊,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而拘急疼痛。正如《巢氏病源•失枕候》记载:“头项有风在筋膜间,因卧而气血虚,值风发动,故失枕。”(三)颈部扭伤部分患者因颈部突然扭转或用肩扛抬重物,致使部分肌肉扭伤牵拉,发生痉挛或使颈椎小关节交锁嵌顿等而发生本病。三、临床表现(一)患者颈项一侧或两侧胸锁乳突肌僵硬、痉挛、疼痛,重者可波及斜方肌、肩胛提肌等。(二)患者头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三)仰头、点头及转头等颈部活动受限,向患侧活动功能障碍尤为明显,甚者疼痛牵及头部,上背部及上臂部。(四)患处痉挛的肌肉明显压痛。如有外伤史者,可拍摄颈椎X线片以排除骨、脱位及颈椎病。(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二)取穴及部位:风池、风府、肩井、天宗、手三里、合谷、后溪穴、斜方肌、冈上肌等。(三)主要手法:滚法、揉法、拿法、点法、按法、摇法、扳法、擦法等。四、辩证治疗(四)操作方法:1.患者坐位,医者用扌衮法、掌揉或拇指揉法于患侧颈项及肩背部治疗,配合做头部前、后伸及左右旋转运动。2.再拿颈项及肩臂部肌肉,使之放松。3.以拇指端或屈拇指的指间关节桡侧缘点按以上穴位,使之酸胀痛“得气”为宜。4.再作颈部摇法,使颈项作轻缓的旋转,摇动数次后,在颈部微向前屈位时,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幅度作扳法,手法要稳而快速,旋转幅度要在病员能忍受的限度内。5.最后在患部用擦法(合擦法)透热,以活血止痛。五、按语(一)睡眠枕头高、低适宜,勿过高,亦不要过低,天冷时颈部宜保暖,避免外感风寒之邪。(二)推拿治疗该病手法要轻快柔和,颈部摇动幅度要由小到大,缓慢进行;扳颈法要排除骨折、脱位、肿瘤等疾患,扳动时不可强求响声而强拉硬扳。(三)对疼痛明显者,要先点按天宗、手三里、后溪等穴,并嘱其缓慢转动头颈后按揉痉挛肌肉,待疼痛减轻后再进行摇扳手法。(四)局部可配合理疗、热敷等疗法。
本文标题:落枕与斜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1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