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中世纪教堂一、中世纪历史从公元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时期。公元476年,奴隶制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北方侵入的蛮族日耳曼人的各个民族:法兰克族、西哥德族、东哥德族、伦巴德族等先后在西欧建立起一些“蛮族”王国。与此同时,欧洲大陆的蛮族: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渡海侵入不列颠岛。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分为三个国家,从而奠定了后来法、德、意三国的雏形,欧洲的国界从这时得到稳定,封建关系确立。中世纪历史分期初期(5—11世纪,476—1095第一次东征)封建制形成期,初期的前几个世纪,蛮族没有文字记载的文学。英雄史诗(8—12世纪)中期(12—15世纪1095—1453东罗马帝国亡)封建制全盛时期,骑士文学(12—13世纪),城市文学(13—15世纪)末期(15—17世纪中叶,1453—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衰亡。历史分期与文学史分期的错位就文学史而言,封建社会末期已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始,不包括在中世纪文学之内,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在14世纪就开始了。中世纪的文学主要是指前两个时期的文学。封建等级制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归封建主所有,号称没有无领主的土地。大封建主把土地留下一块直接经营,其余的分给小封建主,这样层层封授,形成封建等级制。封建等级制的爵位:公、侯、伯、子、男。封建主把他的土地划成庄园经营,农民被控制在庄园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称做农奴。农奴除了不能被主人随意杀害外,人格上几乎和奴隶没有区别。城市等级制11世纪,手工业日益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职的工商业者聚居在城堡、寺院附近的交通要道,逐渐形成工商业城市。城市分为三个等级:城市贵族、市民和平民。城市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市民阶级也受到封建剥削,因此,他们和农奴一样反对封建主。二、中世纪文学的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一)、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中世纪的文化特点是宗教文化,即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对于中世纪文化,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者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形成了一种流行的错误观点,即认为中世纪是人类历史的“中断”,中世纪文化是统治阶级压迫欺诈与老百姓愚昧无知结合的产物。黑格尔从唯心论辩证法出发,在《历史哲学》中论断:“中世纪的艺术是沉了的夜色,文艺复兴的艺术是新吐的曙光。”然而,封建制度较之奴隶制,毕竟是更进步的社会结构,我们不能对中世纪文化全盘否定。中世纪扩大了欧洲文化的领域,形成强大的民族,以及巨大的技术进步。基督教产生的历史条件公元二世纪中叶,在罗马帝国的镇压下,犹太人被赶出了住地,流亡散居欧洲各地。处于“散亡”中的犹太人把信奉的基督教散布于“散亡”之地。这为基督教成为全欧性的、世界性的宗教提供了社会土壤和种族土壤、欧美普遍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定为国教最初,罗马帝国当局仇视下层人信奉的基督教。后来,基督教会渗入到一些中上层人士,他们取得了领导权,主张效忠顺服执政者。罗马帝国当局改迫害为利用,并于公元313年颁发米兰敕令,正式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中世纪时,基督教正统教会成为封建社会的支柱,一切学术、教育都置于神学的控制下基督教派别基督教分为三派:东正教:正教,分布在东欧一带。新教:中国习惯称基督教,分布在英、美、德、北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天主教:公教,分布在意、法、比、西、葡、匈、波、美、拉丁美洲。天主教统治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统治,指的是天主教,它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并把哲学、政治、法律等,置于天主教神学的控制之下,还设置异端裁判所(1220年建立),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天主教会企图将封建制度神圣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教会和王权共同统治,教皇对世俗政权也有最高权力。神学的有害影响宗教神学的统治,使得中世纪的学术都受到有害的影响,哲学和美学成了神学的奴婢,科学成了宗教的仆人,历史成了修道院的编年史,天文学用于计算复活节的祭奠举行的日期,几何学用于建筑大教堂,学习辩证法是为了打击异教徒,学习音乐是为了唱圣歌,学习美术是为了装饰教堂,经院哲学和烦琐哲学占了主导地位,讨论的问题是:“针尖上能容多少天使?”“啤酒盐水能否用于礼?”“老鼠吃了圣餐会怎样?”等等。(二)、基督教基本观点原罪观: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观念是原罪观。即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偷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都在于原罪。即使是刚出世便死亡的婴儿,也有与生俱来的原罪,是上帝的罪人,需要基督的救赎。原罪观使民众的注意力脱离现实,转向天国,希望得到救赎。救赎观:救赎观是与原罪观同生的基督教的重要教义。人类犯了原罪,无法自救,整个俗世都沉沦在罪愆中。人们希望得到拯救。因而上帝派耶酥基督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流出宝血以赎相信者的罪。救世主意识:救世主是基督教对耶稣称谓。救世主观念指的是耶稣降生世间,为拯救人类脱离罪恶,得到永生。耶稣出生耶路撒冷,他的母亲玛利亚已经许配给约瑟,还没迎娶,就从圣灵怀孕。耶稣给人间传播真理,搭救凡人,被认为是上帝的儿子及救世主。(三)、教会伦理基督教伦理思想主要是《新约》部分。教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有:爱、勿抗恶、禁欲主义、信仰等。1、爱和宽恕基督教把爱作为调整人和神、人和人关系的道德准则。教会认为爱的原则来自神。神本身就是爱。上帝牺牲了自己的儿子耶稣替人类赎罪,说明神是爱人的,爱是人神相通的途径。“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彼此相爱吧,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是实行爱的人,都是上帝的儿子,来自上帝。凡任何人如不实行爱,就不会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第四章“你们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路加福音》第6章)2、勿抗恶耶稣在登山训示中说:“你们曾听过,有人说:‘一眼还一眼,一牙还一牙’。但是,我告诉你们:不要抵抗损害。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你便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如果有人来与你打官司,要得你的内衣,那么,你便连外衣也由他拿去。”(《马太福音》第5章)这成为基督教的伦理名言。3、禁欲主义基督教宣扬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主宰,“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约翰福音》第6章)灵魂引导人服从神的诫命,从善,肉体则引导人从恶。肉体死后,灵魂将受基督的审判,信神禁欲的人可以上天堂,反之则下地狱。因此在世须禁绝一切欲望和现实的物质享受,来世才有幸福。禁欲主义是教会伦理极其重要的道德原则。4、信仰神是最高的美德信仰神是最高的美德,也是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惟一途径。人为神而活,人的最高幸福和美德是信仰神。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信仰神,它是教会伦理最根本的道德原则,以上三条皆出自这一条。中世纪文学的思想特征1、基督教思想制约文化2、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3、出现反映特定阶层思想内容的文学作品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1、文学表现内容拓展2、艺术形式更为成熟3、艺术表现手法得到开拓4、情感性强三、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一)教会文学(二)英雄史诗(三)骑士文学(四)城市文学一、教会文学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的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教会文学的表现形式:祈祷文、赞美诗、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剧等。二、英雄史诗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主要内容反映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欧洲几个主要的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英雄史诗时间早期(氏族社会末期)中期(封建社会确立时代)源泉口头创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一定的历史事件为依据,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形成主人公氏族部落英雄封建国家英雄主题表现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其忠君爱国观念和统一祖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封建时代的英雄主义精神成份有较多神话因素和多神教成份神话因素减少,基督教义的内容大增代表作盎格鲁·撒克逊人《贝奥武甫》日尔曼人《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冰岛《埃达》和“萨迦”芬兰《卡列瓦拉》(《英雄国》)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贝奥武甫》《贝奥武甫》是中世纪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背景和情节都是北欧的。瑞典南部耶阿特族王子贝奥武甫到丹麦做客,帮助丹麦国王除妖。从陆地打到海底,杀巨魔,斗毒龙。贝奥武甫载誉回国,继承王位。50年后,贝奥武甫的国土受到一条火龙的危害。老年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牺牲。这首史诗有很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掺有基督教成分。史诗歌颂贝奥武甫的正直无私,英勇无畏,对人民负责的英雄品质。史诗写:“在一切国王中,在一切人们中,他是最温良的,最可爱的,是对他的亲族最仁慈的。”《贝奥武甫》《罗兰之歌》形成:形成于11世纪末,现存最古手抄本产生于12世纪,1837年始被发现。长度:全诗共4002行。内容:记叙法兰西国王查理出兵西班牙,征讨异教徒阿拉伯人。人物:罗兰是诗中爱国忠君、立下不朽功勋的英雄。罗兰之歌三、骑士文学骑士文学产生于12——13世纪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它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盛行时代的产物,作者是骑士,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和世俗爱情。属于世俗贵族阶级的文学。骑士是封建主阶级最低一层的等级,是十字军东征(1095——1270)的主力。12世纪出现了骑士团。封建主的子弟从小就接受军事训练,以便长大当一名合格的骑士。骑士决斗场面在历史演进中,骑士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寓含骑士精神的道德标准和信条。骑士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行为举止要求“文雅知礼”。他们在学好武艺的同时,也学习礼仪、作诗和欣赏音乐。骑士把个人荣誉看得高于一切,要在为封建主和“心爱的贵妇人”的冒险和效劳中去获得功名。骑士虽然也效忠宗教,但并不奉行禁欲主义。骑士文化骑士的盔甲和武器骑士受封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也称为骑士叙事诗)。骑士文学的体裁骑士抒情诗骑士抒情诗兴起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所以又叫“普罗旺斯抒情诗”,它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典雅的爱情”即骑士对自己情人或女主人的爱慕和情人对其的爱慕,它的形式主要有牧歌、破晓歌、辩论诗、情歌、夜歌、怨歌等,其中《破晓歌》最为有名。塞尚笔下的普罗旺斯骑士抒情诗:《破晓歌》恩格斯称破晓歌是“普罗旺斯抒情诗中的精华”普罗斯旺是欧洲的“骑士之城“,得名于影片《屋顶上的轻骑兵》。意大利骑士安杰罗为革命事业逃至这里。知遇之恩使绅士与淑女宝琳娜的邂逅成就为一段乱世情缘……当宝琳娜与安杰罗再次相遇,在普罗斯旺广阔的土地上驰骋的时候,一切变得心旷神怡。法国普罗斯旺:紫色的骑士爱情骑士传奇,也称为骑士叙事诗,兴旺于法国北方,其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获得荣誉、保护宗教、或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情而到处冒险,同妖魔鬼怪或异教徒斗争,其中超自然的荒诞故事没有历史依据。十字军东征时,各民族混聚在一起,互相传述奇闻传说,遂使一些骑士冒险故事越过了国界,同一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许多民族文学之中。依据骑士传奇的题材来源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不列颠系统,指以古代克尔特人的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为中心的故事诗;二是拜占庭系统,指在拜占庭流传的以希腊晚期传说为题材的拜占庭故事诗;三是古代系统,即模仿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作品的叙事诗。骑士传奇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题材: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传奇最常见的题材。内容:亚瑟王被描写成封建社会中一个有作为的君王。他在卡美罗特城堡中的大厅里,设有一张巨大的圆桌,周围设100个座位,凡是建有赫赫功勋的骑士均可占一席位,从而引出了许多骑士冒险行侠的故事。影响:对后来的英国文学乃至欧洲文学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骑士传奇:《朗斯洛》《特利斯当与伊瑟》KingArthur莎士比亚戏剧中骑士文学的影
本文标题: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2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