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c语言教程ppt第7章
7.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7.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7.3字符数组习题第7章数组迄今为止,我们使用的都是属于基本类型(整型、字符型、实型)的数据,c语言还提供了构造类型的数据,它们有:数组类型、结构体类型、共用体类型。构造类型数据是由基本类型数据按一定规则组成的,因此有的书称它们为“导出类型”。本章只介绍数组。数组是有序数据的集合。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属于同一个数据类型。用一个统一的数组名和下标来唯一地确定数组中的元素。有关数组的概念和其他高级语言中介绍的是相同的,不再赘述。本章只介绍c语言中如何定义和使用数组。7.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7.1.1一维数组的定义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为类型说明符数组名[常量表达式];例如:inta[10];它表示数组名为a,此数组有10个元素。说明:(1)数组名定名规则和变量名相同,遵循标识符定名规则。(2)数组名后是用方括弧括起来的常量表达式,不能用圆括弧,下面用法不对:inta(10);(3)常量表达式表示元素的个数,即数组长度。例如,在a[10]中,10表示a数组有10个元素,下标从0开始,这10个元素是,a[0],a[1],a[2],a[3],a[4],a[5],a[6],a[7],a[8],a[9]。注意不能使用数组元素a[10]。(4)常量表达式中可以包括常量和符号常量,不能包含变量。也就是说,c不允许对数组的大小作动态定义,即数组的大小不依赖于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的值。例如,下面这样定义数组是不行的:intn;scanf(%d,&n);inta[n];7.1.2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数组必须先定义,然后使用。c语言规定只能逐个引用数组元素而不能一次引用整个数组。数组元素的表示形式为数组名[下标]下标可以是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例如:a[0]=a[5]+a[7]-a[2*3]例7.1数组元素的引用。main(){inti,a[10];for(i=0;i=9;i++)a[i]=i;for(i=9;i=0;i--)printf(%d,a[i]);}运行结果如下:9876543210程序使a[0]到a[9]的值为0~9,然后按逆序输出。7.1.3一维数组的初始化对数组元素的初始化可以用以下方法实现:(1)在定义数组时对数组元素赋以初值。例如:inta[10]={0,1,2,3,4,5,6,7,8,9};将数组元素的初值依次放在一对花括弧内。经过上面的定义和初始化之后,a[0]=0,a[1]=1,a[2]=2,a[3]=3,a[4]=4,a[5]=5,a[6]=6,a[7]=7,a[8]=8,a[9]=9。(2)可以只给一部分元素赋值。例如:inta[10]={0,1,2,3,4};定义a数组有10个元素,但花括弧内只提供5个初值,这表示只给前面5个元素赋初值,后5个元素值为0。(3)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元素值为0,可以写成inta[10]={0,0,0,0,0,0,0,0,0,0};不能写成inta[10]={0*10};这是与FORTRAN语言不同的,不能给数组整体赋初值。(4)在对全部数组元素赋初值时,可以不指定数组长度。例如:inta[5]={1,2,3,4,5};可以写成inta[]={1,2,3,4,5}在第二种写法中,花括弧中有5个数,系统就会据此自动定义a数组的长度为5。但若被定义的数组长度与提供初值的个数不相同,则数组长度不能省略。例如,想定义数组长度为10,就不能省略数组长度的定义,而必须写成inta[10]={1,2,3,4,5};只初始化前5个元素,后5个元素为0。7.1.4一维数组程序举例例7.2用数组来处理求fibonacci数列问题。程序如下:main(){inti;intf[20]={1,1};for(i=2;i20;i++)f[i]=f[i-2]+f[i-1];for(i=0;i20;i++){if(i%5==0)printf(\n);printf(%12d,f[i]);}}运行结果如下: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258441816765if语句用来控制换行,每行输出5个数据。例7.3用起泡法对10个数排序(由小到大)。起泡法的思路是:将相邻两个数比较,将小的调到前头。见图7.1。图7.1图7.2若有6个数。第一次将8和9对调,第二次将第2和第3个数(9和5)对调……如此共进行5次,得到854209的顺序,可以看到:最大的数9已“沉底”,成为最下面一个数,而小的数“上升”。最小的数0已向上“浮起”一个位置。经第一趟(共5次)后,已得到最大的数。然后进行第二趟比较,对余下的前面5个数按上法进行比较,见图7.2。经过4次比较,得到次大的数8。如此进行下去。可以推知,对6个数要比较5趟,才能使6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第一趟中要进行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共5次,在第二趟中比4次……第5趟比1次。如果有n个数,则要进行n-1趟比较。在第1趟比较中要进行n-1次两两比较,在第j趟比较中要进行n-j次两两比较。据此画出流程图(见图7.3)。根据流程图写出程序(今设n=10),定义数组长度为11,本例中对a[0]不用,只用a[1]到a[10],以符合人们的习惯。图7.3main(){inta[11];inti,j,t;printf(input10numbers:\n);for(i=1;i11;i++)scanf(%d,&a\[i\]);printf(\n);for(j=1;j=9;j++)for(i=1;i=10-j;i++)if(a[i]a[i+1]){t=a\[i\];a\[i\]=a\[i+1];a[i+1]=t;}printf(thesortednumbers:\n);for(i=1;i11;i++)printf(%d,a[i]);}运行情况如下:input10numbers:10481265-76100-45123thesortednumbers:-76-45014812651001237.2.1二维数组的定义二维数组定义的一般形式为类型说明符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常量表达式]。例如:floata[3][4],b[5][10];定义a为3×4(3行4列)的数组,b为5×10(5行10列)的数组。注意不能写成floata[3,4],b[5,10];c语言对二维数组采用这样的定义方式,使我们可以把二维数组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一维数组:它的元素又是一个一维数组。例如,可以把a看作是一个一维数组,它有3个元素:a[0]、a[1]、7.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a[2],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包含4个元素的一维数组。见图7.4。可以把a[0]、a[1]、a[2]看作是3个一维数组的名字。上面定义的二维数组可以理解为定义了3个一维数组,即相当于floata[0][4],a[1][4],a[2][4]图7.5图7.4此处把a[0],a[1],a[2]看作一维数组名。c语言的这种处理方法在数组初始化和用指针表示时显得很方便,这在以后会体会到。c语言中,二维数组中元素排列的顺序是:按行存放,即在内存中先顺序存放第一行的元素,再存放第二行的元素。图7.5表示对a[3][4]数组存放的顺序。c允许使用多维数组。有了二维数组的基础,再掌握多维数组是不困难的。例如,定义三维数组的方法是floata[2][3][4];多维数组元素在内存中的排列顺序:第一维的下标变化最慢,最右边的下标变化最快。例如,上述三维数组的元素排列顺序为a[0][0][0]→a[0][0][1]→a[0][0][2]→a[0][0][3]→a[0][1][0]→a[0][1][1]→a[0][1][2]→a[0][1][3]→a[0][2][0]→a[0][2][1]→a[0][2][2]→a[0][2][3]→a[1][0][0]→a[1][0][1]→a[1][0][2]→a[1][0][3]→a[1][1][0]→a[1][1][1]→a[1][1][2]→a[1][1][3]→a[1][2][0]→a[1][2][1]→a[1][2][2]→a[1][2][3]7.2.2二维数组的引用二维数组的元素的表示形式为数组名[下标][下标]如a[2][3]。下标可以是整型表达式,如a[2-1][2*2-1]。不要写成a[2,3],a[2-1,2*2-1]形式。数组元素可以出现在表达式中,也可以被赋值,例如:b[1][2]=a[2][3]/2在使用数组元素时,应该注意下标值应在已定义的数组大小的范围内。常出现的错误是inta[3][4];…a[3][4]=3;定义a为3×4的数组,它可用的行下标值最大为2,列下标值最大为3。用a[3][4]超过了数组的范围。请读者严格区分在定义数组时用的a[3][4]和引用元素时的a[3][4]的区别。前者a[3][4]用来定义数组的维数和各维的大小,后者a[3][4]中的3和4是下标值,a[3][4]代表某一个元素。7.2.3二维数组的初始化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对二维数组初始化:(1)分行给二维数组赋初值。如inta[3][4]={{1,2,3,4},{5,6,7,8},{9,10,11,12}};这种赋初值方法比较直观,把第1个花括弧内的数据给第1行的元素,第2个花括弧内的数据赋给第2行的元素……即按行赋初值。(2)可以将所有数据写在一个花括弧内,按数组排列的顺序对各元素赋初值。如:inta[3][4]={1,2,3,4,5,6,7,8,9,10,11,12};效果与前相同。但以第1种方法为好,一行对一行,界限清楚。用第2种方法如果数据多,写成一大片,容易遗漏,也不易检查。(3)可以对部分元素赋初值。inta[3][4]={{1},{5},{9}};它的作用是只对各行第1列的元素赋初值,其余元素值自动为0。赋初值后数组各元素为100050009000也可以对各行中的某一元素赋初值:inta[3][4]={{1},{0,6},{0,0,11}};初始化后的数组元素如下:1000060000110这种方法对非0元素少时比较方便,不必将所有的0都写出来,只需输入少量数据。也可以只对某几行元素赋初值:inta[3][4]={{1},{5,6}};数组元素为100056000000第3行不赋初值。也可以对第2行不赋初值:inta[3][4]={{1},{},{9}};(4)如果对全部元素都赋初值(即提供全部初始数据),则定义数组时对第一维的长度可以不指定,但第二维的长度不能省。如:inta[3][4]={1,2,3,4,5,6,7,8,9,10,11,12};与下面的定义等价:inta[][4]={1,2,3,4,5,6,7,8,9,10,11,12};系统会根据数据总个数分配存储空间,一共12个数据,每行4列,当然可确定为3行。在定义时也可以只对部分元素赋初值而省略第一维的长度,但应分行赋初值。如:inta[][4]={{0,0,3},{},{0,10}};这样的写法,能通知编译系统;数组共有3行。数组各元素为0030000001000从本节的介绍中可以看到:c语言在定义数组和表示数组元素时采用a[][]这种两个方括弧的方式,对数组初始化时十分有用,它使概念清楚,使用方便,不易出错。7.2.4二维数组程序举例例7.4将一个二维数组行和列元素互换,存到另一个二维数组中。例如:a=123b=144562536程序如下:main(){inta[2][3]={{1,2,3},{4,5,6}};intb[3][2],i,j;printf(arraya:\n);for(i=0;i=1;i++){for(j=0;j=2;j++){printf(%5d,a[i][j]);b[j][i]=a[i][j];}printf(\n);}printf(arrayb:\n);for(i=0;i=2,i++){for(j=0;j=1;j++)printf(%5d,b[i][j]);printf(\n);}}运行结果如下:arraya:123456arrayb:14
本文标题:c语言教程ppt第7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3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