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课程重点回顾微观经济学
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導師:楊偉文第7章:國民生產與收入1.何謂GDP和GNP?(參考教科書,第147和150頁)GDP: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段時間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市價總值。GNP: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公民在一段時間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市價總值。2.試寫出GDP和GNP的計算公式。(參考教科書,第154–156頁)GDP=C+I+G+(X–M)GNP=GDP+(國民從外地的所得-外國人在本國的所得)=GDP+對外要素收益流動淨額3.計算國民所得(GDP或GNP)的三項原則是甚麼?(參考教科書,第148–149頁)1.只會計算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中間商品和原料的價值不計算在內。2.以市價計算生產值。3.不計算非生產性或非提供服務的交易。4.計算國民所得需剔除「非生產性或非提供服務的交易」,為甚麼?試舉3個相關例子。(參考教科書,第149頁)因為不代表實質生產行為是不能計算在國民所得之內。例子1:金融證券交易例子2:移轉支付例子3:二手買賣5.GDP或GNP均不能有效反映國民褔利水平,為甚麼?(參考教科書,第164–166頁)原因1:人口變化對人均產量影響未能反映在GDP或GNP數據中。原因2:貧富差距的影響。原因3:精神得益是GDP或GNP所不能量度的。原因4:軍事擴張的開支提高了國民所得增長,但未能增加民眾的福利。原因5:環境污染問題。原因6:很多不經市場的生產價值。原因7:地下經濟的影響。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3頁6.何謂MPC和MPS?MPC和MPS的關係是甚麼?(參考教科書,第177頁)MPC:每增加一元的收入所引致的消費金額,即邊際消費傾向。MPS:每增加一元的收入所引致的儲蓄金額,即邊際儲蓄傾向。MPS=1–MPC7.何謂「乘數效應」(multipliereffect)?它產生過程包含哪兩個主要部份?(參考教科書,第176–177頁)乘數效應:投資額改變可以帶來數倍的產出改變。主要部份1:自發性支出(autonomousspending)主要部份2:引發性支出(inducedspending)乘數=(自發性支出+引發性支出)/自發性支出=所得變動/自發性支出8.何謂「節儉的矛盾」(paradoxofthrift)?(參考教科書,第177–178頁)儲蓄可使個人累積財富,改善生活質素,但個人儲蓄行為普遍地變得強烈,將對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這是因為當多數人都傾向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導致社會的總需求下降,產出最終會減少,形成「衰退缺口」,失業人口增加,不景氣惡化,構成惡性循環。這就是「節儉的矛盾」。9.為何價格與實質產出成反比關係?(參考教科書,第197–199頁)原因1:實質財富效果。即貨幣收入不變情況下(預算局限),價格水平上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4頁升,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引致消費減少,實質產出下降。原因2:時間替代。由於價格水平上升,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引致延遲消費和投資,導致總需求下跌,實質產出下降。原因3:入口貨替代。由於價格水平上升,若進口貨價格不變而變得相對便宜,引致消費者多購進口貨替代本地貨的消費,引致實質產出下降。10.短期總供應曲線移動的因素。(參考教科書,第201–202頁)因素1:生產成本的變化因素2:生產資源或技術水平的變化因素3:經濟不景或投資減少因素4:政府政策11.長期總供應曲線移動的原因。(參考教科書,第204–205頁)因素1:勞動人口的變化因素2:生產設施的變化因素3:技術水平的變化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5頁12.繪畫出總體經濟的長期均衡狀態。(參考教科書,第206頁)第8章:景氣循環、失業與通貨膨脹1.景氣循環包含哪四個階段?(參考教科書,第346–347頁)階段1:繁榮期階段2:衰退期階段3:蕭條期階段4:復甦期2.何謂「自然失業率」?(參考教科書,第196頁)在充份就業情況(職位空缺數目=找尋工作的人數,資源得到充份使用)下,由於摩擦性失業(即轉工導致短期失業)、結構性失業和技術性失業(即物價水平AS(長期)ASAD產出水平Yf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6頁不包括循環性失業或週期性失業)導致失業存在,定義為「自然失業人口」,而自然失業人口與勞動人口的相對比率,稱為「自然失業率」。3.何謂「潛能產出水平」?(參考教科書,第196頁)充份就業情況下的產出水平,又稱「潛能產出水平」。4.「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計算方法。失業率=(失業人口/勞動人口)x100%就業不足率=(就業不足人口/勞動人口)x100%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7頁5.請按以下資料,計數出「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就業人數=3,299,000,失業人數=240,000,就業不足人數=112,000失業率=[240000/(3299000+240000)]x100%=6.8%就業不足率=[112000/(3299000+240000)]x100%=3.2%6.失業的類別。(參考教科書,第347–349頁)週期性失業、磨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技術性失業、季節性失業。7.大量失業對社會和企業帶來那些影響?。(參考教科書,第349頁)1.浪費生產資源。2.工人經驗累積終斷,影響工人質素提升。3.罪案上升,增加社會不穩定性。4.公民自信心下降,影響社會進步。5.罪案上升、社會福利開支增加,導致政府資源緊張,影響教育和醫療的投資。8.何謂「衰退差距」?(參考教科書,第207頁)「衰退差距」即短期分析的均衡產出(Y)小於充份就業水平產出(Yf)。9.試用AD-AS模型,繪畫失業的模型。(參考教科書,第208頁)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8頁YYf衰退差距P產出水平AS(長期)ASAD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9頁10.何謂「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通貨膨脹:全面物價水平持續上漲的現象。通貨緊縮:全面物價水平持續下跌的現象。11.通貨膨脹的種類。爬行式膨脹、奔馬式膨脹、惡性膨脹、滯脹。12.通貨膨脹的成因。(參考教科書,第262–267頁)1.需求拉動通脹2.成本推動通脹3.進口通脹4.結構性通脹5.預期與投機心理13.通貨膨脹對社會和企業帶來那些影響?。(參考教科書,第267–268頁)?1.實質工資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不良影響。2.若利率不能抵消通脹,人民的儲蓄會貶值。3.財富再分配,債務人可因此得益。4.影響外資流入。14.有甚麼方法可舒緩通膨問題?(參考教科書,第268–270頁)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0頁1.緊縮性財政政策,採取加稅或減少政府開支等政策方法。2.緊縮性貨幣政策,採用加息或收緊銀根等政策方法。3.物價管制。4.開拓更多進口來源,不要過於依賴某單一國家或地區。15.何謂「消費物價指數」?有何用途?(參考教科書,第270–271頁)「消費物價指數」是以一籃子指定商品和服務的市價總值隨著時間比較與基期分別變化的一個量度指標。目的是藉指數反映物價水平的變。16.為甚麼政府要編制多種消費物價指數。(參考教科書,第271–273頁)因為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家庭有不同的消費模式,面對不同情況的物價變動。政府編制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反映物價變動對不同開支組別的住戶的影響。17.何謂「膨脹差距」?(參考教科書,第209頁)「膨脹差距」即短期分析的均衡產出(Y)大於充份就業水平產出(Yf)。18.試用AD-AS模型,繪畫通膨的模型。(參考教科書,第210頁)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1頁第10章:經濟調整-政府因素1.何謂「財政政策」?(參考教科書,第215頁)政府透過稅收或支出的變動達致某些經濟目標,如舒緩經濟週期的影響。2.何謂「衡量式的財政政策」/「意定財政政策」(discretionaryfiscalpolicy)?(參考教科書,第221頁)有計劃和主動的財政政策,分為擴張性和緊縮性兩類。3.何謂「自動財政政策」(automaticfiscalpolicy)?一般包含那兩個因素?(參考教科書,第227頁)政府無須主動施行政策,其內部機制將會自行調整,效果與政府施行財政政策接近。YYf膨脹差距P產出水平AS(長期)ASAD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2頁因素1:財政拖累因素2:自動穩定因子4.何謂「財政拖累」(fiscaldrag)?(參考教科書,第227頁)隨著收入增加,稅收增加,達致收縮作用。5.何謂「自動穩定因子」(automaticstabilizer)?(參考教科書,第227頁)政府財政制度內的因素可自行調整經濟循環所帶來的影響。6.香港特區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有哪幾方面?(參考教科書,第222頁)1.直接稅2.間接稅3.外匯儲備基金收入4.其他收入7.那種財政政策可以應付經濟衰退問題?財政政策:擴張性/緊縮性,財政預算:盈餘/赤字政府開支:增加/減少,稅收:增加/減少總供需模型(AD–AS)圖解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3頁YYfG↑或T↓P產出水平AS(長期)ASADAD’’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4頁8.那種財政政策可以應付通貨膨脹問題?財政政策:擴張性/緊縮性,財政預算:盈餘/赤字政府開支:增加/減少,稅收:增加/減少總供需模型(AD–AS)圖解9.施行財政政政策,要面對甚麼現實的制肘和局限?(教科書,第224-225頁)1.難以確知經濟現狀2.落實政策時差3.排擠效果4.效果難以預料5.政治因素10.何謂「排擠效果」(crowing-outeffect)?(參考教科書,第225頁)YYfG↓或T↑P產出水平AS(長期)ASAD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5頁政府某一政策施行抵消或削弱其他早前施行政策的效果。11.如何解決財政政策的融資問題?(參考教科書,第228–230頁)1.增加發鈔2.加稅3.舉債4.賣地5.變賣政府資產12.按《基本法》,香港特區的「理財信念」和「財政政策原則」為何?(參考教科書,第226頁)理財信念:市場主導經濟、政府最大支持和最少干預、審慎理財。財政原則:財政獨立、量入為出,避免赤字、低稅政策。13.何謂「貨幣政策」?(參考教科書,第253頁)政府透過貨幣供應量或利率的變動達致某些經濟目標,如舒緩經濟週期的影響。14.「貨幣政策」有哪些工具?(參考教科書,第254–256頁)1.調整貼現率2.改變法定儲備率3.進行公開市場運作4.影響商業銀行的放款政策15.那種貨幣政策可以應付經濟衰退問題?貨幣政策:寬鬆性/緊縮性,財政預算:盈餘/赤字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6頁貨幣供應:增加/減少,利率政策:增加/減少AD’AD貨幣市場總供需模型物價水平利率Ms’MsMd貨幣量AS(長期)AS產出水平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7頁16.那種貨幣政策可以應付通貨膨脹問題?貨幣政策:寬鬆性/緊縮性,財政預算:盈餘/赤字貨幣供應:增加/減少,利率政策:增加/減少17.貨幣有那些功能?(參考教科書,第234頁)1.交易媒介2.量度價值的單位3.價值的儲存4.延期繳付的價值準則18.貨幣供應包括那些資產?(參考教科書,第246–248頁)1.現金(法定紙幣和輔幣)AD’貨幣市場總供需模型物價水平利率Ms’MsMd貨幣量AS(長期)AS產出水平AD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8頁2.持牌銀行的各類存款3.有限持牌銀行和接受存款公司的各類存款4.金融機構發出的可轉換存款證19.構成貨幣需求的偏好有哪些因素?(參考教科書,第248–249頁)1.交易動機2.保障動機3.投機動機課程重點回顧:宏觀經濟學第19頁20.中央銀行有那些功能?(參考教科書,第241–245頁)1.發行鈔票2.管理政府收支賬項及財務資產3.監管私人銀行4.作為各私人銀行的票據交換所5.作為私人銀行的最後貸款者6.建議並執行各項金融及貨幣政策21.接受存款的機構分為那三級?(參考教科書,第240頁)1.持牌銀行(licensedbank)2.有限制牌照銀行(restrictedlicencebank)3.接受存款公司(deposit-takingcompany)~全卷完~
本文标题:课程重点回顾微观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38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