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段晓珍《但愿人长久》第1课时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3.结合重点语句,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感受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及其豁达的襟怀。4.感受文包“词”的特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感受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热爱人生、积极豁达的襟怀。难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的原因。中秋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节日,月圆人团圆,因此古代的文人骚客都喜欢用月亮来寄托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表达相同感情的诗句呢?•例如:《静月思》(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欣赏歌曲《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苏轼还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合称为唐宋八大家。这首词是在他41岁那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过中秋节时写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识、写。慰官尝赏绪睁悲缺虽宽2.检查认读理解。观赏埋(mái)头品尝形影不离阴晴圆缺宽慰埋(mán)怨心绪不宁十全十美悲欢离合朗读课文。(1)前后四人为一组,由组长带领按照1到4号的顺序检查读书,互相纠正,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小组间展开挑战,分段朗读课文,及时发现并纠正同学读错或读断的地方。思念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侯,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整体感知课文。(1)在刚才读过的词语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苏轼情感的变化?请你找一找,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心绪不宁、埋怨、宽慰)(2)借助具体语境初步理解“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用“心绪不宁”写句子。(3)你能用上这三个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总结:抓住表现人物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读了课文,从苏轼情感的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思念)从哪儿体会到的?(课文以下语句可以看出:“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积累拓展,读写训练1.“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一直是诗词中反复吟唱的主题,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有关这个主题的诗词,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2.请同学们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一些有关苏轼的资料,认真阅读,做好摘录,并在课堂上交流学习。3.听写词语。观赏品尝心绪不宁形影不离屈指但愿十全十美悲欢离合板书设计中秋团圆心绪不宁手足情深聚少离多但愿人长久(思念)埋怨(无情)宽慰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本文标题:段晓珍《但愿人长久》第1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4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