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第三节城市化县市区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上海市区及县的土地面积有何变化?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从上述两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1.对照上述两幅图,你发现有哪些明显的变化?2.什么是城市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3.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何重要作用?1.概念2.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4.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乡村向城市地区集聚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一、城市化3.城市化发展的动力4.城市化的意义项目意义人口转化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观念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化过程卓有成效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6材料,找出“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变”?在我国主要有哪些类型?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阅读P37教材图文,思考:1.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2.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又关系?3.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1.城市化的动力:2.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影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工业是城市经济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农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剩余劳动力工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二、城市化动力机制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三、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5%~30%以下,低30%一70%,较高70%以上,高缓慢迅速缓慢,甚至停滞缓慢快继续增大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起步)空前发展时间1800年1900年1950年1990年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2.5%13.3%28%41%50%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年份19001950196019802000特大城市数量(个)1371114222408占城市总人口(%)29.533.434.0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二战以后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读右图,结合P37、38阅读材料,思考: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如何?3.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年份1960年1980年2000年世界人口(亿)304560发达国家总人口(亿)101215城市人口(亿)5811比例(%)506772发展中国家总人口(亿)203345城市人口(亿)3620比例(%)15204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表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工业化早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郊区化(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逆城市化(大都市区人口外迁,移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再城市化(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移民的影响,使得市区内人口增长)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迁移方向中心城区向郊区城市向乡村、小城镇郊区人口向市区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减少增加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增加减少世界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城市化模式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动力机制特征的总和。城市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按其所处的经济体制,可分为市场型城市化和计划型城市化,按城市化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成四种模式。一、同步城市化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这里的一致主要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基本上属于同步城市化模式。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二、逆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三、虚假城市化虚假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四、滞后城市化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仅为0.69,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起步振荡停滞恢复正常快速读上面两图,结合P39阅读材料,思考:1.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做好哪些工作?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速度城市化动力产业结构变动人口流动城市建设环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与工业化的关系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的一个首要问题。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
本文标题:城市化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6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