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一)第1卷(选择题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O16Cu63.51.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2.北美爱斯基摩人的饮食以肉食为主,他们的排泄物中含量偏高的物质是()。A.H2OB.CO2C.尿素D.无机盐3.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基因重组。则这时能产生()基因重组的染色体。A、1个B.2个C.3个D.4个4.如果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地改造了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并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A、全部正常B.一半正常C.全部有病D.不能确定5.生活在不同纬度地区的动物,其动物个体大小是不一样的。下表是生活在不同纬度地区企鹅的体长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A、生物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适应性B.生物具有适应性和应激性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应激性6.下图是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观察植物在SO2浓度为28mg/L的环境下受到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与此实验不相符的是()。A、实验前植物幼苗需要阳光照射B.植物叶片首先受害的是成熟叶C.植物受害程度与植物接触SO2的时间成正比D.植物受害程度与玻璃罩中SO2的浓度成反比7.下面是农作物I和农作物Ⅱ在同一土壤中N、P、K三要素肥效试验结果。“+”表示施肥,“—”表示未施。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农作物I的氮素来自共生固氮菌B.农作物Ⅱ的氮素来自固氮菌C.对农作物I来说,磷、钾是必需元素,氮是非必需元素D.不同的农作物对磷、钾的需要量是相同的8.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9.由实验测得,把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人CuS04溶液中,两者体积比为1.5:1时(残存在溶液中的Cu2+极少,可认为全部转入沉淀中),所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是()。A.Cu(OH)2B、Cu(OH)2·CuS04C.2Cu(OH)2·CuS04D.3Cu(OH)2·CuS0410.用铝分别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所转移的电子数大小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11.某种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这种物质()。A、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B.肯定是一种单质C、肯定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D.肯定是分子晶体12.已知一溶液中有四种离子:X+、Y—、H+、OH—,下列分析结果肯定错误的是()。A.c(Y—)c(X+)X(H+)c(OH—)B。c(X+)c(Y—)c(OH—)c(H+)Cc(H+)c(Y—)c(X+)c(OH—)D.c(OH—)X(X+)c(H+)c(Y—)13.在硫酸生产中,若进入接触室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S027%,O211%,N282%,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6.7%,则此时S02的转化率为()。A.56.7%B.74.3%C.82.4%D.94.3%14.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反应是:(CH3)2C=O+HCN——→(CH3)2C(OH)CN(CH3)2C(OH)CN+CH30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20世纪90年代的新法的反应是:与旧法比较,人们认为新法的优点有:①原料无爆炸危险;②原料都是无毒的;③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④对设备腐蚀性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②④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其反应热数值能够表明H:的燃烧热的是()。A.2H2(g)+02(g)=2H20(g);△H=-483.6kJ/m0lB.H2(g)+2102(g)=H20(g);△H=-241.8kJ/molC2H2(g)+02(g)=2H20(1);△H=-571.6kJ/molD.H2(g)+2102(g)=H20(1);△H=-285.8kJ/mol16.如图所示,ce直线为AB线的中垂线,在A、B两处放上带电量相等的电荷。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B两处放的分别是正、负电荷,则各点的电势为UC=Ud=UeUfB.若A、B两处放的分别是正、负电荷,则各点的场强为EeEd<Ec<EfC、若A、B两处放的都是正电荷,则各点的电势为UeUdUcUfD.若A、B两处放的都是正电荷,则各点的场强为EeEdEcEf17.用α粒子轰击硼(942Be)核,生成物是碳(12612C)核和另一个粒子。则()。A、这种粒子带正电,在磁场中运动时必将发生偏转B.这种粒子带正电,在磁场中运动时可能不发生偏转C.这种粒子轰击铀(’235U)不可能引起裂变D.这种粒子形成的粒子流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18.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大小为V,经过0.2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相同,再经过1.0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相同,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A、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7.5m/sB.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5m/sC.图中与质点P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的质点是MD.从开始计时起,质点P经1.0s后它的位移增为原来的2倍19.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铁圆环的半径为R=20cm,环上有一穿孔的小球m,仅能沿环作无摩擦滑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OlO2以10rad/s的角速度旋转,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与环心O的连线与O102的夹角可能是()。(g取10m/s2)A.300B.450C.600D.750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气体压强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C.外界对气体作正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2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阳光照射下的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B.用X射线照射某金属板,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若改用γ射线照射该金属板,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C、利用研究可见光的衍射实验装置,也可以直接观察到γ射线明显的衍射现象D.光子具有能量22.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只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向里。一个带电粒子从磁场边界的A点以指向圆心O的方向进入磁场区域内,粒子将做圆周运动到达磁场边界的C点,但在粒子经过D点时,恰好与,一个原来静止在该点的不带电的粒子碰撞后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粒子,关于这个新粒子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新粒子的运动半径将减小,可能到达F点B.新粒子的运动半径将增大,可能到达E点C.新粒子的运动半径将不变,仍然到达C点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将变短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题共168分)23.(15分)如图所示为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U关系曲线图。(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的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和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简要说明理由。(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6分)(2)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V;电阻R2的阻值为Ω。(6分)(3)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24.(15分)晴天的晚上,人能看见卫星的条件是卫星被太阳照着且在人的视野之内,一个可以看成漫反射体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圆形轨道与赤道共面,卫星自西向东运动。春分期间太阳垂直射向赤道,赤道上某处的人在日落后8小时时在西边的地平线附近恰能看到它,之后极快地变暗而看不到了。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6.4×106m。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估算:(答案要求精确到两位有效数字)(1)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9分)(2)卫星的线速度大小。(6分)25.(18分)如图所示,每边质量为m、长为乙的正方形匀质导线框在人的控制下可绕水平轴00′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线框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线框的总电阻为R,当线框平面由水平位置匀速转到竖直位置(导线框始终是闭合的),求在这个过程中人对导线框所做的功。26.(15分)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重要生理过程的关系。(1)A点表示的生理意义是。(3分)(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表示。(3分)(3)叶面积指数大约为时(用图中数字回答),对农作物增产有利。(3分)(4)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列举2条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6分)①;②。27.(14分)杂交水稻技术利用了植物的“雄性不育性”,这与细胞中是否含有决定雄性可育性的基因有关。细胞核中的可育基因R对不育基因r是显性的。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用N表示,不育基因用S表示。请根据下列有关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S(RR)、S(Rr)、N(rr)、N(RR)、N(Rr)植株是雄性可育的。材料2:基因型为N(rr)的植株分别授粉至基因型为N(rr)和N(RR)的植株,前者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N(rr),后者为N(Rr)。材料3:细胞学研究表明,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采自卵细胞。(1)基因N与S的遗传是否遵循盂德尔规律?为什么?(5分)(2)从材料1可以看出,两类基因是如何决定性状的?(3分)(3)若以N(Rr)植株作母本,S(Rr)作父本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为。(6分)某同学在一本英文杂志上发现两张描述结构变化的简图(图中“”是长链的省略符号),请回答28、29题中的有关问题。28.(9分)(1)图1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一大类有机物质(填中文名称)的模型化结构简图,它的长链结构是分子通过作用形成的。(3分)(2)在生物体内,与图1的形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与图1的合成有关的物质主要有。(2分)(3)请举例说明图1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三种功能:。(3分)(4)将图1中描述的物质完全水解,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1分)29.(9分)(1)图2是由图1物质与甲醛发生反应后的模型化结构简图,该变化称作——。(2分)(2)图1转变为图2的过程可表示如下:请填写反应类型:反应①为,反应②为。(4分)(3)由图1变化为图2的应用场合是,而近年来一些奸商却利用该变化坑害消费者,使消费者受到严重损害。(3分)30.(13分)A、B、C是大家所熟悉的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其中化合物D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单质甲进一步发生如下变化: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A、B、C、D四种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A是,D是。(6分)(2)常温下,A和B是通过什么途径转化为C的?。(2分)(3)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分)(4)化合物D另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这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3分)31.(13分)19世纪有些化学家测定某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时,采用的方法是:用等容积的烧瓶四只,分别盛人N2、X、Y、Z四种气态物质,操作时先将烧瓶抽成真空,充气后使压强达到1.01×105Pa,保证气体充满整个烧瓶,并称得每只烧瓶重量,减去抽真空的瓶重而得到瓶内气体的质量(均换算为标准状况),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本文标题: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8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