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语》的思想精髓与思想品德课教学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日让思想品德课走近论语,因为,孔子思想是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文化基因,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一、习近平为何如此亲近孔子?二、《论语》的思想精髓三、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论语》经典四、《论语》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有益启发一、习近平为何如此亲近孔子?&.国家最高领导人一年内三次亲近孔子孔子画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1.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2.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大老教授汤一介促膝谈心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人文学苑,同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教授亲切握手、促膝交谈,并了解《儒藏》编纂情况,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国学泰斗、北大国学国宝级教授汤一介先生于9月9日20:56逝世,享年87岁。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尚属首次。&.习近平为何如此亲近孔子?1.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说,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武文章,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中国现代儒学宗师柳诒徵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者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之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行。”中国现代新儒学代表唐君毅强调“孔子的地位的崇高,不只是在于思想上,而是及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全体,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2.孔子儒家思想的特殊社会作用(1)从个人层面看,儒家学术理论,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指导思想。“道不远人”;“我欲仁,斯仁至矣”。(2)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是一种提倡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与道家的清静无为、与佛家的看破红尘不同。“学而优则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个人层面--------------君子风范社会层面--------------纲常伦理国家层面--------------为政以德国际层面--------------天下一家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3.研究孔子具有特殊意义几个关键词:文化血脉文化土壤文化基因独特标识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纪念会上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被意识形态化,孔子被宗教化。隋唐以后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南宋末年至清代,朱熹所作《四书集注》一直是科举考试的指定教科书。二、《论语》的思想精髓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态,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它的经典。&.《论语》概述:◎《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共20篇,492则,11705个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论语》被誉为“华夏圣经”,孔子被尊为“圣人”。◎我国中小学以《论语》为代表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从国家层面看: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各选录《论语》十则内容。☆从学校层面看:或把《论语》作为校本课程单独开设,或开展一系列经典诵读活动。◎《论语》是思想政治教师、思想品德教师必读的一本书。(文化·道德·教育)&.《论语》的思想精髓(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三)“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四)“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五)“三省吾身”的反思精神(六)“无信不立”的诚信精神(七)“谦谦君子”的谦虚精神(八)“士志于道”的操守精神(九)“敏而好学”的学习精神(十)“礼节乐和”的礼乐精神(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卦(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非常刚健且勃发出生机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不怨天,不忧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包含安静、柔顺的品质和包容、广阔、承载万物的精神。☆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是以使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三)“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仁”一字在《论语》一书中凡109见。△“仁”的基本涵义是相亲、相敬、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教无类”的人文思想☆子曰:“有教无类。”△“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四)“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中”是和谐精神的基础和手段“中”是“适度”,是“中庸”、“中正”、“中道”、“中和”、“中行”、“时中”。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恰逢其时。☆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过犹不及。☆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是和谐精神的归宿和目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天人和谐”思想☆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五)“三省吾身”的反思精神△反思精神是一种时时自我体察与觉悟的真诚,是一种时时质疑和审视自己得失的勇气,学会反思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法宝之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六)“无信不立”的诚信精神△“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其内涵是“诚实守信”。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言必信,行必果。☆白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七)“谦谦君子”的谦虚精神△“谦谦君子”语出《周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就是非常谦虚、非常有修养的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谦谦君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学无常师。(八)“士志于道”的操守精神△操守表现为一种品格、一种精神、一种气节、一种境界。△崇尚气节,保持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是中华民族精神之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成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朝闻道,夕死可矣。(九)“敏而好学”的学习精神△“学”一字在《论语》一书中凡64见。△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名列第一。△《论语》形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等一整套理论体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十)“礼节乐和”的礼乐精神△孔子的“仁学”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仁本礼用”,“仁”与“礼”是孔子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哲学范畴。△“礼”追求秩序,“乐”追求和谐。△孔子曰:“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不知礼,无以立也。☆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三、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论语经典△《思想品德课》(人教版)外国经典34条。△《思想品德课》(人教版)中华传统经典60条。△《思想品德课》(人教版)儒家经典39条。△《思想品德课》(人教版)论语经典11条。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不学礼,无以立。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7.君子一言,四马难追。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9.不降其志,不辱其身。10.礼之用,和为贵。11.君子强学而立行。四、《论语》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有益启发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纪念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一)为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启发(二)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哲学思考(三)为中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提供思想源泉(四)为中学生人格教育提供先贤示范(五)为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提供实践指导(一)为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启发1.孔子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德育为先仁爱为本忠怨为道孝亲为始道德君子为目标六艺为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德育为先☆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爱为本“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最高的道。“仁”发之于外就是各种德:孝、俤、忠、信、礼、义、廉、耻、智、勇、谦、和、温、良、恭、俭、让、刚、毅、木、讷等。△忠怨为道在诸德中,“忠”、“怨”离道最近。☆夫子之道,忠怨而已矣!☆朱熹:尽已之谓忠,推已之谓恕。△孝亲为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致毁伤,孝之始也。△道德君子:君子人格:《论语》一书“君子”一词,凡106见。君子之精神追求:☆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之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之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之修养:内修外养,见贤思齐,三省吾身,文质彬彬。君子与小人:《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者甚多,其要者有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六艺教育《诗经》、《尚书》、《礼经》、《乐经》、《易经》、《春秋》。☆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现行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体系:综合性课程: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课程内容:一、成长中的我二、我与他人和集体三、我与国家和社会课程目标: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3.我设想的思想品德课程体系:以“爱”为核心: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他人;爱生命、爱运动、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集体、爱班级、爱学校、爱社区、爱家乡: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爱民族、爱世界。以“礼”“法”为要:礼貌、礼仪、礼节、礼数(学礼、知礼、懂礼、习礼、)(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法律、规章、制度、纪律(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以“少年君子”为目标:道德君子---------仁、义、礼、智、勇君子不器----------德、智、体、美、劳高雅君子----------琴、棋、书、画、剑(二)为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供哲学思考△关于人生观:(道德人生、奋斗人生、快乐人生)☆道德人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本文标题:论语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1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