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朱元璋与明朝中国古代史有关朱元璋画像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有两张主要画像流传至今,但形态各异。如今这两张画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朱元璋画像之谜朱元璋的两张画像为何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传说故事。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进宫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双手将腰间的玉带直往下按,据说这是朱皇帝要杀人的习惯性动作。画师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只听得朱元璋大吼一声:“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进了宫里,画得更加用心,将朱元璋的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同样被拖出去斩首了。第三位画师很聪明,他悟出了前两位画师被杀的奥秘,在描摹时只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朱元璋,但却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又显得威严沉稳。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并诏谕将这幅画像摹写了许多本子,分赠给诸王和公主。另据《明史》本传记载: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贯顶”。应说这是一副奇特古怪,长相不雅的容貌一、明朝的建立1344年17岁父母长兄死于疾疫。出家为僧,游方乞讨1352年25岁投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1356年29岁占领集庆(今南京),受龙凤大宋政权官爵,任江南行省平章1361年34岁被封为吴国公1364年37岁自立为吴王1368年41岁称帝,建立明朝传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然成汤革夏,乃资亳众;武王伐纣,爰赖西师。至于汉高,虽起徒步,尚藉亭长徒众所附。上不阶寸土一民,呼吸响应,以有天下,方册所载,未之有也……《明太祖实录》世之寒微有能过我者乎?斯寒微之至极也!朱元璋朱元璋北伐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元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1、元明嬗变北伐残元明太祖北伐是明朝建立后针对北元的八次军事行动。明北伐灭元之战1367年—1369年明太祖第一次北伐1370年明太祖第二次北伐1372年明太祖第三次北伐1380年明太祖第四次北伐1381年明太祖第五次北伐1387年明太祖第六次北伐1387年—1388年明太祖第七次北伐1390年明太祖第八次北伐1396年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昔秦皇…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君国者。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朱元璋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掉专权独揽、且欲谋反的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中书省及丞相,提升六部的地位,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六部是中央政府中最重要的机构。六部各有尚书、侍郞,但尚书之上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列,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一切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建立起绝对君主专制的独裁政治体制。资料1胡惟庸案大捕杀废除丞相制度了解丞相制度什么时候出现,以及其发展过程。丞相,官名,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秦从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继任。惠帝、吕后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改称为相。丞相制度于明太祖朱元璋在杀了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同时还废除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小知识---有关宰相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明初创卫所制度,划出一部分人为军,分配在各卫所。…中叶以后卫军废弛,又募民为兵。军和兵成为平行的两种制度。军是一种特殊的制度,自有军籍,…不受普通行政官吏的管辖,在身份、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和民不同。军和民是截然地分开的。兵恰好相反,任何人都可应募,在户籍上也无特殊的区别。军是世袭的、家族的、固定的,一经为军,他的一家系便永远世代充军。…兵则只是本身自愿充当,与家族及子孙无关。军是国家经制的、永久的组织,有一定的额数,一定的戍地。兵则只是临时召募的、非经制的,无一定的额数,也不永远屯驻在同一地点。——吴晗《明代的军兵》加强对地方控制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的亲信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亲自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管辖。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立的,也是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西厂等特务机构的设立印面边宽11.5厘米、印面厚1厘米、通高4厘米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专门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相伴始终。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元代军屯……已经从单纯的边镇屯田,发展为全面的内外屯田。它已经从“为守边之计”,发展成为镇压内部人民的有效手段。它已经从局部补助军食的作用,发展成带全国性的“以供军储”的措施。它已经从且佃且守的戍军兼屯军,发展成为专职的屯田军。明代卫所遍设全国内外各地。每卫必拨军屯种,且有一定比例……督比屯种,组织严密,有屯田则例,有红牌事例,有样田比较法。在法制上,在实施上,整齐划一,远远超过了元代的和元代以前的屯田制度。王毓铨先生著明祖有国,当元尽紊法度之后,一切酌古准今,扫除更始,所定制度,遂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损益百代,以定有国之规,足与汉、唐相配……孟森《明清史讲义》观其惩宦寺之失而禁内官预政,惩女宠之祸而戒母后临朝,惩外戚之乱而不令封后家,惩藩镇之变而制武臣不预兵食,祸本乱阶,防维略尽。至于著律令,定典礼,置百官,立宗庙,建军卫,设学校,无不损益质文,斟酌美备。…求其网罗前哲,范围后王,概乎未之逮也。观其官制、典礼、律令、宝训、女诫、卧碑、木铎、祖训,大言炎炎,金声玉振。所以吴札初来,必观周礼,武王下车,不改商旧。盖集大成者难为毁,继至善者难为功。帝性沈鸷,果于屠杀,微类汉高,逊美唐宋,或以此耳。虽然,…矫枉之不妨过正,或亦英雄之善识时务也。诗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观其开国,规模宏远矣!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顺治:其自汉高以下,明代以前,何帝为优?范文程等:汉高祖、文帝、光武、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俱属贤君。顺治:此数君又孰优?陈名夏:唐太宗似过之。顺治: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明太祖。即唐太宗并数君德政,皆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明太祖所定制度章程,规画周详,历代之君,实皆不及也。范文程等:诚如上谕!——清初君臣对话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明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朱元璋即位后,认为:“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殖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明史纪事本末》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因:(1)、经过元末的长期战乱,明朝初年社会经济衰落凋敝,出现大量抛荒土地的局面。(2)、朱元璋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知道官逼民反的道理以及农民起义的力量。(3)、朱元璋出身农民,知道下层农民的疾苦。思考:明朝初年朱元璋采取“休养生息”经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积极:明朝初年朱元璋采取“休养生息”经济政策导致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生产力逐步提高.为大明王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消极:但是过分的重视农业,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影响思考: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王朝初期统治者采取过休养生息政策?这些政策有何相同之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相同点: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考虑.启示:①一个王朝的强盛与王朝初期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②经济恢复和发展是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所在,同时也是国家强盛的基本要素。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这种考试制度曾经为隋唐等朝代选拔了不少有识之士,辅佐皇帝执掌朝政,不仅成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还出现了大治的局面。但是到了明朝,统治者为了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强化君权,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人员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它要求文章必须分成死板的八个部分,故称“八股文”。明朝八股取士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文化的发展,阻止了人才的培养,危害极大。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士影响二、洪武时期的重典统治1.四起大案2.《大明律》与《大诰》3.强化社会控制4.特务政治与文化专制四大案---胡惟庸案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指朱元璋帝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丝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其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从胡惟庸被杀以后,胡案成为朱元璋进行政治斗争的方便武器。凡是心怀怨望的,行动跋扈的,对皇家统治有危险性的文武官员、大族地主,都陆续被罗织为胡党罪犯,处死抄家。胡惟庸的罪状也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而发展,随时扩大,…发展为串通李善长谋反,把淮西集团的主要力量完全摧毁。最后是蓝玉案,则连淮西集团中的军事贵族也大部分消灭了。吴晗《朱元璋传》胡惟庸事件正像一个在传说中的故事,时间越后,故事的范围便越扩大。…在时代较前的记载中,胡惟庸私通外夷的范围,仅限明代一代所视为大患的“南倭北虏”。稍后便加上一个三佛齐,随后又加上一个卜宠吉儿,最后又加上一个高丽。…东西南北诸夷,无不与胡惟庸之叛逆发生关系。吴晗《胡惟庸党案考》四大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四大案---蓝玉案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皇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随后,他分大都督为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以分其权。五军都督府只管军籍和军政,不能直接指挥军队。只有到战时才有皇帝临时任命总兵官,战后总兵官须立即归还将印,所统军队则归驻其原来卫所。从此,诸将奉命惟谨,军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所专擅。凡帝王居安,常怀警备,日夜时刻不敢怠慢,则身不被人所窥,国必不失。若恃安忘备,则奸人得计,身国不可保矣!其日夜警备,常如对阵,号令精明,日则观人语动,夜则巡禁严密,奸人不得而入。虽亲信如骨肉,朝夕相见,犹当警备于心,宁有备而无用。如欲回避左右,与亲信人密谋国事,其常随内官及带刀人员止可离十丈地,不可太远……——朱元璋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起事虽早,而天下大定则年已六十余,懿文太子又柔仁,懿文死,长孙更孱弱,遂不得不为身后之虑,是以两兴大狱,一网打尽。《廿二史札记》卷三二“胡蓝党狱”条四大案---蓝玉案王阿定,…有父王行,系凉国公(蓝玉)家教学秀才。状招:洪武二十六年正月内,失记日期,前到本官家望父王行,就引拜见凉国公。…闲话间,有凉国公对父言说:“老秀才,有句话与你议论。我欲成大事,好么?”是父王行回说:“大人是大总兵,掌天下军权,有何不可?实不瞒大人说,小生父子也会省得些兵书。大人尽向前,小生也来扶助。”本官喜应
本文标题:朱元璋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2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