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颈性眩晕艾克拜尔目录眩晕的概念1眩晕的原因2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3病因总结及症状44眩晕已经成为人类疾病中的第三大症状。颈性眩晕主要指交感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表现的眩晕。视觉、本体感觉、前庭系统三者的相互协调来完成身体的平衡,其中前庭病变时引起病理性眩晕的主要原因。眩晕示平衡系统(前庭、视觉、本体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一类复杂的症状。眩晕的原因1.前庭系统性眩晕:临床表现为旋转性眩晕、耳鸣及听力障碍、眼球震颤、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才、血压降低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2.非前庭系统行眩晕:是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各系统疾病所引起的症状,一般无旋转感,只是头晕眼花或轻度站立不稳,很少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症状,也无典型的眼颤。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包括(1)眼性眩晕(2)心脑血管性(3)全身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4)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5)头部外伤后眩晕(6)颈椎病及颈肌病(7)神经官能症颈性眩晕:1984年5月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达成共识。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都可以出现颈源性眩晕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1.交感神经的中枢部:T1-T5脊髓灰质侧角内和丘脑下部后部皮层下中枢。2.交感神经刺激学说椎动脉交感神经丛,交感神经干及灰交通支受刺激引起椎动脉反射性收缩、血管痉挛、血流减少而诱发眩晕。沿椎-基底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在颅内经内耳动脉可达到耳的前庭部支配血管运动和血流量。由于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节段不稳和骨赘形成,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由于它的解剖的特点,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除了眩晕外,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眼胀、干涩、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裂变小、耳鸣、耳赌、听力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嗳气、咽部异物感、心悸、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多汗、无汗、畏寒、疼痛麻木,也可表现为类似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除了理解颈椎钩椎关节增生和节段不稳外,还以诊断性治疗方法帮助诊断。1.让病人戴2周左右的颈围领2.用颈交感神经封闭3.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也有助于诊断。椎动脉解剖颈段:起源于锁骨下动脉丛颈6横突上升;椎管段:两侧椎动脉呈直线向上行走;枕段:绕寰、枢椎呈多个弯曲进入枕大孔。椎动脉压迫系统1.骨赘累及横突孔及周围呈骨性狭窄,直接压迫椎动脉,颈5横突孔距钩椎关节及关节突较近,颈部转动时,牵拉椎动脉,并易受钩椎关节骨赘的挤压致椎动脉受压、偏斜、扭曲,使管腔狭小或闭塞,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不稳,椎间孔变小使椎动脉更细长,颈部活动时,易受压迫。3.颈椎骨赘刺激椎动脉壁,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沉积,引起骨腔狭窄或扭曲,动脉壁弹性减弱,致局部血流减少,血压下降。4.寰枕关节病变:使寰椎关节固定,转动颈部时,要头颈同时旋转,压迫同侧椎动脉致供血不足。综合上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个源于交感神经兴奋造成椎动脉痉挛引起的VBI,另一个源于对椎动脉的机械压迫牵拉、扭曲所致的VBI。其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复视眼颤,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上述症状常与颈部位置改变相关),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偶尔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因此,真正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上较少见。除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做为诊断依据以外。尤其要注意:曾有猝倒、眩晕、旋转颈试验(+),影像学上,钩椎关节增生,不稳以外,MRA或椎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5.颈部运动感受器:寰枕关节及颈1-3关节囊、颈部肌肉的颈椎附着处存在本体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颈部的本体感觉对眼睛运动及躯体姿势的控制有重要作用颈部病变时,颈部本体感觉传入异常信号,中枢神经对前庭和视觉信号的分析产生错误、空间定位受影响,从而产生头晕或失稳的感觉。2.症状眩晕、头痛、意识障碍、猝倒发作、眼症状及其他交感神经刺激症状颈性眩晕的病因总结及症状1.病因(1)颈椎病变:多见于颈1-3颈椎病退变,骨赘、钩椎关节增生、先天畸形(寰枕融合,颅底凹陷,颈肋)、外伤,炎症。(2)颈椎不稳(3)软组织病变:颈肌筋膜炎、创伤后出血、水肿、颈部韧带撕裂伤;(4)血管病变:一侧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或缺如、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5)不良生活习惯:歪头写字、绘画、仰头工作如教师写黑板;鉴别诊断颈性眩晕要与美尼尔氏病、前庭神经元炎、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药物性眩晕等鉴别。颈性眩晕的检查1.颈部检查:颈部扭曲试验:患者正坐、身体固定,检查者抱患者头部两侧,将其头颈慢慢做前屈、后仰、偏侧及向左右旋转45度,观察能否诱发眩晕和眼颤。2.特殊检查(1)动力性X线(2)CT及MRI:可显示颈椎管断面大小,形态及横突孔有无异常,MRI可观察脊髓椎间盘病变;(3)椎动脉造影:可显示椎动脉病变部位及其弯曲、扭转、狭窄、畸形等目前以被MR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剂CTA(螺旋CT血管造影)所取代。(4)经颅多普勒超声可判断椎动脉供血情况;(5)颈部“B超”显示双侧椎动脉.3.前庭功能检查:眼颤(震)电图(ENG).4.听力检查。
本文标题:颈性眩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3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