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表现范畴。它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具有导向、激励、传递文化信息、审美、娱乐及教育人等功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熏陶、感染作用。如何优化校园环境,增强育人功能:一是制作大型宣传牌,将学校校训、培养目标等内容书写其上,时时警示学生。二是将各阶段学校重点工作凝练成标语书写张挂于教学楼前;三是更新文化阅览橱窗,同时展出多种报纸;四是对学生实施规范管理,有机渗透精神文明建设;五是组建校园广播站,开辟校园新闻、学生生活、好人好事、知心姐姐等专向播音,使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抑制和约束。二、养成教育的途径1、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因此养成好习惯需要不断地重复好的行为。学校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要肯定、提倡甚至奖赏,对不良行为要加以禁止、批评甚至惩罚。长此以往,良好的校风和良好的习惯就会形成。2、用制度约束,加强检查评比用制度约束学生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制度约束分两个方面:一是提倡积极的行为,二是抑制不良的行为。一般来说,各校都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但效果并不明显,关键是日常的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没跟上。学校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这一方面,我校学生会和纪律委员起到主要的责任。3、不断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力度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教学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因此,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这一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4、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所以,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认真实施。5、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学校、家庭、社会敬爱哦于的同步性。三、养成教育的方法1、教育说服法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2、情感陶冶法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我们初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3、实践锻炼法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简要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可以开展今天我当家、记住父母的生日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道德品质上追去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主,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让父母称心。这样将孝敬父母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既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耪样模仿法首先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在思想上要明白自己行为的榜样作用,因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其次学问上要明白、要通达,要善于给学生讲明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道理。再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否则说一套,做一套,缺乏人格魅力和权威性,学生是不会听从的。最后,作为教师有义务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不断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表彰。为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多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不良习惯一一列出。然后,要求学生用好习惯取代自己清单中的每一项“恶习”。坚持“德育为首,做人为本”,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用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的话,“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学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道德行为习惯;爱劳动、求上进的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引用正面事例激励学生,通过反面的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最后李主任要求全体学生朝“牢固树立,极力克制,确定目标,完善自我”几个方向努力,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示新时期中学生的青春风采。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为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结合学校本部的具体实际,特拟定学校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为指导,以青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目前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实践依据,以未来社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等为出发点,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二、教育内容:把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一心”,即一颗爱国心;“二守”,即遵守校纪班规,遵守安全规则;“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六坚持”,即坚持认真听课、不违反课堂纪律,坚持考试独立完成、不违反考场规则,坚持做好两操、不在教室逗留,坚持集会活动快静齐、不随意走动和喧哗,坚持开好主题班团会、不走过场,坚持勤俭节约、不乱买零食。1、爱国教育:按时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举行报告会和主题班会等。2、尊敬师长:学生在校园内与老师正面相遇时,能主动靠右让道,主动问好;在老师需要帮忙时,主动帮助;在接受老师帮助后告别时,主动道谢,并说再见;当发生误解时,不许与老师顶撞。3、课堂常规: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不东张西望、不交头接耳、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任何事情,音、体、美、信息课要到指定的教室或场地,不准随意离开或在校园滞留。4、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养成主动捡垃圾的好习惯。5、室内常规:物品、桌椅摆放整齐,不允许同学在桌椅上乱刻乱画,地面没有纸屑、杂物。6、楼内秩序: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走横排、不勾肩搭背、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沿扶手下滑,靠右侧通行。7、安全要求: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和课间活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不互相厮打,不做有危险性的游戏;不准攀爬院墙、大门、护栏及高危建筑。8、上、放学要求:不允许在校内骑自行车,在校门口不要拥挤,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9、个人规范要求: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不化妆,不带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勤剪指甲,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10、遵规守法:严禁携带管制刀具、严禁勾结校外人员来校滋事、严禁偷盗和破坏校内任何物品。三、教育途径:(1)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行为习惯培养的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2)活动育人:(文体艺活动)重大节日活动、时事政治教育活动、系列专题活动(安全教育周,增强安全意识;文明礼貌月专项活动)。(3)教师言行育人:榜样的激励作用(4)课堂育人: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特别是政治课、主题班团(队)会、阅读课等的育人功能。(5)阵地育人:黑板报、升旗仪式、监督岗、敬老院教育基地、校报橱窗、广播站、图书室、劳动基地等。(6)将养成教育与评优评先紧密结合。发挥模范、先进在养成教育活动中的激励作用和榜样作用。四、实施办法:1、组织学习、讨论,提高认识。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提高教职工对抓好养成教育的认识,要求全体教职工做出样子,为人师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2、班主任及所有任课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给学生讲清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3、立好规矩。依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濉溪镇中心学校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结合班级实际,从学生的服装发式、卫生习惯、课堂纪律、课外活动等入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4、运用强化手段,加强教育、检查、督促的力度。学校领导、年级组教师、各班学生三级联动,构建养成教育管理网络。各科室、部门积极配合、支持、协同作战,全体老师共同参与。5、举行各种有益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如: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对照行为规范找差距》、《遵守法律,从学校规范做起》等)、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班容班貌评比、仪表检查等。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使你受益终生。作为一个中学生来说,如果养成“六个六”习惯,那么对于我们学校和老师来说,无
本文标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6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