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提高五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提高五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无论做什么样的题,无论解题思路如何,结果都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不同年龄不同学校都对这方面进行了加强和渗透。如:简单速算、珠算、口算、估算等。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教师忽视。教师和学生重点都在“重、难点”上,而忽视计算能力的提高。纵观国外,在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上,大都有较高的要求,如英国虽然不赞成繁琐笔算,但十分重视心算的估算能力的培养:美国忽略了心算在计算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教学上的缺陷。我校通过近几年来的观察、考查、分析、总结,发现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在实际的数学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主要情况包括: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计算的出错率极高。常见情况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马虎,但通过我的长期观察,情况实际并非如此简单。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决定对“提高五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本课题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经验与理论,以及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校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研究。希望通过此次课题研究,力求建构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够解决五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问题,普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课题的界定: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找到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兴趣很重要,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学。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有趣的活动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游戏更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枯燥的计算,显然不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本课题也是计算游戏作个小范围的实践与探讨。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乐中学,由学而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本册教材中要求掌握的有关计算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竞赛、学生展示算法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外,更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情境图,给学生出一些带有故事情境的计算题,一定不能强迫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做特别多的题,这样会打消他的积极性。将其用实、用广、用出变化,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比得有志气。3、具体目标(1)学生目标A、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的学习,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B、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计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C、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2)老师目标A、面对新课程改革中计算课的困惑,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对计算课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并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B、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计算的负担,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三、可供借鉴的理论和经验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四、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一)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12——2012.2)1、论证研究课题的意义、价值,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2、用多种方法来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例如:设计调查表,让学生评估自身的计算能力。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小组研究,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2——2012.5)1、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2、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计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3、在班级内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利用小游戏、竞赛、抢答、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5--2012.6)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分析论证后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二)课题研究举措:了解五年级的学生的计算基础,分析我们五年级的学生计算出错的情况。1.设计针对性计算练习,学生存在的问题以问卷方式进行摸底(附问卷)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每份测试题涉及分数加、减、乘、除以及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四则混合。全面了解五年级学生对计算掌握情况。对回收学生问卷的逐项统计中,得出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误认误认是由于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错误。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前感知性的错误,在我们五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中常见。②误写误写是本来计算正确,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的笔误。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后抄写的错误,在我们五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也比较常见。典型的误写就是约分过程正确,而答案抄写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在草稿本上计算正确,但当抄到作题纸上时却出现错误。③误算误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种错误包括算理不清、法则不熟、口算有误等。2.分析各种错误原因,对症下药错误,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指结果不对。如果考察结果,以回答问题是否正确为标准,那么,这些错误的性质都是一样的,都应该打一个“×”。但如果分析学生做计算题的思维历程,就会发现这些错误是属于不同的类型的。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错误,对于我们分析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十分有益的。就我们五年级全班学生的计算错误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班级普遍存在的;一类是个别学生的错误。练习结束后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分类记录。对第一类错误全班讲评,对第二类错误面对面分析。分析个别学生的错误发现:有些学生在计算之前没有养成估算的习惯,即使答案离题千里也不知晓。有些学生对计算兴趣不浓等等,知道“症状”才能“药”到病除。在后续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生计算中出现的误认、误写两种类型的错误属于心理因素所致,误算是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据统计,属于心理因素造成的错误,在五年级学生计算错误中约占60%,而属于知识技能方面的错误仅占40%左右。具体分析一下,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知识技能方面①基础知识不扎实②算理不明③基本口算不熟练(2).计算习惯方面①心不在焉②操作程序混乱③书写潦草④缺乏检查、验算的习惯(3).心理因素方面①思维定势干扰②注意不稳定③情感比较脆弱基于以上学生的多种错误原因,我们课题组经研究后采取以下措施:1.知识技能方面加强基础性训练,口算能力的引导与重视算理与算法的指导相结合。《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我们首先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循序渐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人先准备一本口算本。课上,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每天拿出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训练时,作为五年级数学计算学习来说,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学生年龄的增大,知识层次的加深,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既要坚持有意识的训练,又要逐步过渡,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去做。如:熟记《乘法口诀表》,灵活运用口诀表进行口算;巧妙运用运算定律,提高运算速度和计算准确性;抓特征,让学生感悟提高口算,变换形式多种练。如学生方面: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然后自算,自己找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能算对几题;互算,同学互相出题算,或一个同学出几个同学算,比比,看看,来提高口算能力;反复算,通过反复的练习,来提高口算能力。教师方面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对抗赛”、“接力赛”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课后,每天让学生同学之间或由家长给学生出10道口算题进行练习。持续2~3个月,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不高的问题就能基本解决,也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外还要注重理解算理。《新课标》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②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学生无形中掌握法则。2.计算习惯方面(1)、培养计算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杨振宁先生有言: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智能的最集中体现。只有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兴奋、最活跃的状态,数学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单纯的做计算题,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为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在平日练习中,我们经常进行计算题竞赛,有时还穿插一些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这种紧张有序的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快乐,对每次计算题练习、竞赛全对的同学,除了口头表扬外,还给长期不出现错误的学生家长发喜报、评选数学小标兵等。多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感兴趣,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低下,所以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知识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在计算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一方面,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像口算、笔算和利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了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另一方面,计算训练中,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通过这些练习,有意识的让他们比谁的正确率高、比谁的速度快。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增强了竞赛意识,对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得以正确、迅速进行的有效保证。许多小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包括:①认真看数的习惯。做题时,让学生认真看清数字,特别是0、8、6这几个数字,学生最容易看错。另外,对于一步计算的算式,要求学生看一眼就能记住,不能看一个数写一个数,集中精力,养成认真看数的习惯。②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认真,可减少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觉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特别是0和8、0和6的收笔,让学生不能草率;长期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③认真审题的习惯。小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
本文标题:提高五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6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