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校教务管理干部素质河北师范大学张丽娟一、教务管理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的地位•教务管理也被称为教学行政管理,是具体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的一种管理。其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各项教学活动,建立稳定、协调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内容:安排校历、制定开课计划,编排课程表,进行各种教学统计、管理教务档案、考勤、成绩考核、学籍管理、制定和实施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教务管理工作的地位教务处或教导处应是学校的第一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务管理也是全部管理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无论如何强调教务管理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相反,忽视教务管理,必然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丧失学校发展的可能。二、教务管理干部的地位、角色、职责(一)教务管理干部的地位、角色•教务管理干部通常被称为教导主任、教务处长等。校长与教务处长的角色比较1、决策者与执行者。校长是学校的最高决策者,学校所有重大问题(包括教育教学)的决策,都要由校长最后作出,其使命在于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保证学校“做对的事情”。教务处长是校长教育教学决策的组织者、执行者,其使命在于将校长所确定的“对的事情”“做对”。2、领导者与管理者。校长是全校的最高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教务处长是在校长领导下具体组织教学、教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校职能机构的负责人,是学校的中层管理者。3、领袖与助手。校长是学校的领袖,其主要职责在于抓住机会确定战略,对校长来说,激情、勇气和眼光是极其重要的素质。教务处长是校长领导教学工作的主要助手,其主要职责在于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持之以恒的管理,对教务处长来说,严谨、求实和耐心是极其重要的素质。4、战略管理者与操作管理者。校长与教务处长都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但管理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校长的管理更多的侧重在战略管理,把握方向、制定战略、作出规划、设计蓝图。教务处长的管理更多的侧重在操作管理,领会精神、组织人员、设计步骤、保证秩序。除了以上的对比分析外,还要看到,在学校中,教务处长所处的地位、所承担的角色是比较特殊的,其特殊性的最重要表现就是角色的双重性。•首先,从行政工作角度来看,教务处长是学校的中层管理者,所谓中层一般就意味着,一方面是学校决策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又是团队的领导者。具体讲,相对于校长而言,教务处长是下级,是被管理者,其重要的使命就是执行校长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决策,为校长领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当好参谋。相对于广大师生员工,教务处长又是上级,是管理者,是教育教学团队的领导者,其重要的使命就是带领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带领教务处行政人员做好日常教务行政工作,充当好带头人。其次,从教学工作角度来看,教务处长首先应是合格的教学人员,同时又是其他教学人员的管理人员。这就要求教务处长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要善于管理全校的教学工作,对其他教师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再次,教务处长是学校的枢纽性人物。教学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核心,教导处是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专门的职能部门,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轴心地位。教务处长是教导处的直接指挥者和领导者,教务处长的素质、能力和履职行为以及他领导下的教导处群体的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教务处长负责的是学校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管理着学校最庞大的一支队伍,他除了具有管理职责、岗位职责以外,还起到教师与高层决策者上传下达、下传上达的作用,如果教务处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会对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的贯彻执行带来很大的阻碍。一位有经验的校长说:“一所学校可以一日见不到校长,但不可一日离开教导主任。”教务处长在学校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总之,教务处长是教学管理的前线指挥员,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提高教务处长的素质,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教务管理干部的主要职责提出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组织领导教研组和班主任的工作;负责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之互相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负责体育、卫生工作,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注意调整学生的学习负担;负责教务行政工作,领导管理学生的学籍、招生、编班、升留级等项工作;负责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的编制;负责教师的考绩工作;领导和管理教务处所属的图书馆(室)、实验室等机构以及专兼职人员。三、教务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教务管理干部的任职条件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懂得学校管理规律,组织管理能力较强,身体健康。(一)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执行的意识•主动沟通的意识•注重质量的意识•注重信息的意识•健全管理网络的意识•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二)知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具有自己的专业,是“专业出身”•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的知识(三)能力1、执行力——最主要、最核心的能力执行力就是学校中间层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相对于决策层定位于“做正确的事”来说,作为中间层的定位应该是“做事正确”:相对于基层教职工“做事正确”的定位来说,作为中间层的定位又应该是“做正确的事”。中间层执行力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高度:学校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速度:学校的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力度:学校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制度等,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得虎头蛇尾,没有成效。•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首先提高领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校长希望你怎么做,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其次,要寻求不断地创新。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组织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务处长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除了要善于领会校长的工作精神外,更重要的还要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要把工作的过程本身当作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断地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认真想一想,有没有创新的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清楚创新无极限,唯有创新,才能生存。2、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教导工作是既管教,又管导。要管教,教务处长自己必须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和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如果自己的课讲得一塌糊涂,就没有资格去教别人。要管导,就必须具备导的本领,如果自己没有对教学工作的研究能力,就不可能恰当指出别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指导。3、智力能力智力能力可分为概念化能力,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个方面。概念化能力是指管理者能否看出表面上互不相干事件的内在联系,并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概念化能力有助于管理者把握全局,并能深入的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判断力是通过管理者对已知信息的处理,对事物发展趋势进行方向性把握的能力。判断力有助于管理者在进行部门规划和工作计划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逻辑思维能力是指管理者对一些事物进行的符合常理的判断。它有助于提高管理者实际工作行为的有效性。4、管理能力(1)协调能力:充分调配现有资源达成工作目标的能力。(2)行动能力:在工作中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策略的能力。实际工作中,对很多事情在行动前不可能进行100%的充分准备,这就需要教务处长能够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对环境进行客观、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积极行动。(3)指挥能力:为下属指出前行的方向、让下属能顺利前行、确保下属前行时不发生偏差。5、人际交往能力在工作中,人际交往能力可分为对上级交往能力,平级交往能力和对下属交往能力。对上级的交往主要是接受上级的任务和向上级的反馈。平级交往主要是部门协调及部门沟通。对下属的交往主要是布置工作任务及进行工作指导等。不论是对哪一级的交往,沟通的能力非常重要。中层管理者不但要能准确的领会对方表述的意图,还要能准确的把自己的意图表述给对方。6、时间管理能力要运筹好时间,重要的前提是确立现代时间观念:时间稀有、宝贵,分秒必争。不允许自己随便浪费时间。要运筹好时间,一个基本原则是,通过授权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要运筹好时间,还要学会运筹时间的方法,科学地安排好工作。①运用“淘汰法”对面临的工作作出取舍。即遇事先问三个能不能:能不能不办?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办?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办?从而把有限的时间用于最重要的工作上,以免无效劳动、重复劳动和低效劳动。②运用“分类法”对要做的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工作最重要,B类次之,C类可以缓一缓。要想方设法,集中时间完成A类、B类工作。如此,时间利用率就高了。当然,这种分类是动态的,往往不是一经安排就一劳永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③还可以用“有意拖延法”去处理某些工作。要运筹好时间,还要学会巧妙地节省时间。这可以通过:①抓常规管理,将就事论事的管理变为常规管理。②精简会议,提高会议质量。③快速阅读。④利用零碎时间。7、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估计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对管理者而言,情绪化的语言和行为并不能解决任何工作中的问题,反而会让其他员工丧失对你的认同。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智、客观的对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自我估计能力的强弱体现出了管理者是否有自知之明,没有自知之明的管理者不可能是一个明智的管理者。由于职务或者工作环境的变动,管理者是否能够继续有效地进行工作,胜任自己的岗位,这体现了管理者适应能力的高低。(四)心理素质•乐于接受现代观念和行为方式,对教育教学改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开拓进取心,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控,不怕困难和挫折,通过发挥良好的情绪功能,使自己的自制力、协调及适应环境能力、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公关技巧、获取信息等个人综合能力素质均得到提高,塑造高尚的情操。(五)工作策略•大胆地发挥参谋作用•真正起到助手作用•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发挥人际关系的协调作用•总之,在新时期教导主任的作用不可低估。那种“校长怎么说就怎样做”的观念和常规做法已成为历史。只有认真思考,不断学习,开创性的工作才会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标题:学校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9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