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一清末小学开设国文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弟子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就是最早的课程。此后,《四书》、《五经》长期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古代我国有语文教学而没有语文学科,语文是和史学、伦理学融于一体的。明清时学校课程是以习作八股文为重点内容。•我国最早的蒙学识字课本是西汉的《急就篇》,之后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影响深远,比驰名西方的夸美纽斯的课本早一千多年。•鸦片战争以后,“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课程方面,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教学内容有读文、作文、写字、习官话。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1907年公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的教授科目里有国文科而无读经科,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校课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规定初小和高校均设国文科。二五四运动以后“国文”改为“国语”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并通令全国各国民小学将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小学语文课程从此称“国语”科,实现“言文一体”,这是划时代的变化。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全国教育会联合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于1923年刊布了我国第一个课程纲要--《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国语教学内容包括语文、读文、作文、写字四项,要培养听、说、读、作、写五种语文能力。三建国之初“国语”改为“语文”‘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此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而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叶圣陶)“语文”这一课程名称避免了过去的“国语”只指口头语言,“国文”只指书面语言,甚至只指文言文的误解,从命名上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语文”这一课程名称,从建国之初命名一直使用至今。在迄今为止半个世纪的小学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突出语言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50年代末语文课程政治化;60年代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培养读写能力;十年动乱时期,在极左思想指导下,否定语文课程;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朝着全面培养语文能力、注重提高素质的方向稳定前进。总之,建国以来语文课程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第二节、语文的性质与地位一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建国后语文界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认识的历史发展1.1950年:关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初步形成;2.1953年:批评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缺点,但又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3.1956年:比较全面地阐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4.1958年:片面强调语文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语文基础训练被“政治化”;5.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6.1966-1976年:彻底否定建国17年来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7.1978:拨乱反正,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注意加强基础,发展能力;8.1986-1992年: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适当降低难度,减轻负担;9.20世纪90年代: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一)、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该观点认为,语文课程内涵非常丰富。在教材里,讲语言文字即是“文”,•讲思想就是“道”,介绍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时则有较强的思想性,欣赏小说、散文、诗歌时,又有丰富的文学性(形象性)。在能力训练方面,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所以说,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二)、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1963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工具。”•1978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恢复了小学语文“基础工具”的提法。•1986年、1992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语文是学习的工具;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交际的工具。•(三)、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过去语文课程的性质的争论作了总结,并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解释: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提法,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语文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对语文学科的完整性千万不能阉割。”——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绝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需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就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语文应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1.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教学中强调把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上。2.倡导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其内容包括互相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互为师生等3.培养审美情趣二小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在我国漫长的古代学校教育中,自清末开始设立语文课程至今,规定的语文授课时数比其他课程都多。国文改国语后语文课程仍处在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小学语文一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授课时数最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在学科课程之外增设了活动课程,这就为加强语文课程开辟了第二渠道。•总之,语文课程基础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核心课程,它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当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初见端倪,21世纪的人应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这四中基本能力。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是上述能力的核心。而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语言文字又是掌握知识的工具。因此也需要有坚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学校教育、各科教学中应确保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下使其有足够的教学时间第三节小学语文课程的任务•一、人文素养方面1、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具备开放的视野,关心当代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4、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语言,热爱祖国文字,热爱优秀的文学作品,敬仰伟大的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二、语文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方面1、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3、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自信心三、语文能力方面1、识字写字能力2、阅读能力3、习作能力4、口语交际能力•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决定着语文教学在于揭示人性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价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标题: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9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