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肥胖如何用营养来防治
肥胖如何用营养来防治唯有健康才是人生,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当前,众多中国人已经过上小康生活。但是我国13亿居民中有2.4亿人体重超重,其中7000余万人肥胖。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其中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为30.0%,成人肥胖率为7.1%其中大城市成人肥胖率为12.3%;大城市的儿童肥胖率为8.1%。近年来,随着肥胖基因和瘦素的发现及肥胖对健康影响认识的深化,目前将肥胖认为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肥胖已被预测为21世纪的流行病和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日前的报告,在过去十几年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体重状况呈现三个阶段大变化:1985年前后,我国儿童青少年不存在肥胖问题。7~22岁城市男女、农村男女4个群体的超重率一般仅有1%~2%,肥胖率不足1%,许多乡村肥胖率接近零,因而各地青少儿营养改善重点为营养不良和低体重。专家们还分析发现:就年龄段看,超重发生的高峰年龄段在10~12岁,正处于童年期向青春前期的过渡阶段;就群体看,城市男生是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发生的主要高危人群。由此可见,尽管我国超重与肥胖流行的发生晚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流行发展态势十分迅猛,需要迅速采取预防干预行动。肥胖的发生即有内因也有外因,但很大程度上是膳食结构的改变,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断上升,使人们长期能量摄入过剩而引起。综上整体形式看来,我国人口肥胖率逐年上升,并向儿童青少年发展。人为干预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肥胖是目前人们生活中面临的一大问题,肥胖究竟如何用营养来防治,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一.何为肥胖就是身体脂肪比例过多,造成体重超重的一种生理现象二.肥胖的标准定义1、BML指数(体能指数)24—27为超重,大于27为肥胖。2、皮褶厚度指数WHO推荐选用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三个测量点。瘦、中等、肥胖男性大于40mm,女性大于50mm为肥胖。3、臀围比男性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为肥胖三.肥胖如何发生普遍性肥胖是当人体摄入热量大于消耗热量,久而久之囤积在体内的形成脂肪堆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是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而导致的疾病,食物摄人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和生热机制的改变在发生脂肪过多存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肥胖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体重调节的分子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生与遗传、体质、膳食结构有关。1、环境改变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职业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量的减少,总体力活动降低,现在每天营养摄入大于消耗,使能量在体内长期堆积,引起脂肪过量,体重增加,对身体内各脏器造成了不良影响。一般男性:人体脂肪累积在身体的上部,形如苹果,女性:人体脂肪累积在下部,形如梨,男性高于女性。2、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的父母常有肥胖的儿女;父母体重正常的,其子女肥胖的几率约为10%,而父母中有一人或两人均肥胖者,其子女患肥胖的几率分别可增至50%和80%。所以说,遗传基因对肥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3.体质人体脂肪组织的变化时脂肪细胞数与年龄增长,脂肪堆积度成正比,小时候胖的,成年后脂肪就多。逐渐肥胖的过程中,既有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加又有脂肪细胞的肥大,肥胖者的脂肪细胞总数是常人的3倍。此外,胰岛素水平过高,会使人食欲大增,促进进食,进而导致脂肪的堆积,造成肥胖。5.膳食①摄食过多又称过食,过多的进食必然造成能量的过剩,脂肪的蓄积,体重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密度与食物中各种产能营养素的关系密切,如脂肪含量高的食品能量也较高。②进食速度过快,咀嚼时间较短,食物体积较大,单位时间内吃进过多的食物。这种进食方式不易产生饱腹感,造成进食量大大超过人体需求,体重增加。此外,过度摄入甜食,非饥饿状态下进食,边看电视边吃东西,睡觉前进食,为缓解压力进食。这些异常的进食行为都会促进肥胖病的发生,发展。夜间人体是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摄入的食物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再有就是进餐次数过多也会造成肥胖。四肥胖的并发症1、高血压多数肥胖者合并有高血压,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可达22.3%~52%,较正常体重人群明显增高。而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高血压发生率成倍地增长。据统计,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下时,高血压发生率为10.3%;超重10%~20%时,高血压发生率为19.1%,几乎增加了1倍;当超重30%~50%时,高血压发生率可高达56%。也就是说,一个中度肥胖者(超重30%~50%),起高血压发生率是超重在10%以下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2倍,而我国正常体重成人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仅为3%~10%,平均为7.8%。显而易见,越是肥胖,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就越高。2、糖尿病糖尿病与肥胖关系密切。据统计,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为0.7%;超过标准体重20%者,糖尿病发病率为2.0%;超过标准体重50%者,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0%。还有学者报道,超重10%者糖尿病发病率为体重正常者的1.5倍;超重20%者为8.3倍。长期的临床观察表明,不仅肥胖程度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肥胖时间的长短可能对糖尿病的发生更为重要。通过上述内容得知,能量入超,即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将导致肥胖。那么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a.规律进餐,少吃零食。(比如:油炸食品、冰淇淋、糖果、甜点、酒精、巧克力等)各种甜点、糖果、巧克力.由蔗糖或果糖配制的饮料等含糖量很高,其它营养素是含量相对较少,则热能就很高。油炸食品、冰淇淋是高糖、高脂肪食物;酒精是纯热能食品,而各种酒类均含有不同比例的酒精,长期饮酒极容易导致肥胖。所以这些食物不适宜肥胖者。b.控制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每日摄入量不得低于50~100G,宜占总能量的55%~65%。应坚持食用含高膳食纤维的多糖膳食,不用一些吸收快且不含其他营养素的单糖和双糖类食物。c.保证蛋白质的供应:每日摄入量以每千克体重0.8~1.0G为宜。中度以上肥胖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5%~20%。在严格控制能量的情况下,蛋白质的过度摄入可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故摄入量不宜过高。为保证蛋白质质量,应尽量选用奶类、蛋类和肉类。d.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有研究表明,肥胖者每日脂肪摄入量常在35%以上,而体重正常者常在30%以下,故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尽量选用富含必需脂肪酸的植物油,禁用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动物油。膳食胆固醇的供给量也应控制在每日300MG以下。e.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尽量由每日所摄取的食物获得。f.饮食搭配要合理:肥胖患者一日三餐的饮食,有主食,有肉禽鱼,奶制品,蔬菜,水果的搭配。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g.适当运动还会引起食欲的下降、减少瘦体组织丧失等。如果你每周安排踢足球、散步或游泳等适当有规律的运动,不但使你的形体健美,还可以预防肥胖的发生。五如何根治1、控制总热量。长期地控制能量的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是肥胖症的基础治疗,当前最有效的减肥方法仍然是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对能量的控制要循序渐进,控制热能摄入时,要做到营养平衡。2、限制脂肪摄入量,碳水化合物的供给要适量。限制过多的脂肪摄入,脂肪应占总热能的20%至25%,要控制烹调油的用量,每日用烹调油10克至2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应限制在占总热能的40%至55%,控制单糖食物和蔗糖、麦芽糖、果糖、蜜饯等,谷类食物应以杂粮为主。3、限制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及调味品。如辣椒、芥末、咖啡等,这类食物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容易使人增加饥饿感,提高食欲、进食量增加,导致减肥失败。食盐也应限制,食盐可引起口渴和增加体重。4、膳食中必须有足够量的新鲜蔬菜。蔬菜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充足,属低热能食物,有充饥作用,可采用拌豆芽、拌菠菜、拌萝卜丝、小白菜、冬笋,有的蔬菜可生食,借以充饥。还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和钙片,防止维生素缺乏。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要少吃零食、甜食和含糖饮料。吃饭时要慢嚼细咽。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早餐一定要吃,晚餐一定要少。不可不吃早餐,中午对付,晚上会餐,这样不利于减肥。六肥胖症预防与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肥胖症预防与治疗应本着“未胖先防,已胖就治,早防早洽”的原则进行,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开展肥胖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教育宣传,使社会大众认识到肥胖对健康十分有害,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将会严重影响或女大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只有当社会大众普遍认识到肥胖的危害性,再把胖作为一种“富态”的象征后,才能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搭配各种食物品种,保持饮食中的能量供应不要超标。这一点无论是对于青少年,或中、老年人都一样重要。饮食以选择谷物类、蔬菜类为主,少吃含脂肪量高的食物。(3)对出生体重明显超重者、青春发育期肥胖者,以及有家族肥胖史的人要提出告诫,要求他们尽量不要养成或改正喜欢吃零食、甜食和油炸类食品的习惯。(4)要告诫所有体重处于超重范围的人,需要警惕肥胖症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了,要尽量减轻肥胖的程度。(5)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30岁以上成年人预防肥胖的重要环节。那种所谓的“不吃白不吃”的观点是所有成年人的禁忌。肥胖症治疗要本着个体化的原则,根据肥胖症患者家族史、个人饮食习惯、社会环境因素、食欲大小和体力活动强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化和长期性治疗计划,要让患者充分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明确减肥目的。以饮食控制为基础,配合体育运动,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较好的减肥效果。减肥过程中争取患者的配合,对于治疗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那些因为疾病或药物等其他因素所导致的继发性肥胖症患者,重点是治疗原发性疾病,只有在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肥胖症状才能好转甚至消失。核心提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体力劳动少的人群中,肥胖正逐渐成为日常保健的现实问题。摄入能量多于消耗,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存于体内。肥胖增加机体脏器的负担,同时又加速衰老进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胆疾病、骨关节炎及痛风症等发病率均明显增高。应激反应能力下降,抗感染能力降低,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差。尽管我国肥胖问题远不如西方国家突出,但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肥胖增多趋势非常明显。一、营养治疗目的证机体蛋白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需要,维持机体摄入能量与消耗间的负平衡状态,并持续相当时间,使体重逐渐下降,接近标准体重,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二、营养治疗原则肥胖直接起因是长期能量摄入量超标,治疗就必须坚持足够时间,持之以恒、长期地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彻底纠正能量高代谢状况,切不可急于求成。建立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措施,是取得疗效和巩固疗效的保证。(一)限制总能量能量限制要逐渐降低、避免骤然降至最低安全水平以下,应适可而止。辅以适当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成年轻度肥胖者,按每月减轻体重0.5~1.0为宜,即每天减少0.53~1.05MJ(125~250kcal)能量来确定每天3餐的标准。而成年中度以上肥胖者,每周减体重0.5~1.0,每天减少能量2.31~4.62MJ(552~1104kcal),应从严控制。每人每天饮食应尽量供给能量4.20MJ(1000kcal),这是可以较长时间坚持的最低安全水平。(二)蛋白质肥胖因摄入能量过多,过多能量无论来自何种能源物质,都可引起肥胖,食物蛋白当然也不例外。同时,严格限制饮食能量供给,蛋白质营养过度还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故低能量饮食蛋白质供给不宜过高。因此对采用低能量饮食中度以上肥胖者,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20%~30%为宜,并选用高生物价蛋白,如牛奶、鱼、鸡、鸡蛋清、瘦肉等。(三)限制脂肪限制碳水化合物供给,过多摄入脂肪可引起酮症,限制饮食能量供给时,必须限制饮食脂肪供给量,尤其需限制动物脂肪。因在肥胖时脂肪沉积在皮下组织和内脏器官过多时,常易引起脂肪肝、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并发症。此外,饮食脂肪高易饱腻,使食欲下降。为使饮食含能量较低而又耐饿性较强,对肥胖者饮食脂肪应控制在总能量25%~30%。(四)限制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饱腹感低,可增加食欲;中度以上肥胖者有食欲亢进
本文标题:肥胖如何用营养来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0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