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学校近五年来德育工作的主要情况
---------------------------------------------------------------范文最新推荐------------------------------------------------------1/21学校近五年来德育工作的主要情况以德为先,办体现宗旨的教育以人为本,育服务社会的新人 江苏省张家港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中光临我校检查和指导德育工作。各位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着系统的思考和总结,也必将极大地鞭策和鼓舞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加坚定、更加努力、更有方向地做好德育工作。创建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并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是我们从未停止过的追求。现在,我从三个方面汇报我校德育工作特别是近五年来德育工作的主要情况:一、学校发展与德育工作概况。与现在一些新建的学校起点高、设施好、规模大、环境优等优势所完全不同的是,我们学校的发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则是苦孩子出身。1983年创办时,是借用原中兴中学的几间教室办学的,其后的十余年间,则是借用原港区香山中学、中兴中心小学的校舍办学的。尽管条件相当艰苦、位置十分偏僻,但我校的师生总是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敢争先的精神,不断地创造出令人振奋的成绩。尤其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地方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大胆改革、长远规划,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德兴校、易地建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当时全市有大大小小的职业学校近30家,全市职业教育正进行着大规模的布局调整。我校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凭借过硬的办学质量抓住了发展的机遇,不但没有在结构重组中被撤销或兼并,反而在竞争中越做越大、越做越强:1998年顺利完成了易地新建任务并于同年9月正式迁址到位于原港区镇黄金地段、占地102亩的新校办学,同时正式更名为“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从而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飞跃。1998年以来的五年间,是我校历史上最为快速、最为全面的发展时期。此间的1999年和2000年,我们先后完成了江苏省重点职业中学、江苏省职业教育中心校的两次创建工作,以这两次成功创建为标志,我校的办学层次跃上了新的更高的平台,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第二次大的飞跃。2002年8月,我校顺利地从港区搬迁到市区,实现了从农村办学到城市办学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学校得以快速发展的支撑是教育、教学、实训和科研等各个条线工作的齐头并进。近五年间,我们多次为全市德育工作提供观摩现场、连年在全市的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不同专题的经验交流,1999年被评为“张家港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01年被评为首批“张家港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之一,我校的德育管理制度特别是市内首创的“校园常规十项评比制度”、“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等在很多学校得到了推广。“德育先行”催生了“五育并---------------------------------------------------------------范文最新推荐------------------------------------------------------3/21举、共进共荣”的喜人局面。教学上连年获得张家港市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学生技能也稳步发展,连续三年荣获技能大赛银杯奖;学校连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文明单位”。二、近几年德育工作实况。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在管理理念、机构设置、制度建设、队伍培养和特色打造等涉及到德育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坚持了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使学校德育工作在面上不断拓展,在点上不断深化。这五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组织网络,狠抓队伍建设。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我校不但成立了以梅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而且还配套组建了德育科研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舍务管理工作、实习学生管理工作等多个工作小组。把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党团负责人、教研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校外辅导员等力量整合于领导小组中,并明确内部成员分工,使他们人人有事、有权、有责。现在,我校德育工作在网络构建上已经基本形成了“两轨并行”、“三方参与”的格局。“两轨并行”指的是“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学生--家长”的管理链和“党支部--工会--妇委会--团委--社会德育基地”的教育链的有机配合;“三方参与”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齐抓共管。我们每年还根据新的情况适度调整并公开领导小组的最新成员,使他们在接受工作考验时又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从而使整个小组的领导力和战斗力得到了不断增强。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配备的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德育基础力量和一线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加强了“三支队伍”建设:即在过程管理中始终紧紧依靠并不断强化班主任队伍、学生会干部队伍和舍务管理队伍的力量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充分调动并全面激活这三支队伍的积极性,持久地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才能赢得平稳、和谐的德育工作局面;反之,则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和老师很有可能成天忙于“救火”,疲于应付。为了长期保持队伍的活力、持久发挥它们的作用,我们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制定了以星期为单位,按月份为阶段的新考核方案。这个方案着眼常规,侧重过程,尊重事实,很具体,易操作;考核结果既与报酬直接挂钩又与评先紧密相连,极大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保持了这支队伍作用的持久发挥。我们还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了学生会干部和舍务管理人员定期汇报交流岗位工作情况的例会制度。每一个月内,学生会必须召开一次会员大会,舍务处必须召开一次全体室长会议,学生干部和舍务处总室长要在大会上总结交流工作,只有在日常工作中“有所为”,才会在阶段总结时“有所言”。每一次这样的会议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都要去参加,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和鼓励。例会制度的促动和领导的鼓励,是激发学生会、舍务处的活力、持续发挥它们作用的有效动力。2.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过程管理。---------------------------------------------------------------范文最新推荐------------------------------------------------------5/21近五年间,我校在尊重和遵循《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原则下,根据本校学生和所处的环境实际,相继制定了《市二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十条细则》、《后进学生行政结队帮教制度》、《市二职中校园常规管理十项评比制度》、《文明班级奖励及评选制度》、《市二职中爱心基金会章程》和《市二职中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制度。不同的管理制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有重点地或对广大学生、或对班主任老师、或对学校行政人员赋予了具体的常规性的工作,从而有效地严密了管理的环节、规范了管理要求。比如在对学生的一日常规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够与之基本全面配套的《十项评比制度》。它包括“勤学、清卫、公物、排车、两操、板报、舍务、就餐、胸卡、礼仪”十项内容。每一项内容的下面还进一步细化,形成四至八条管理细则。仅就“公物”一项为例,我们的管理细则就包含1.桌凳门窗玻璃三机一幕的保管;2.卫生保管区公物、生活区设施设备、绿化护理区植被的管护;3.教室、宿舍电源、门窗的按时关锁;4.“无人灯”、“晴日灯”、“长流水”等浪费财物问题;5.期末总评公物零损坏、财物零浪费班级的加分规定。再如,为了改变当代不少青少年生活不拘小节,言行随便的不良习惯。我们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处着手,主要以“卫生”和“物品”两项内容为载体,以“教室”和“宿舍”两个基地为重点,强化了内务管理:卫生方面,无论教室宿舍还是包干区,必须全天候保洁,做到室外无漂浮物,室内地面无纸屑、墙壁无污渍;无论是玻璃窗台阳台面砖还是扶手栏杆,必须做到一尘不染。在我校,这些细微的工作天天有人做,天天有人查,天天有通报;物品方面,教室内,桌凳要求按地面划定的直线横向排平竖向排直;学生课本要求整齐排放于课桌的左、右上角;卫生工具要求统一排列在室内的指定角落。宿舍内,物品有三点要求:全,齐,净。“全”即个人的生活用品要配全,如脸巾脚布牙膏牙刷口杯必须人手一份,禁止共用;“齐”即物品摆放要统一标准整齐一致,如牙膏牙刷必须摆放在指定位置且各自的方向必须一致;“净”即要求保持物品干净整洁。我们每学期都分阶段开展卫生宿舍、文化宿舍和星级宿舍的评比活动,活动对衣服被子等物品甚至宿舍地面的清洗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样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宏观着想,从微观入手,体现了我校德育工作上“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细、把细事做勤”的传统。各项常规制度有机结合、互益互补,有力地将各项管理纳入了规范运行的轨道。3.突出管理重点,构筑优势领域。德育工作能否抓好关键不在于能否面面俱到,而在于能否抓住重点、能否善于发现并填补“德育真空”。我们很早就发现,在学生管理中客观地存在着一些管理的真空地带和管理的重点对象:比如从时间上讲,课间十分钟、自修课时间、课余饭后,夜间以及双休日、节假日等特殊的时间段都不容忽视和放任,因为纪律上的松懈甚至出格现象往往会在此时发生。从对象上讲,后进学生、女生、寄宿生、实习生、特困生、特殊家庭学生等这些群体的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德育工作中---------------------------------------------------------------范文最新推荐------------------------------------------------------7/21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确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把特别的爱心献给特别的他们。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对特殊时间段和特殊对象群的管理,用“非常”的措施努力填补管理的真空:比如我校把课间文明休息的要求和自修课纪律纳入了学生会日常检查的范围,现在,即便是没有教师巡视,我校也达到了休息文明、自修安静的良好境界。我们在全校的寄宿学生中全面执行了《出门证制度》,还通过家长学校、班主任家访、《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提醒和指导所有家长,强化对子女离校后的教育和管理。我校在特殊对象的管理上特别花力气、下功夫,比如在后进生的管理上,坚持沿用行之有效的行政人员与后进学生《结对帮教制度》。目前我校的每一位行政人员都与三名同学结成对子,每一个星期都要与他们各至少谈一次心,而且每周都要把谈话的专用书面记录交学校德育处查阅留存。通过对特殊时间的严格管理和对重点学生的爱心教育,我校近十年中未出现一起违法犯罪事件,从而使特殊学生管理成为我校的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作领域。此外,我们还积极在同类学校中构筑其他方面的比较优势。行家们可以透过某些直观的现象看见学校管理的水平。在学校众多直观可感的人、事、物中,堪称校园“风景线”的莫过于卫生状况、自行车管理,广播操水平,就餐秩序和宿舍内务等方面。这些管理领域中所表现的形态,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语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形象工程”。我校一贯重视打造这些形象工程的“景观效果”。就广播操一个方面而言,我们就下了很多的功夫:每一个学年之初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广播操训练和比赛活动;每一天的出操做操和收操,我校都有学生干部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对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评比,检查的内容包括行进时队伍的整齐性,行进过程中各班的安静程度,行进过程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做操动作的整齐性和到位情况等。另外还有专人负责检查班主任的到位情况,每一天的课间操,班主任全部能够自觉地到位,分管校长和德育主任也从不缺席。严格的管理使我校的广播操一直在全市保持了领先水平,成了又一个具有优势的管理领域,不少学校慕名前来观摩。4.开展主题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有意义的德育活动特别是竞赛类、评比类活动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综合
本文标题:学校近五年来德育工作的主要情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0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