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黑龙江绥化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4题,共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10分)当你细心聆听秩雨敲打着窗棂,那像弦乐奏出的均匀而美妙的声音;当你漫步在山间小路,流连于春天温馨的花如绣,草如阴之中,当记载了一生的风霜雨雪的面孔若隐若现地流露出笑意A当年轻的妈妈深情地一吻怀中那可爱的小脸蛋B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分诗意。或许,人们在无法诠释诗意的底蕴和悬机之前,就已经被弥漫着诗意的空间所包围。(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2分)①用音序检字法查弦:先查音序,再查音节。②用部首检字法查弥:先查部首,再查画。(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应改为应改为(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A处B处(4)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2分)(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2.下列句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骆驼是沙漠之舟运用了比喻修辞。B.《故乡》《孔乙己》两篇作品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C.河上有30多米长、5米宽的五孔石桥,弧形石拱与倒影连成一个个圆形洞门。这个句子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D.消息是以最简洁的文字和最快的速度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人和事的文体。3.古诗文默写及赏析。(10分)(1)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1分)(2),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3)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生机勃勃气象的诗句是:。(2分)(4)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必须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外,还必须在精种上、意志上经受磨炼,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2分)(5)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诗句是写离别的痛苦和伤感之情的,也有些送别诗却把离别之情写得乐观豁达。请写出学过的诗中能丧选这种乐观豁达之情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2分)(6)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①全诗采用了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1分)②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1分)4.走近名著。(3分)(1)在粱山农民起义奠基人晁盖去世后,宋江将改为忠义堂,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1分)(2)《》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主人公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1分)(3)请你从《骆驼祥子》《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推荐一个最美人物并陈述理由。(1分)二、语文与生活(第5-8题,共8分)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一同步入语文与生活这个多彩的空间吧!5.语文课上,老师提倡大家要品读经典名著,积累写作素材,一名学生分别从人物、景物、故事、哲理四个方面积累成四本素材。请你选抒两本素材,帮他分别拟一个名字。(2分)6.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备受观众喜爱,请你帮助在场的选手将历史人物涉及到的成语写在横线上。(2分)①勾践②匡衡7.你的小组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个成员分别研究下面人物A.范仲淹B.文天祥C.诸葛亮D.杜甫E.赵云,一个同学找到了下列两副对联(每副对联涉及两个人物),请在括号内帮助他填上相关人物所对应的字母。(2分)①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②妆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中,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为酬三颇;()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8.寒来暑往,四季更替。由于经历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也干差万别。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写出自己喜欢的那个季节的独特景色。(字数在30字以内)(2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9~25题,共37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9-13题。(共13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诫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万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楚庄王欲伐越。压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节选自《韩非子》)[注]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qiá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9.与臣之妻私臣中加点之字埘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B.属予作文以记之。C.王之伐越,何也?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0.翻译下列语句。(4分)(1)皆以美于徐公。译文:(2)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译文:11.【甲】文中齐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2分)【乙】文中楚庄于想要伐越的原因:一…一一。(2分)12.【甲】【乙】两文都以--~一的说理方法进行劝谏。(1分)13.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二)阅读《为什么下雨天睡觉特别香》一文,回答14-17题。(共8分)为什么下雨天睡觉特别香壹心理①明明是勤勉上进的有为青年,为何总在雨天犯困?是你的自制力太差,还是这其中另有缘由?以下内容,或许可以解答你的疑惑。②白噪声是天然的安眠曲。白噪声是指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噪声。不同于其他噪音,白噪声会使人感到平静,更易入睡。人在特别安静与特别嘈杂的环境下都会睡不着,但是在相对舒缓、有规律的声音环境下会很吝易入睡,比如雨声、落叶声、转动的电扇声,还有老教授讲课的声音。一些神经衰弱的失眠症患者还会去购买专门的白噪声发生器,以帮助入眠。③雨天气压低,交感神经不给力。交感神经与兴奋有关。当天气晴朗时,空气的含氧量高,能够为人体充分补充能量,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活动意向更积极;而到了阴雨天,气压降低,空气的含氧量减少,交感神经处于低落状态,人就会出现在雨天犯困的情况。④褪黑素也参与了捣乱。人体在光线昏暗的情景下会增加褪黑素的分泌,其作用就是让人产生倦意;反之,光线明亮则褪黑素分泌减少。下雨天,天色暗沉,光照时间不足,会使人的褪黑素分泌增加,人困马乏也就不足为奇了。⑤可能与进化有关。人类的许多行为都与早期进化有关。比如,人类对草丛沙沙的声音特别警觉,这是源自对蛇类的天生恐惧。男子在挑选配偶时以白为美,是因为肤色白的女子更显年轻,也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⑥同样,雨天好眠也可能与进化有关。远古时代,人类一般住在山洞或茅草屋里面,晚上睡觉时会非常担心野兽来袭。而在下雨天,野兽一般不会出现,人们也会放松警惕,获得短暂的安全感。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人们沿袭了这种习惯,两天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意味着安全,人们可以在这样的天气里放下戒备,让紧张的神经舒缓下来,做一个甜美的梦。⑦看到这儿,你是否想起了童年的某个雨天,自己慵懒地躺在床上听雨声呢?(选自《读者》2013年第19期)14.选文从哪几方面说明了下雨天睡觉特别香?(2分)15.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6.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17.常言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这是关于人在不同季节精神状况的三种说法,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种说法,分析其中的原因。(2分)(三)阅读《礼物》一文,回答18-21题。(共8分)礼物柴静①那是个夏天。晚上上班的路上,细细碎碎地下起了雨,等到深夜下了节目,雨已经大了。匆忙下了楼向右拐时,忽然有个人迎上来,犹疑地叫我的名字,我怔了一下,借着一线灯光看见他身着军装,才安下心来。他那么大的个子,脸却很稚气,期期艾艾地说他是国防科大的学生,就要毕业了、来看看我是他几年来的心愿。我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将手里的伞移过去给他遮雨,他马上后退了几步:不不,不用,我走了②我看他的身影消失在漆黑的雨夜里,转身欲走,他气喘吁吁又跑回来,脸涨得通红,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火柴盒交给我,并拢双脚刷地敬了一个军礼,转身走了。火柴盒里装的是一只小乌龟,那是我收到的最可爱的礼物。③春节回家过年时,同事转寄给我一封信,信是从西藏寄来采的。我在炉火边拆开细读,信中写道:那天夜里你没有问我毕业后去哪里,我也没有告诉你,我选择的是遥远的雪域高原。这里人迹罕至,十分寒冷。有一夜出去巡哨,看着月光下连绵起伏的雪峰,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你在节目里说,'人的存在犹如电光石火'。④远赴忽然传来鞭炮的脆响,我顿了顿,继续看下去,但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用生命去护卫……那只小龟可好?它很怕冷,所以我把它留给你。它是去年我生日那天路过教育街市场时捡到的,也是同一天,我在收音机里听到了你的节目。我一直认为,这都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膝边的妒火渐渐升起来,给严寒的世界增添了一点暖意。水仙已经开了两朵,满室清香。(选自《读者》2014年第2期)18.选文的题目是《礼物》,作者收到的礼物是陌生军人送给她的可爱的小乌龟,你认为军人收到的礼物是什么呢?(2分)19.怎样理解选文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20.分析选文结尾句水仙已经开了两朵,满室清香的作用。(2分)21.生活中,一个眼神,一次帮助,一声教诲……都是温暖感人的礼物。请将你收到过的这样的礼物写在下面。(2分)(四)阅读《底线》一文,回答22-25题。(共8分)底线冯骥才①一次,一位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②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③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个世上,真有夜不闭户的地万吗?④我说:上世纪50年代真有。到了70年代,我住在一座房子的顶楼,门上只有个挂钩,没锁。白天上班,把门一关钩一挂,从来没被人偷过。⑤锁厂老板笑道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早没影儿了,不信你敞开门试试。⑥我笑了笑没再说,我信他的话。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候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⑦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买,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等等。这些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有被全线突破的忧虑。⑧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正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来源:学*科*网Z*X*X*K]⑨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的人和事时,究竟是降低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洁身自好,坚持一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其实,即使社会的底线很脆弱,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像钢铁长城,任凭炮火肆虐,依旧牢不可破。⑩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选自《杂文选刊》2013年
本文标题:黑龙江绥化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1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