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兵车行杜甫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肃宗时期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后世称为杜拾遗,杜工部。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同情人民,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期。一、杜甫(712—770)简介:(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望岳》【原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题解】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24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朝气。(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度概括了贫富分化及尖锐的阶级对立。(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春望》就是作于此时的一篇代表作。【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题解】唐萧宗至德元年(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皇帝位,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只身投奔,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往长安,次年春天才得脱身。在被迫留居长安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反映沦陷区生活的诗篇,或感时忧国,或思家念亲.(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百姓逃难,到了成都,于浣花溪营草堂,世称“杜甫草堂”,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后返成都。严武(杜甫朋友)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题解】约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游览、凭吊,作了这首《蜀相》,以抒述婉惜之情。《蜀相》【原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春夜喜雨》【原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题解】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是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时在成都所作。诗人在对春雨的描述之中,流露出其对春雨的喜悦之情。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多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杜工部集》。(二)作品写作背景介绍《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二)介绍诗歌体裁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读音“xíng”。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三)反复诵读该诗,划分诗歌层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读准下列字音:辚()耶()娘干()云霄频()荆杞()啾()探讨下列问题:1、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歌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的社会现实。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统治阶级的怨愤和谴责之情。2、诗歌的开头,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歌的开头,作者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戎装配上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追奔呼号,去与亲人作刹那的生离死别,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叮咛呼号,哭声汇成震天巨响在云际回荡,车马扬起的灰尘遮住了咸阳桥。明确:“耶娘妻子走相送”写出家庭支柱、主要劳力被抓,家中只剩老弱妇幼,不啻塌天大祸,家人怎能不奔走相送呢?一个“走”字寄予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色彩。“尘埃不见咸阳桥”说明了当时被抓的“行人”和相送的亲人之多,扬起的尘埃淹没了咸阳桥。从侧面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导致了亲人生离死别。(1)、“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重点诗句解读:(2)“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二句表达了什么内容?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诗句中“牵”“顿”“拦”“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怨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致入微。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的悲剧,看了让人触目惊心!听了使人撕心裂肺!即写出了生离死别之情,也写出了人民的怨愤,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的内容极其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3)、“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男孩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男孩子刚到束发年龄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人过40,头发渐白,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不料又被抓去戍边垦荒。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4)“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问:“道旁过者”、“行人”可能指何人?“道旁过者”指作者,“行人”指被征作战的人。问:“点行频”是什么意思?原因是什么?“点行频”是指统治者频繁的点兵出征,是全篇的“诗眼”,原因是“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5)、“行人”从哪些角度控诉了战争的罪恶?1、役夫一生征战,百姓妻离子散;2、最终战死边庭,万民无辜牺牲;3、田园荒芜,官府逼租,民不聊生;4、“关西卒”尤受征战之苦,鸡狗不如;(5)、“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问(1)“役夫”为什么不敢“伸恨”?突出了“役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揭露出统治者强加给百姓的精神桎梏,使百姓敢怒而不敢言。问(2)不敢“伸恨?”为什么又伸恨了?说明了精神桎梏已经压制不住“役夫”之“恨”,突出百姓所受苦难已达极点,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这样就更深刻的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6)、“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表明了人们怎样的心理?人们的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中国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喜,生女悲。这是封建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在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是什么导致百姓心理的变态?是连年战争、繁重的兵役负担和男子的大量死亡的残酷社会现实反映了人们心灵上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摧残。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通过学习,你能总结一下杜诗的艺术风格吗?沉郁顿挫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从字面上看,顿错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顿错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赏析《兵车行》的艺术特色:1、章法严密: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绝难生还。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2、生动的场景描写:例如开头送行场面的描写,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两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政策的罪恶,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的淋漓尽致。3、随着叙述的展开,句型、韵脚不断变化,三五七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迫短促,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断七字句中穿插八个五字句,表现“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用韵上,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顿挫,铿锵和谐,扣人心弦。
本文标题:兵车行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1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