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工装置检修、拆除安全管理规定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工装置检修、拆除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一)为加强对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化工装置检修行为,保障人员安全,确保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检修施工作业安全,特制定本规定。(二)本规定适用于容器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工装置相关设备检修、拆除施工作业。(三)本规定所称检修是指对化工装置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检维修、拆除、施工作业项目。二、一般规定(一)项目管理1.装置检修项目负责人是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应按容器厂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项目安全员负责现场施工安全并贯彻实施。2.装置检修须制定专项方案,方案中应有具体的安全卫生防范保障措施内容。3.对待检修的装置要开展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对安全风险程度较高的检修项目或一些重大项目,须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做到“五定”,即定施工方案、定作业人员、定安全措施、定工程质量、定网络进度。(二)作业安全基本要求21.作业施工前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别要交待清楚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并做好安全交底记录。2.施工时,项目安全员对高危作业应全过程实行监控。特种作业人员应按国家规定,持证上岗。3.检修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保护规定,进入装置现场前,须穿戴好劳动安全保护用品,并对检修作业所用工机具、防护用品(脚手架、跳板、绳索、葫芦、行车、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电焊机、绝缘鞋、绝缘手套、验电笔、防毒面具、防尘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消防器材等)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确认。4.有作业票证安全管理要求的,检修作业人员必须持相关作业票证方可进入装置现场作业。5.检修作业人员须达到“三懂三会一能”要求:懂本作业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火灾的预防措施;会正确报警,会使用现有的消防器材等,会扑救初期火灾;能正确使用现有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具。6.动火、用电、动土、高处作业、进塔入罐、射线探伤等各类作业的监护人员必须履行安全职责,对作业和完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如:消灭火种、切断电源、清理障碍等),并认真做好作业过程中的监护工作。(三)动火安全要求1.装置检修动火作业实行动火作业许可证管理制度。动火作业必须持有效的动火作业许可证。32.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即没有经批准有效动火作业许可证的不动火、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不动火、没有动火监护人或动火监护人不在场的不动火。3.在含有可燃介质的设备、容器、管道上动火,应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等安全可靠的隔绝方式确保与外部物料进行有效的安全隔绝,并经吹扫、清洗、置换等作业程序,使可燃介质含量降低到安全动火作业允许范围之内。4.在含有可燃介质的设备、容器、管道上动火,动火前必须对设备、容器、管道内可燃介质作取样检测分析,动火持续时间较长或有可能发生工况变化的应定期进行检测分析,并做好记录。可燃气体含量符合安全动火要求的检测报告是开具动火作业许可证的主要依据。5.装置动火现场不得搭设毛竹架、雨布等易燃物,确有需要,须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6.高处动火作业应采取防止火花飞溅的遮挡措施,应对地沟、阀门井、下水井进行水封处理,对低层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应采取遮挡或封闭措施。7.明火作业周围必须清除一切可燃物,作业周围不允许排放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8.施工现场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间距保持10米以上,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保持5米以上,不得放在烈日下曝晒或接近火源。(四)电器和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要求按相关规定制定执行。三、检修前的安全要求41.装置停工后交付检修前,应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对装置停工情况进行检查确认。5.装置现场下水井、地漏、明沟的清洗、封闭,必须做到“三定”(定人、定时、定点)检查。下水井井盖必须严密封闭,泵沟等应建立并保持有效的水封。2.装置检修前须切断进出装置物料,并退出装置区3.检修装置须进行吹扫、清洗、置换合格4.与运行的设备、管道及系统相连处,须加盲板隔离,并做好明显标识,并制定专人负责确认,挂上警示标识。四、容器内施工作业按相关制度执行。
本文标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工装置检修、拆除安全管理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2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