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生理学课件-血液-ppt
第三章血液第一节概述第四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第四节血型与输血第二节血浆第三节血细胞第一节概述一、血液的基本组成●组成: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比容:概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值: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变化: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例: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血浆量↓→红细胞比容↑贫血→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细胞二、血浆的理化特性(一)比重血浆比重为1.025~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血浆蛋白减少时,比重下降。(二)酸碱度(pH值)1.正常值:pH为7.35~7.45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pH6.9或7.8,将危及生命。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NaHCO3/H2CO3缓冲系(比值为20∶1);次:Na2HPO4/NaH2PO4和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等。(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①可使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②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三)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四)粘滞性由血细胞、血浆蛋白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所致(五)血浆渗透压血浆中所含溶质的颗粒数目成正比。第二节血浆一、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含水约90~92%,含溶质约8~10%。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一)血浆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正常值: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白蛋白(A):约40~55g/L球蛋白(G):约20~30g/L纤维蛋白原:约2~4g/LA/G比值:1.5~2.5:1(二)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血中NPN主要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NPN或尿素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肾功能。(四)其它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血清: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注: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二、血浆渗透压★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变,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分类: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组成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NaCl)(主要为白蛋白)压力大小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第三节血细胞二、红细胞(一)红细胞的数量与生理功能男性:4.5~5.5×1012/L;Hb:120~160g/L女性:3.8~4.6×1012/L;Hb:110~150g/L新生儿:6.0×1012/L;Hb:5天内达200g/L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并缓冲血液酸碱度(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1.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沉:RBC在静置血试管中单位时间(1h)内的沉降速率。数值:男子为0~15mm/h,女子为0~20mm/h其与红细胞的双凹圆盘形、表面带负电荷有关。细胞叠连会使血沉加快。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可明显加快。特征: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概念: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不易破;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容易破。正常值:0.45%正常值=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不易破正常值=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容易破临床意义: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1.红细胞的生成⑴前提条件:红骨髓造血功能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⑵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成人每天需20~30mg合成Hb,其中5%由食物补充,95%由体内铁(来自RBC破坏)的再利用。铁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或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成熟因子:DNA对于细胞分裂和Hb合成有密切关系,而合成DNA需叶酸和VitB12的参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干细胞↓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爆式促进因子→↓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网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骨髓缺氧、RBC↓或Hb↓↓肾成纤维、内皮细胞(主)肝细胞(次)↓-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性贫血)雄激素、T3、生长素3、红细胞的破坏寿命120天,脾功能亢进时可发生脾性贫血PO2↓RBC↓Hb↓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主)肝细胞(次)雄激素T3生长素三、白细胞(一)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总数:4.0~10.0×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1~4%嗜碱性粒细胞占0~1%(二)白细胞的功能1.中性粒细胞: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2.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3.嗜碱性粒细胞: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4.嗜酸性粒细胞:不能杀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所以,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蠕虫)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四、血小板㈠数值: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㈡变异:可有6%~10%的变化: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㈢功能特性:粘附: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松软血栓。聚集: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释放: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收缩: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㈣血小板生理功能:1、参与凝血和生理性止血:出血时间1^3min2、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第四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所需时间叫做凝血时间。•实质: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形成凝血块•需多种凝血因子参与。•血清≠血浆•(一)凝血因子血浆中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凝血因子(coagulationfactor)。除以国际法命名的12种,还有前激肽释放酶和高分子激肽原凝血因子特点:1、除Ca2+外都是蛋白质2、Ⅱ、Ⅶ、Ⅸ、Ⅹ、Ⅺ、Ⅻ、PK都属于蛋白内切酶3、大多数凝血因子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4、除因子Ⅲ外,都存在与血浆中,且大多数由肝脏合成,Ⅱ、Ⅶ、Ⅸ、Ⅹ、Ⅺ、Ⅻ合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激活的过程,最终结果是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酯、胶原等)表面接触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pathway)•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TF)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又称组织因子途径分类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凝血过程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凝血因子分布全在血中组织和血中参与酶数量多少凝血时间慢、约数分钟快、约十几秒钟凝血小结(形成凝血块)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激活因子Ⅺ→↓因子X↓激活因子Ⅻ结合因子ⅦⅫⅫaⅪⅪaⅧCa2+PF3ⅩⅩa纤维蛋白多聚体ⅨⅨaCa2+ⅢⅦCa2+Ⅹ(外源性)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Ca2+ⅤCa2+PF3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形成ⅩⅢⅩⅢa胶原纤维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Ca2+ⅫaⅪaⅩaⅨa凝血酶Ⅶa抗凝系统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原因在于:1、体液抗凝系统:(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TFPI和肝素)①丝氨酸蛋白抑制物:抗凝血酶Ⅲ、C1抑制物、1-抗胰蛋白抑制物、2-纤溶酶、2-球蛋白、肝素辅助因子等。抗凝血酶Ⅲ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Ⅶ、Ⅸa、Ⅹa失活;与肝素结合后作用↑2000倍。②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糖蛋白。作用:抑制凝血因子Ⅹ的催化活性;结合和灭活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③④肝素: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作用:使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亲和力增强;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2.细胞抗凝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3.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Ⅻ,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因子Ⅲ,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4.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5.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三、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概念:纤维蛋白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溶解的过程。意义: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血流通畅,防血栓形成。过程:_激活物血管激活物组织激活物依赖因子Ⅻ激活物抑制物抗活化素抗纤溶酶纤溶酶纤溶酶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_+++第五节血型与输血血量•概念:全身血液的总量称血量(bloodvolume),正常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循环血量储存血量•血量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血压和各组织、器官正常血液供应的必要条件•血型: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一、ABO血型系统(一)分型原则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球蛋白构成——IgM)。(二)发生与分布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显性基因,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可推断子女的血型。但只能基因型表现型OOOAA,AOABB,BOBABAB作否定的参考依据,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在胚胎上的RBC可检测到抗原A和抗原B,但抗体却在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时达高峰。其产生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因某些肠道细菌释放物和食物成分具有与RBC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能够刺激针对自己所缺乏的抗原而产生抗体。抗体——IgM的分子量较大,故难以通过胎盘。(三)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test)•交叉配血主侧: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交叉配血次侧: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配血相合:交叉试验两侧都未发生凝集反应•配血不合:主侧发生凝集反应,严禁输血•配血基本相合: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输血原则:首选同型输血。即使同型输血也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二、Rh血型系统(一)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D、E五种抗原,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分型:Rh+:有D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Rh-:无D抗原为Rh阴性(苗族12%,塔塔尔族16%)(二)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故可通过胎盘。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三)临床意义:1.输血
本文标题:生理学课件-血液-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2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