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报告时间:2011-12-88:15:28点击:67核心提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日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颁布,这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报告《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组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日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颁布,这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何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不仅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对全国也具有示范意义。1.重大意义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2初期,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并为此建立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等制度体系,一方面从农业和农村抽取国家工业化积累,另一方面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一战略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割裂了“三化”的协调互动关系,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是适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我省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产城融合;二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农民市民化;三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培育区域增长极;四是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进行一体化布局,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传播城市现代文明,实现“三化”协调推进、城乡共同发展。(一)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一是就业结构演进滞后于产业结构,2010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10.2%,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38%,相差近28个百分点,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农业规模经营难以发展。二是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2010年,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第一产业的6.2倍,比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扩大了40%,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比较效益低。三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3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颁布实施,我省农产品主产区的地位不仅不会削弱,而且还会进一步强化,《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这意味着我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必须保证低收益的粮食和农业的稳定发展。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除了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外,必须通过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来实现。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市民化,一是能够改变目前农村劳动力“转而不离”的局面,有效减少农户数量,缓解人地矛盾,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二是能够改变就业结构演进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局面,减小人口分母,提高农业比较收益;三是扩大农产品市场,为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提供强劲的市场动力,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二)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十二五”时期,我省提出要着眼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增强产业竞争力,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积极培育先导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第一,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瓶颈约束。目前,我省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2780万亩,其中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106万亩,占75.76%,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184.79㎡,比城镇人均用地高出88㎡,节地潜力很大。新型城镇化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鼓励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区(产业集聚区),同时4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合村并点,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有效地缩减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第二,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强调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聚区。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应的支撑机构在特定空间的集中,首先会产生规模效应,带来各种费用的节省,提高企业效益;其次,产业集聚可以使同一产业内部的分工更为精细化,提高专业化水平;三是集聚将促使各类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技术创新,使先进技术更为迅速地在区域内传递。四是核心产业的集聚会对同类企业或上下游关联企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此外,产业的集聚能在一个相对固定空间内拓展产业深度,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损耗,集中治理污染,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产业的集聚必然带来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增加,必然对城镇公共产品产生新的需求,加快城镇交通、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集聚发展;同时带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并通过深化产业分工,扩充产业规模,促进金融、信息、科技、物流、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业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演进。(三)有利于改变城镇化滞后局面,构建“三化”协调发展机制。近年来,我省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镇化滞后的局面依然没有实质性改变。一是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2010年,我省工业化率为57.8%,城镇化率仅39.5%,相差18.3个百分点。二是城镇化水平低于5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我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三是存在浅度城镇化问题。即在城镇停留半年以上的农民工虽然被计入城镇人口,但并没有享受到与城镇户籍人口相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浅度城镇化最大的副作用表现在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并没有带来农业人口和农户数量的减少,这使得农业经营规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随着农户数量的增加更加细碎化。四是中心城市规模小,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辐射源,导致区域经济整体上活力不足。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针对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实,通过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由以工业化为核心到以城镇化为引领的阶段性转变,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四)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本质区别在于,鼓励和支持农民向城镇集聚,同时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促进农民集中居住,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市民化,一方面有利于把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转为市民,让城市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到这一社会群体。另一方面,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使继续留在农村的居民也能享受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过上现代化生活,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2.实践与探索近几年,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大胆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新型6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由于各地在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区位交通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其城镇化推进模式也是多样化的。目前,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1.经济发达县(市)。该类型县(市)经济基础好,三次产业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二、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90%以上。县乡经济实力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政府财力较为充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民间资本较为雄厚,非农就业比较充分,具备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但这类县(市)发展转型的任务重,土地等资源的瓶颈约束紧,城镇化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三化”发展不够协调,城乡一体化亟待推进。我省距中心城市较近、综合经济实力强的县(市)都属于这类,约占全省县(市)的1/10。该类型县(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加快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助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明显成效。如新密市作为集经济发达县、郑州都市区郊区、资源型城市等基本特征于一体的县级市,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跳出原有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把新型城镇化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坚持规划先行,以煤矿沉陷区治理为契机,采取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移民搬迁等模式分类推进,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社会帮扶,高标准7建设,高功能配置,打造宜居农村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推进,改变了旧的农村面貌,带来了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全面改善;完善了城镇体系,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节约了土地,缓解了土地瓶颈约束,为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扩展了空间,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加快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2.工业化水平高的县(市)。该类型县(市)工业基础较好,主要是资源型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高,县域综合实力比较强。但是主导产业与农村经济耦合程度较低,农业和农村经济游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农民就业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呈现出工农分割、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格局。我省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市)多属于这类。该类型县(市)针对当地经济构成偏重、二元结构体制矛盾突出的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同步推进,通过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实现工业反哺带动;通过减少农民、增加市民,让更多的人在大工业领域实现就业;通过土地流转,为农业发展拓展发展空间;通过产业再造,推进结构调整,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如舞钢市把新型农村社区与中心城区、中心镇区、产业集聚区一体规划建设,确立了“1个中心城、4个中心镇、17个中心社区”的城镇化建设目标,着力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公共服务向社区相对集中,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完善覆盖8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政策激励机制,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城—镇—社区”联动发展的局面。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社区居民享受到优美宜居的社区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全面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转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将教育、卫生、通信、社区管理、物业管理、文体、商业服务等设施科学布局,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农村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提高了农业规模化水平,发展多功能农业,加快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构筑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有效拓展了居民的就业空间。3.传统农区县(市)。该类型县(市)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好,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高,农业产业化势头良好。主导产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工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该类型县(市)经济发展整体上欠发达,县域财力不强,工业化过程尚未充分展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这类县(市)在我省占有相当的比例。该类型县(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促进工农对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以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区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内生性发展之路。如潢川县立足自身优势,加快土地向特色产业、高效农业流转,规划建设了一批集中连片、布局合理的专业乡、专业村,初步实现了特色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形成了六大特色农业板块,为9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基础。在城区东部和西部分别规划建设两大产业集聚区,培育县域主导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拉大城区框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口、产业向城镇转移集聚
本文标题:河南三化协调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3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