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3-1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培训稿件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运行方案常用术语:•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者他们的组合。•危险因素:是指能够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的可能性与有该事件或暴露导致的伤害或疾病的严重程度的组合。•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一、为什么要开展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没有危险源就没有事故隐患,更不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很多事故发生原因中,作业人员对危险源认识不清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粉尘爆炸事故,事后,记者采访工厂员工时,员工都说从来没人告诉过他们这种铝粉尘会发生爆炸。•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危险源展开的,各类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工作全都是围绕着如何把危险源管控好这一中心来展开的。如果一个企业存在什么样的危险源、什么样的危险性都不清楚的话,企业的安全管理是盲目的,必然会失管、漏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2016年12月9日)•五、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二十一)强化企业预防措施。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三同时”制度。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和人员避险自救培训,着力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安办〔2016〕103号)•四、工作任务•(一)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1.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企业要逐级、逐岗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健全完善涵盖企业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完备、系统规范、管控有效的安全风险预防长效工作机制。新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二、危险源辨识行动主要内容•1、危险源辨识。企业要全方位、全过程辨识总图布置(含周边环境)、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源,登记建档,按公司、车间、岗位三级建立危险源辨识台帐。•2、风险评估。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类梳理,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实施差异化动态管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并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3、风险管控。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危险源特点,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采取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4、风险公告警示。企业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企业风险点、风险和有害因素类别、重大危险源和管控措施;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等内容。•5、危险源安全培训。企业针对所辨识的危险源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所在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源类别,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严重后果,已采取防范事故的具体管控措施,一旦发生意外或紧急事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方法等。•6、隐患自查标准。企业要根据行业标准,针对每一风险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和清单,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内容、频次和要求,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7、应急管理。企业围绕企业的重点危险源制定现场应急处置专项方案,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对企业重点风险场所、重点危险源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并保存应急培训和演练的相关记录。三、企业如何开展危险源辨识•1、全面辨识。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到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涵盖所有工作场所和可能进行作业内容,包括外来施工作业。•2、全员参与。企业应发动所有员工对各自所在岗位、从事作业范围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每位员工应提交各自危险源辨识结果,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或管理方法。•3、自下而上。企业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先从每个岗位、每台设备、每个作业场所开始,先将岗位危险源辨识清楚,形成岗位危险源清单,汇总成车间(部门)危险源清单,最后形成企业的危险源辨识汇总表。•4、集体讨论。对危险源统计汇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员工集体智慧,经集体讨论形成危险源汇总清单,同时客观评价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四、常见危险源辨识内容《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1、危险化学品是否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腐蚀、灼伤等危险•2、机械设备、设施、传送带、流水生产线是否存在旋转、水平、前后左右或不规则的运动,是否有机械伤害的危险。•3、车辆是否存在伤辆伤害、物体打击的危险•4、起重机械设备是否存在起重伤害的危险•5、电气设施、设备、移动电器是否存在触电、电气火灾等危险•3、作业环境是否存在木制品、纸张、纺织品、橡胶制品等可燃物品,是否存在火灾的危险•4、电炉是否存在高温、触电等危险•5、高温液态金属存在爆炸、高温等危险•6、使用蒸汽、导热油、电加热设备存在的介质泄漏造成烫伤、火灾、触电危险•7、机械加工、设备运转、压缩气体吹扫可能产生噪声的危害•8、使用、加工过程中产生可燃粉尘,存在粉尘爆炸的危险•9、抛丸机作业时可能产生粉尘、噪声的职业危害,如铝粉尘还存在爆炸的危险•10、下水道、污水池、地下室、贮罐、烟道等有限空间场所存在的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的危险•11、天燃气、液化气存在泄漏产生火灾爆炸的危险•12、堆放物体过高可能存在的物体打击的危险•13、高处作业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14、动火作业可能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15、烘箱、烘炉、烟道存在的高温、触电、可燃气体爆炸等危险•16、热处理存在的高温、液氨、甲醇等泄漏危险•17、机泵、压缩机存在的噪声、机械伤害危险•18、喷漆房存在的火灾、爆炸、中毒危险……附件:危险源(清单)汇总表风险分类: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推荐)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6相当可能0.5很不可能,只能设想3可能,但不经常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发生2每月一次暴露/发生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发生1每年几次暴露/发生3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发生0.5非常罕见暴露/发生C-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分数值后果性质100出现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重大伤亡事故201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死亡事故7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重伤事故3轻伤或很小的财产损失轻伤事故1危害性小,可以忽略不计轻微事件风险分级管控原则•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原则,企业应根据风险的大小分成四级。具体如下:•重大风险:红色(A级)\不可容许和高度危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较大风险:橙色(B级)\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负责B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一般风险:黄色(C级)\一般危险,应引起关注。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一般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低风险:蓝色(D级)\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以下情形应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1、涉及危险工艺和重点危险化学品的主要装置设施;•2、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3、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贮罐区;•6、金属融熔及高温液态金属吊运作业;•7、煤气作业;•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作业;•9、液氨制冷场所;•10、存在易燃易爆、中毒窒息的有限空间作业;•11、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12、未有固定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13、使用高危粉尘、高毒以上物质、放射(辐射)作业场所;•14、危险性较大的起重吊装作业。危害风险告知车间告知牌
本文标题:3-1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培训稿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7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