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武汉市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组员:柏倩,蔡秀林,蔡琰,操进,陈旋,陈林林,崔丽雪,崔宇龙,邓雅丽,丁鑫,方雪晴居民生活质量大提升2007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00.00元,比1980年的467.04元增长了21.7倍,年均增长11.4%。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民生活水平正向富裕型迈进。1980年武汉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4.8%;1993年首次下降到50%以下,为49.1%;2000年开始下降到40%以下。(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衣着消费趋向高档、时尚、个性化。经历了从买布料加工成衣到购买成品服装的演变历程,个性化、品牌化、时尚化、成衣化成为主流。衣2007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141.55元,比1981年增长14.1倍。其中,服装支出810.68元,增长31.6倍;鞋类支出303.88元,增长12.6倍;衣着材料支出17.56元,下降38.5%。蓝色海洋的确良三裤一衫食饮食结构更加合理,向营养、科学、多样化方向发展。2007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366.28元,比1980年增长16.1倍。人均粮食消费300.93元,增长4.0倍;肉禽蛋水产品类消费2000.68元,增长27.5倍;菜类消费271.37元,增长13.2倍;干鲜瓜果类消费212.56元,增长21.1倍;糕点、奶及奶制品消费284.32元,增长42.9倍。从温饱到琳琅满目冰糖葫芦爆米花住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改革初期,武汉市居民家庭居住水平较低,租赁公房家庭比重为85.0%,无房户家庭比重为3.0%。1985年,有37.3%的家庭使用公用自来水,40.8%的家庭使用煤炭做饭。2007年,租赁住房家庭比重下降到8.1%,人均建筑面积达到28.25平方米。改革开放前,虽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行交通通讯消费进入快车道。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私人轿车,2007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交通支出397.79元,比1980年增长99.5倍;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3.4辆,比2002年增加3辆。1987-1988:自行车居多,开始出现摩托车1989-1998:中巴流行,“打的”成为最时髦的方式。1999-现在:私家车、地铁、轻轨、飞机、城市圈城际铁路。家用电器居民家庭用品逐渐现代化。三转一响三机一箱三双一彩截至2007年底,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47.4台、电冰箱101.4台、洗衣机101.0台、空调器150.6台、照相机49.8架、淋浴热水器86.4台。通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全球化浪潮推动了居民通信消费。1980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通讯支出仅为0.24元,占消费支出比重为0.1%,2007年上升到609.75元,占消费性比重为5.8%。截至2007年底,武汉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64.87部,比2000年增长9.1倍;每百户家用电脑68.46台,增长3.1倍。教育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升。2007年,武汉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为663.57元,比1980年增长613.4倍,比1990年增长121.9倍,比2000年增长59.2%;30年来,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以24.8%的速度递增。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武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7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