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元明戏曲》重点解析中央电大文法部隋慧娟(2005年01月07日)引言引言部分是对元明戏曲的概述、对教材体例的介绍。关于引言,请大家简单了解这样一些知识:元明两代最重要的戏曲形式是杂剧、南戏和传奇;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杂剧本子是《元刊杂剧三十种》,最早的南戏本子是明嘉靖年间重写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第一章《元明杂剧创作综述》第一节元杂剧兴起的原因、创作分期及其他在这一节里,请大家了解以下内容:一、元杂剧繁荣的原因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元代城镇经济的繁荣,这是元杂剧繁荣的物质基础。宋金元时期,城市持续发展,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城市。为了适应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集中进行商业性演出的勾栏瓦肆,这为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2)文人地位的变化。元代初期,科举考试曾经长期停开,这使得很多文人沉郁下僚,其中的很多人混迹勾栏,与艺人为伍,进行杂剧的创作甚至演出。同时,元蒙入主中原之后,很多文人不屑仕于异族,于是放弃仕途,转而从事杂剧创作。这也是促进杂剧创作的重要因素。(3)戏剧艺术发展自身的延续性。元杂剧是我国各种表演艺术传奇发展的结果,而杂剧之所以在元代到达了高峰正是因为杂剧的形式已经进入成熟期。二、元杂剧的创作分期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元杂剧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初、中、晚三个时期。(1)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大多经历过朝代变革的沧桑,内心里都郁结着深沉的悲愤不平,而且都很熟悉戏曲的舞台演出。作品真正具有悲剧精神,如《窦娥冤》、《赵氏孤儿》、《梧桐雨》、《汉宫秋》等悲剧经典。语言以本色为主,本色传统由此奠定。(2)中期:自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至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三年。这一时期的杂剧文人色彩进一步加强。在题材内容上,爱情剧更关注爱情本身,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神仙道化剧在创作中有重要地位,如马致远的《陈抟高卧》、《任风子》等,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精神归宿的思考探求;文人事迹剧则表达出当代文人的感慨,如郑光祖的《王粲登楼》。在艺术风格上,文采派占据主导地位,如王实甫、郑光祖。3(3)晚期:元顺帝帖睦尔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杂剧的创作中心南移至江浙一带,南戏创作开始繁荣,出现了杂剧与南戏并行的情况,但是没有可以和初中期相比的杰出作家和作品。元晚期的杂剧在内容上道德色彩较浓,语言上以本色为主,形式上表现出北剧和南戏的交流。三、元杂剧剧本形式的特点元杂剧剧本一般一本四折,每折分为若干场。折是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唱完为一折,这同时也是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一场则是从演员上场至全部推入后台,舞台上出现空场。有的剧本有楔子,楔子是四折之外的独立小段落,放在第一折前或折与折之间。剧本末尾有题目正名,一般为两句或四句对句,最后一句为剧名。剧本的每一折都由曲辞、宾白、科范三部分。曲辞前面表明宫调和曲牌名称。宾白简称白,是剧中人物的言语,由散白和韵语组成。其中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科范简称科,是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及音响效果等的。四、明杂剧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1、更生期——明初至嘉靖,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可分两个阶段:一是明朝建立至成化年间,特点是:(1)有名氏作家很少;(2)杂剧创作与宫廷、藩府联系紧密;(3)剧本内容上继承元杂剧后期的说教特色,同时4增加了娱乐内容;(4)语言上表现出华丽雅致的倾向;(5)剧本体制上,受南戏影响而有所突破。二是弘治到嘉靖年间。特点是:在内容上,主要用杂剧来表现个人的胸怀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牢骚;在形式上也开始大破元人的定格。2、繁荣期——隆庆以后。特点:(1)形式上,折数不定,用曲自由,主唱者不限于一人;(2)内容上,多写文人乐道的雅事趣闻,人物形象也多为陶渊明、苏轼、杨慎、唐寅等文人。五、元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元明杂剧创作的影响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着很大的差异。元杂剧作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如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等;二是隐逸之士,如白朴、王实甫等。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地位明显上升,其中甚至包括藩王、显宦。创作主体的特点直接影响着杂剧的风格。元杂剧创作主体对杂剧创作的影响表现为:(1)因元杂剧作家以杂剧作为寄寓心志的工具,故其作品的情节、人物往往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寄托;(2)因其地位低微或经历过深切的忧患,故其作品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3)因其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故其作品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性;5(4)因其熟悉舞台,剧本为舞台演出而作,故其作品较重视舞台演出效果和民众欣赏要求。明杂剧创作主体的特点对杂剧创作的影响表现为:(1)因作家地位较高,故其作品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文人自己的精神世界;(2)因其创作多为家班演出所用,故注重自娱,而不考虑民众的欣赏要求和舞台演出效果;(3)因其所兼作南戏与传奇,故其杂剧多受南戏、传奇的影响。第二章关汉卿这一章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在这一章里首先请大家了解关汉卿的生平和剧作一、关汉卿的生平和剧作关汉卿是大都人,曾经做过太医院尹,是个下层的小官吏。他一生落拓不羁,混迹戏院歌场,出入勾栏瓦舍,与书会才人、民间艺人(如著名的女艺人珠帘秀)交往密切,甚至亲身参加舞台演出。关汉卿是浪子文人的代表,他的生平对其剧作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个浪子,关汉卿熟悉下层市民的生活和他们的娱乐需要,熟悉杂剧的各种程式和舞台演出,还具有多种正统文人不具备的艺术才能,这使得他创作的戏曲符合市民阶6层的审美需求,适合舞台表演;同时关汉卿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文人,他以自己的观念意识和艺术修养,提升了杂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促进了杂剧的成熟,并由此成为中国戏曲的奠基人。关汉卿创作的剧本现存十八种,大致可分为三类:(1)公案剧,如《窦娥冤》、《蝴蝶梦》等;(2)爱情风月剧,如《诈妮子》、《救风尘》、《拜月亭》等;(3)历史剧,如《单刀会》、《西蜀梦》、《苦存孝》等。其中希望大家能重点了解《窦娥冤》、《蝴蝶梦》、《诈妮子》、《单刀会》四部戏的剧情,并仔细阅读《窦娥冤》第三折、《诈妮子》第二折、《单刀会》第四折。此外,请大家重点掌握关汉卿剧作的思想特征和艺术成就:二、关汉卿剧作的思想特征:鲜明的儒家思想关汉卿虽然自称是“浪子班头”,但他首先是一个文人,所以他的作品仍表露了鲜明的儒家思想。他以杂剧作为抒情写志的工具,借助杂剧来表现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他以自己所受的教育、以他的意识观念来反映生活,捕捉问题,选择角度,通过剧本来剖析社会、剖析人生。关汉卿的这一创作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公案剧中。如他的名作《窦娥冤》就通过窦娥这个弱者的悲剧命运,通过信守道德的窦娥却被以违反道德的罪名处以极刑这样一个悖论,表达了自己对黑暗不公的社会现实的愤怒批判;而《蝴蝶梦》不仅反映了豪强势要横行霸道的现实情况,更通过继母舍弃亲生儿子,7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颂扬了继母的贤德,表达了他对这种道德境界的肯定。应当说关汉卿的公案剧所关注的不是离奇曲折的案情,而是每一桩公案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所体现的道德观、价值观。关汉卿的这一创作思想还体现在他的爱情风月剧中。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虽然也偶尔表现出文人的狎邪情趣,但也自有其独特的思索。如《调风月》通过对虚荣的侍女燕燕内心的挖掘,写出了人身处低贱时的无奈、不甘和抗争;《救风尘》则是借助爱情风月的题材,颂扬了一个身份低贱的妓女的侠肝义胆和机智聪明;而《望江亭》则写了一个弱女子为了保护自己幸福美满的婚姻而进行的勇敢的抗争。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除了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之外,还揭露了那些所谓的衣冠子弟卑劣无耻的内心和本性,这两方面都显示了他对人性的体察和了解。关汉卿的历史剧也体现这他的这一创作思想。他的历史剧名作《单刀会》就通过关羽这样一个豪迈无畏的英雄形象,写出了自己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崇敬。更重要的是,关汉卿借关羽之口传达了一种正统的历史观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使得剧本虽非悲剧,却表现出悲壮之美。作为一个浪子文人,浪子的风流与儒者的情怀,在关汉卿身上交融在一起,使得他的剧本在市民性之外,也表现出一定的文人性。他以儒者的视野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审视历史,体会出现实的丑陋、历史的变幻、人性的弱点以及卑微生命与命运的抗争。而这一切使得他的剧本流露出一种儒者的悲思。同时,关汉卿的作品也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如《窦娥冤》中通过窦8娥三桩誓愿(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实现,借助超现实的力量来突出窦娥的冤屈,并通过鬼魂托梦的形式,借助廉明清正的朝廷钦差窦天章的力量,使窦娥的沉冤得以昭雪。《蝴蝶梦》借清官包公的掉包记保全了贤德仁义的王氏一家,而《诈妮子》中的燕燕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小千户的小夫人。关汉卿也借助这些美满的结局表达广大下层民众的美好愿望,抚慰他们在黑暗现实的压迫下充满痛苦的心灵。三、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关汉卿是一个文人,他的儒生本色使他的剧本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同时他又是一个混迹于勾栏瓦舍的浪子,甚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参加演出。故而关汉卿对杂剧的各种程式和舞台表演的技艺也非常熟悉,这使他的杂剧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艺术吸引力,非常适合舞台表演。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表现为:1.善于塑造人物,尤其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如《窦娥冤》竭力刻画窦娥的孝顺、善良与刚强,而她的孝顺、刚强、善良都是在与恶棍张驴儿和官府淫威的对抗中,在生与死的尖锐冲突中刻画出来的。又如《蝴蝶梦》要表现继母王氏的贤德慈爱,于是将她放在舍弃亲子还是舍弃继子的矛盾之中。强烈的道德感使得王氏要舍弃亲生的儿子,保全丈夫前妻所生之子;而母子之情又使她难以舍弃亲生子。王氏的贤德正是在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中表现出来的。而《调风月》中的燕燕更始终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狼狈的境遇中。一方面她深爱小千户,想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幸福,另一方面侍女的卑微身份9却迫使她不得不去替小千户提亲,甚至为小千户操办婚礼。正是这种尴尬的境地,造成了燕燕既泼辣又软弱的矛盾性格。2.矛盾集中,主干突出,情节富于变化。关汉卿的剧作都具有矛盾集中,主干突出的特点,一切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情节都被略去,而突出那些和主题密切相关、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如《窦娥冤》一剧中,窦娥从被卖到守寡的心酸经历都只是由蔡婆的交代一提而过,而把笔墨集中在窦娥与张驴儿、太守桃杌的冲突上,尤其“法场受刑”安排了整整一折。这种安排突出了元代社会吏治的黑暗和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而这这是本剧的主题。关汉卿剧作的情节变化多端,富有悬念。如《蝴蝶梦》里包工听了王氏的诉说之后,就向张千耳语,以偷马贼代王三而死。但是这个关键情节,观众事先并不知道,都认为王三难逃一死,直到最后王三突然被放出,剧情奇峰陡转,整出戏由大悲转为大喜。3.语言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而本色自然是其戏剧语言的基本风格,剧作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比如同是淋漓的诉说,衔冤而死的窦娥唱出的曲词责天骂地,充满激愤,而被情人抛弃的燕燕的唱词则在痛苦的表白中,流露出一份自怨自艾。在比如同是对情人责怪的辩白,《拜月亭》中王瑞兰的口气堂堂正正,理直气壮,透出自信和高贵;而《调风月》中的燕燕则小心翼翼,显出身份的尴尬和卑微。第三章白朴及元初期的杂剧创作10在这一节里请大家掌握这样一些内容:一、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梧桐雨》的艺术成就很高,这主要表现在:(1)浓郁的抒情性。杂剧《梧桐雨》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个在文学史上倍受关注的话题,和诸多同一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起来,《梧桐雨》关注的不是唐明皇和杨贵妃曲折传奇的爱情故事,而是他们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包括爱情的欢乐、死别的痛苦、思念的哀愁以及悲凉的历史沧桑感,整本戏如同一首抒情长诗,不以情节引人,却以情感动人。浓郁的抒情性首先得力于作为剧本主体的曲词。《梧桐雨》的曲辞自然朴实,却又缠绵悱恻,细腻传情。尤其
本文标题:元明戏曲重点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2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