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互会,将东欧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对东欧各国按苏联模式进行了全方位改造。毛泽东访苏和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的签订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赫鲁晓夫(1953——1964年担任苏联领导人)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经济改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苏联的发展与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评价: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农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1、首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未果2、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提出新思维;倡导公开化、政治多元化、民主化;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81989年,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1)东欧工人党丧失政权;(2)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上的市场经济。(3)东欧版图发生变化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1、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2、东欧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西方国家推行冷战和“和平演变”战略。4、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解体1、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2、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底影响:(1)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终结,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留下了深刻历史教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原因;(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政策(3)外因: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实行遏制社会主义政策和和平演变战略。苏联国旗落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启示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③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苏联国旗落下,苏联解体1、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成立了(),帮助东欧克服了战后困难,但也将东欧纳入了苏联()轨道。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建交,并签订了《》,加强了社会主义力量。3、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担任苏联领导人,他进行了改革,但没有根本改变()时期形成的()体制4、苏联()上台后,经济上推行(),但仍未根本突破高度集中的()体制。为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将科技进步重心放在()方面,国民经济畸形发展,()发达,农业、轻工业落后。()()()成为苏联经济痼疾。5、1989年,受苏联()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两三年内,东欧各国()发生了根本变化,政治上实行()和(),经济上实行()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东欧剧变原因有哪些?6、1985年()任苏联领导人后,进行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化、政治多元化、民主化;()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7、1991年的()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年底,苏联解体。8、苏联解体原因有哪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留下哪些历史教训?答案:1、经互会;计划经济;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赫鲁晓夫;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4、勃列日涅夫,新政策;计划经济体制;军事;重工业;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5、戈尔巴乔夫;多元化;社会制度;议会民主制;多党制;私有化;6、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7、八一九;1991;
本文标题: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7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