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 第3章 第1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三部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知识整合知识点1资源开发条件知识点2能源基地建设知识点3能源的综合利用知识点4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深化拓展1.晋煤外运条件分析(1)限制晋煤外运的因素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成为晋煤外运的限制性条件。(2)外运线路的特点①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②运煤铁路和公路主要是东西走向,反映了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格局。③铁路运煤干线有三条,如下图: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3.德国鲁尔区与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综合比较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煤炭资源都很丰富,在发展过程中都曾遇到过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二者对比如下表:4.环境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考点探究探究一:“煤变油”可行吗?阅读图文材料,探析相关问题。材料内蒙古地区正在建设的神华“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年消化原煤1500万吨,产成品油500万吨。今后15年内,该项目计划投资2000亿,预计达到年产3000万吨油品的能力,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比直接卖原煤可提高20倍。此外,在安徽、黑龙江、河南,甚至新疆,大小不等的“煤变油”项目都在“蠢蠢欲动”。下图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有人认为“煤变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但也有人认为“煤变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可以建设: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原料充足;缓解我国石油紧张状况;延长煤炭生产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技术比较成熟。不可以建设:煤炭属非可再生资源,会增加煤炭开采量,加快煤资源的耗竭;转化效率低,导致能源浪费;加重当地环境污染;耗水量大,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投资大,成本高。探究二:露天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2)露天煤矿易于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当地的煤炭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重难点1表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核心解读重难点2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经典借鉴试题:(2010·烟台模拟)读山西省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三大主要通道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形成①河谷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哪些?(2分)(2)山西省煤炭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哪些地区?(2分)(3)山西省等省区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向外运输外,还主要通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3分)(4)山西省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省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省煤炭的开发给山西省带来哪些不利影响?(3分)命题视角考查目标: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例】(2010·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含量丰富的大煤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乡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但近年来却不断缩减,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你推测一下会有哪些变化?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答案: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3)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如果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是否合理?答案:好处:①减轻交通运输压力;②减少环境污染;③资源深加工,增另附加值,拉动就业。建在①处合理。(4)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①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②发展新兴产业(或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等。解析:该题以华北某地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与提炼信息及阐释地理事象的能力。第(1)题,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大面积水稻生长的要求;第(2)题,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经济结构、聚落、交通、人口的变化及环境的影响。第(3)题,变输煤为输电一方面减轻了交通压力,同时也可保护输入区的环境;①地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且交通便利,适合建设坑口电站;第(4)题,可从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思考。【规律·方法·技巧】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一、选择题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如何正确对待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完成1~2题。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D2.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解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山西能源结构调整即对原有单一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多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B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另外,其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结合下图回答3~4题。3.下列与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接近的是()A.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B.德国的鲁尔区C.美国的硅谷D.北京中关村解析:由材料可知,焦作市的工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与鲁尔区最接近。答案:B4.下列关于焦作市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发展炼铝工业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C.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D.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业解析:焦作没有石油资源,因此发展石化工业不符合焦作的实际。答案:C二、综合题5.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答案: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输煤、电距离近。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方面:位置适中,外运条件好。(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答案: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加剧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答案: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解析:能源工业是山西能源基地的主导产业,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①煤炭资源丰富,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且质量好;②开采条件良好,这里煤层稳定,多为中厚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③地理位置适中,距工业发达地区和城市不远,且运输比较方便。因此山西能源基地源源不断地向全国提供能源动力,为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动了本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山西输煤与输电的差异:①从价格看,同样一吨煤,输电的效益高于输煤。②从运输成本看,输电成本低于输煤③从环境效益看,向外输电,会加重供电区的环境污染,但会改善消费区和沿线的环境。④从水资源方面看,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点击此处进入作业手册
本文标题: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 第3章 第1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8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