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报告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加快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教育信息化情况调查的通知》(教技厅函〔2010〕74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渝教科函〔2010〕18号)要求,现就我院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报告如下:一、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一)、“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置为切实做好“信息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推进重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相关精神,学院组建了“教育信息化领导与管理机构”(数字化校园建设办公室兼),结合“数字校园”整体规划情况,全面推进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及日常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根本目的是为全院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服务等,从而为学院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功能,使学院在数字化校园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对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进步和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此必须具有以下有力保障。1.组织机构的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现代化技术与现代化管理理念相结合,它可能会颠覆学院原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要成2功的实现教育信息化,就必须要有稳定的组织机构,并具有上级领导的有力支持,才能保障教育信息化顺利进行。2.资金的保障教育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证校内各种软硬件统的正常运行,并且需要长期投入资金,用于维护和更新设备,让教育信息化具有一个稳定的运行平台。3.良好的用户环境与技术的保障①.形成良好的以人为本的用户环境数字化校园必须以用户为核心组织信息资源与服务,需要建立个性化的用户环境,建立按需访问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贴切服务,使用户登录进入数字化校园后,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是其希望看到的和有权看到的信息与服务。②.配备稳定岗位的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集管理性和技术性一体的项目,具有稳定岗位的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并且需要不断的让技术人员多参加各类软件、硬件类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将让教育信息化的建立与完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构建具有关联的应用环境关联的应用环境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是实现跨系统的流程整合、内容整合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业务系统进行合理划分,规范系统间的调用接口,以实现业务系统间的信息畅通。并通过信息整合与流程优化,支持跨业务系统的信息内容关联、管理流程关联、信息服务关联,实现全局畅通的信息流,形成关联整合的应用环境。④.集成完备的数据环境集成数据环境对数据进行有序组织和集中管理,实现学3院数据管理的标准化、集成化、权威化,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有序性、共享性和可管理性,为业务系统和最终用户提供方便、高效、安全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服务。⑤.提供高可用的运行环境数字化校园的运行环境包括机房、网络、服务器、备份、安全、数据库、系统软件、应用支撑软件等软硬件基础设施。⑥.建立高可信的安全环境安全问题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各个层面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构建一个完善、良好的安全环境,确保数字化校园各个层面上关键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实现数字化校园信息环境的可控、可信、可查。二、教育信息化现状学院信息化经历了近十七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计算机化发展到网络化,再到现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到目前为止,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数字化信息门户、业务系统、数字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数字图书馆、数字“一卡通”等信息化应用改变学院的教育教学模式及生活方式。(一)、信息化基础实施、信息资源开发与整合共享信息化建设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延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并全面实现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数字化科研和数字化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大学空间,为提高学院教4学、科研、管理水平和对外技术服务能力提供基本信息技术支撑,成为为煤炭及其它行业、同类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共享资源的数字化学院,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学院校园网始建于1995年,根据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学院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关问题。经过院长办公会多次就如何建设“数字化校园”及其组织与领导、开发模式、关键技术、信息标准规范、资源共享、建设经费及2007年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等事宜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决定成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小组,加强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共计投入500万元,分别从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系统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强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主要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IDC机房、标准规范网络拓扑结构、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等用于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为日益普及的信息化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增SOA架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为学院的管理信息化提供软件支撑;加强精品课程录播教室、数据处理中心建设,以加强学院的数据处理、资源建设;扩大数字图书馆存储量、对学院的电子阅览室进行扩建、购置数字图书资源,以满足学院教学、科研对信息和资源的需求。(二)信息化典型应用通过招标购置了杭州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学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单位。现已开发并实施了协同办公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迎5新系统及学生离校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建立了一卡通系统,实现了学生自助转账、自助查询、身份认证、网上选课、校园消费电子化等;加工和建立了校园资源库系统,学生通过校园网即可实现网上学习、网上交流。通过功能完善的校园网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极大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完成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三)、信息化研制与应用根据教育信息化,结合学院的实际需要,实现了“三大基础+两个体系+四个平台+N个系统+一个库”的基本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不断的优化、调试,系统功能逐渐完善,资源建设越来越丰富,适应了示范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对数字化校园的需求。1.三大基础:功能强大的校园网络交换、企业级的服务器机群、集高可靠性与高速度一体的光纤存储系统三大基础平台为数字化校园各类上层应用提供了硬件保障。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石,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核心交换机采用两台H3C7506E万兆级交换机组成双机热备系统,强大的交换能力保证了学院内网数据传输的需要;3台曙光A850R-F企业级服务器服务于学院的数据中心及校园门户,10台曙光A620R-F部门级服务器服务于各应用系统;教务系统、一卡通系统均拥有独立服务器,并组成双机热备系统,保证了网络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分别合理布置学院门户、身份认证、协同办公系统、学生工作、人事管理等多个应用系统服务器,切实保证各系统在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下独立稳定运行;一台容量为10T光纤存储系统、一台容量为10T的IP存储系统将学院的所有数据集中存放,并6实现了定期备份与互备。通过对校园网络的扩展、升级和改造,学院构建了一个结构稳定、运行可靠、服务齐全的网络基础平台,为数字化校园各类上层应用提供了硬件保障。2.两个体系: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数字化校园数据统一和安全的基础。通过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根据全国信息技术标准、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框架,同时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项目建立和完善了学院的信息标准规范体系。为校园网信息统一、数据集成,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奠定了基础。在建立数字化校园的同时,通过招标的方式购置了方正8000-FA-E高性能防火墙,有效地防止了外网可能对校园网形成的威胁;购置了阿姆瑞特AQ2000-600M网络流量整形设备,加强了对信息点流量的可控性,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教师、学生对网络流量无节制使用而造成的网络资源的浪费;部署了网康NI5710上网行为管理设备,使学院所有信息点计算机对校园网进行访问时必须经过过滤,所发布的信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信息混沌、良莠不分的互联网中有效的维护了校园网的纯净,保证了信息化校园的安全、稳定运行。3.四个平台:一卡通信息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数据交换平台、集成信息门户平台是实现全校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整体集成的基础,是面向共享、搭建数字化校园的关键和核心。四个平台即一张卡片、一个账号、一个中心、一个门户,可概括为4个“一”工程。一卡通系统采用业界最先进的CPU卡片,是学院教职员工、师生在学院的“身份证书”,实现了在校园内的身份认证、考勤、图书借阅、校园消费、信息查询等功能;利用已建立的数据中心,在学院的多个应用系7统条件下采用一个账号即可登录和访问各个系统,便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统一部署的数据中心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同时严格遵循“谁产生、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杜绝了数据混乱等情况的发生;建立的门户平台集成了学院的门户网站和各个应用系统,学院教职员工通过统一的入口即可抵达各应用系统,突出了信息化系统直观、高效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四个平台是实现全校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整体集成的基础,是面向共享,搭建数字化校园的关键和核心。4.N个系统:各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全院各种业务处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围绕学院的各项业务,建立了各部门业务管理子系统。新建成的应用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学工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数字迎新系统、毕业离校系统等。其中,办公系统实现了会议通知、发文收文、出差报账、请假用车等学院日常事务的网络化申请和审批,使“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办公成为现实;学工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评奖评优、勤工助学、违纪处分等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使繁杂的学生管理变得清晰和轻松;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人事档案、考勤管理、考核奖惩、工资薪酬、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学院对教职员工的管理、上报、领导决策提供了快速的参考依据;数字迎新系统利用一卡通系统实现了新生的报到管理,提供实时的动态监控服务,为领导和参加迎新的工作人员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报到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离校系统使学生通过学院的计算机、各信息查询终端机即可知道自己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如何办理、还需交纳哪些费用等情况,方便了学生离校手续的办理,8提高了学院的各种手续办理效率。由于学校业务逻辑复杂,各业务系统功能需求各有不同,该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虑到了学院的总体需求和各业务系统需要的相关条件,进行了统一规划,并逐步推进,最终由公共应用平台集成,实现了全校师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特别是实现了学生迎新、报到、注册、学籍管理、图书借阅、门禁控制、生活服务等从进校到毕业以及校友的全过程管理,进而实现了全院各业务处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5.一个库:由精品课程库、数字图书库、光盘库、素质教育库等内容组成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了数据资料支持。通过购置天空教室精品课程管理系统,将学院的国家级、市级、院级精品课程的建立、发布和维护统一起来,提高了精品课程的建设速度与可应用性;新增的科技图书进一步充实了数字图书库,形成了电子图书、数字期刊、行业标准等电子数据库,完善了图书结构,满足了学院师生员工对资料查找、图书阅览的电子化需求,是对纸质图书的有力补充。(四)、信息化示范效应1.师生参与的建设过程,提高和锻炼了教师学生队伍,使本项目成为本院系部学生的实践基地,同时相应的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如果仅仅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看作是专门的技术,将其交给社会的系统集成商或网络公司建设可能会更加快捷和专业
本文标题: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报告(附:教育信息化领导与管理机构情况调查表 )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0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