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大黄真伪品的鉴定及在中药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进展
大黄真伪品的鉴定及在中药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进展大黄RadixetRhizomaRhei•两千多年前,大黄就作为我国特产的药材而闻名于中外,成为国际性生药。据记载:–我国在公元前2700年已有大黄应用。–公元前114年已经陕西运往欧洲。–马可波罗(1250~1323年)旅游东方时记载:“中国凉州(今甘肃)产大黄甚丰”。–17世纪英国所用大黄为中国经印度运往英国。–1687~1762年间,俄国政府以中国大黄为专卖品,鉴别甚严,并以本品为主制订了“莫斯科标准”,凡不适于该标准的尽行剔去。由上可见,大黄在历史上就在欧洲享有盛誉。正品大黄符合药用的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和根。正品大黄的主要产地掌叶大黄主产于甘、青、藏、川等地,多为栽培。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甘、藏、川等地,野生或栽培。药用大黄主产于川、贵、云、鄂、陕等省,栽培或野生。前2种习称“北大黄”,后者习称“南大黄”。商品中以掌叶大黄产量大,唐古特大黄次之,药用大黄较少。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直立,粗大,中空。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果枝聚拢,瘦果具三棱。三种大黄的不同点:主要是叶片和花的区别掌叶大黄——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唐古特大黄——极似掌叶大黄,但其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分裂,裂片通常窄长,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窄线形(呈鸡爪状,故名鸡爪大黄)。药用大黄——与掌叶大黄相近,但本种叶片浅裂,(一般仅达1/4)浅裂片大齿形或宽三角形,花较大,黄白色。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采收加工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物,在秋季上冻之前或春季大黄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切去茎或细根,刮去粗皮,横切成段或片,纵切成瓣,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进行干燥。晒黄—晒后发汗,再晒,反复进行至干。炕黄—微火炕成5至6成干,发汗,凉干。阴黄—切片后用绳子穿起,挂在屋檐下通风处阴干。中药指纹图谱的发展3近年来指纹图谱在大黄上的一些研究进展4总结5大黄真伪品的鉴定方法2大黄的作用和主要化学成分1大黄的作用•大黄属植物约60多种,以泻下、健胃而著称于世。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目赤,咽肿,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等。•随着大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发现大黄还具有抗肿瘤、保肝利胆、改善肾功能、活血止血、降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蒽醌衍生物–游离型:为抗菌成分。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结合型:为主要泻下成分。•双蒽酮甙:番泻甙(sennoside)A、B、C、D。泻下作用最强。•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甙。具一定的泻下作用。鞣质类–有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d-儿茶素等。为收敛成分,具收敛止血的作用。尚含四种大黄酸甙(rheinosides)A、B、C、D。亦为泻下成分。大黄主要化学成分2大黄真伪品的鉴定方法?2.4.1横切面▲2.4.2粉末▲2.1大黄来源的鉴定▲2.2大黄性状的鉴定▲2.3大黄理化鉴定▲2.4大黄显微鉴定2.1大黄来源的鉴定•2.1.1正品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属于掌叶组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在四川、青海、甘肃。大黄以个大,色黄而得名。•2.1.2伪品大黄,主要来源于蓼科植物波叶组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藏边大黄、天山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在华北、新疆、西藏、青海。波叶组的伪品大黄产量最大,流散最广,市面最常见。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圆柱形、圆锥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除去外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俗称“锦纹”。•断面黄棕色;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型维管束),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有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清香,味苦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性状鉴定皮部掌叶大黄横向切断面星点名词术语:锦纹:指药材表面或横切面上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及星点交互排列形成的织锦状纹理,习称锦纹,如大黄。星点: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上髓部的异形维管束呈暗红色的星芒状小点,习称星点。▲理化鉴定•荧光鉴别:–药材新鲜断面,置日光下显棕红色棕黄色,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浓棕色荧光。–粉末的稀乙醇(40%)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微量升华: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加碱显红色。(蒽醌类成分)▲显微鉴定•根茎及横切面:–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偶有残留–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环明显,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排列稀疏–根茎髓部宽广,其中常见大形粘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异型维管束内方为韧皮部,外方为木质部,形成层环状,射线呈星状射出–薄壁组织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粉末特征:–粉末呈黄棕色,草酸钙簇晶20一160μm,棱角多短钝。–具有缘纹孔、环纹、螺纹及网纹导管–淀粉粒众多,单粒圆球形、长圆形,脐点大多星状。附注正品大黄伪品大黄来源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植物形态叶缘平坦不皱,叶片掌状浅裂至深裂叶缘具不同程度的皱波,叶片完整不裂药材性状直径可达10cm或更大,根茎横切面髓部有星点,气清香直径一般不超过5cm,根茎横切面髓部无星点,无大黄清香气。商品中根的比例很大主要成分主含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不含土大黄苷主含土大黄苷,仅含痕量的结合性蒽醌衍生物荧光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显亮紫色荧光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功效有泻下作用无泻下作用1.ONE2.TWO3.THREE中药指纹图谱的起源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中药指纹图谱的常用研究方法3中药指纹图谱的发展3.1中药指纹图谱的起源•现代“指纹”鉴定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犯罪学和法医学。每人手指上都有指纹,但人与人之间的指纹都是不同的。这种“惟一”的指纹就形成了可以据以鉴别每个人的特征。•同样,每一味中药的特性也千差万别。借助计算机和现代分析技术,将每一味中药的特性采用图谱的形式描绘出来,使每味中药都拥有如人的指纹一样的标准图谱,这就是中药指纹图谱。3.2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中药指纹图谱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二是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面积或比例的制定,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对一致。3.3中药指纹图谱的常用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①色谱法:包括传统的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②光谱法:包括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③其它方法:如X射线衍射法、核磁共振法等等4近年来指纹图谱在大黄上的一些研究进展•2002年,秦晨,段玉萍,薛海晨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分析并比较了7种大黄的化学成分间的差异,绘制了条形图和检索表。•2003年,杨美华,张大明,刘建全等用RAPD方法对正品和伪品大黄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为正品和伪品大黄的基原鉴定提供分子依据,分别得到了2个具有正品大黄的特征性条带的引物。•陈斌,蔡宝昌,潘扬等应用RP-HPLC(DAD)对不同产地掌叶大黄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比较,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其他产地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对大黄药材中各成分均得到很好分离,可作为大黄药材的具有专属性的指纹图谱。•2004年,拉本,谢锟,胡成西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谱分析方法,首次对青藏高原名贵中药大黄进行分析,获得了大黄的标准X-射线衍射Fourier谱及特征标准峰值。•2005年,汤彦丰,张卓勇,范国强利用红外光谱与高木-关野模糊系统相结合,鉴别52种大黄样品,其中包括25个正品大黄和27个非正品大黄的样品。利用红外光谱与高木-关野模糊逻辑系统相结合进行中药大黄的鉴别,红外光谱可以无损大黄样品,在优化的条件下用该方法对大黄样品的鉴别正确率达到98%。这种方法可被用于含大黄中药生产的质量控制。•2007年,逯海龙,吴媛媛,韩义欣等对药典正品大黄与河套大黄进行乙醇提取物的紫外光谱与薄层色谱鉴定,结果药典正品大黄与河套大黄的紫外光谱与薄层色谱均有一定差异,说明了利用紫外光谱法与薄层色谱鉴别均可将药典品大黄与河套大黄区别开来。•2008年,陈大霞,李隆云,钟国跃等以12个不同来源地的大黄为材料,通过SRAP分析,利用TREECONW软件分析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1近年来由于药量增加,野生大黄逐渐减少,种植栽培的大黄不能满足需求,市面上陆续出现过多的华北大黄、河套大黄、藏边大黄、天山大黄的根,伪充大黄的情况。伪品藏边大黄藏医用于治疗胃肠炎症,无泻下作用;河套大黄泻下作用很差,并有致腹痛作用。所以很好的掌握大黄真伪品的鉴定技术是十分重要的。5总结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充分吸取了色谱学、波谱学、基因芯片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和成就。同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及仪器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技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灵敏度的提高,使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上面近年来大黄指纹图谱的的研究进展中看出。3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目前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如:中药来源的混乱、无序,产地、采制、加工方法的差异,基础研究的片面化、低水平重复等,这些不足对于综合评价植物药及其制剂的内在质量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得发展空间。
本文标题:大黄真伪品的鉴定及在中药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