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新闻摄影》课件(1)_2003[1].9.1
主讲文学院林强安徽省金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苏明鹃摄影《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1991.1战火笼罩下的越南小女孩摄影美联社记者尤尼克1972.6.《新闻摄影教程》目录绪论第一章新闻摄影的定义第二章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第三章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与功能第四章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的写作第五章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第六章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第七章形象采访与抓拍第八章图片编辑第九章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第十章新闻摄影与道德、法律问题第十一章照相机第十二章景深第十三章曝光与测光第十四章几种特殊环境下的拍摄方法第十五章彩色摄影常识第十六章摄影构图绪论一.视觉传播的发展历程及新闻摄影的诞生1.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有效手段之一2.视觉传播还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众传播形式之一3.视觉传播媒介的主要载体之一是文字,其次是图像4.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8月19日5.1842年5月5日是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的日子6.1855年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7.推动新闻摄影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1)1889年赛璐珞做片基的胶卷的产生及胶卷感光度的提高(2)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照相铜版的发明(3)1924年,小型135莱卡(Leica)相机面世(4)传真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5)新闻摄影在新闻工作中的价值的增加,社会作用进一步扩大,地位进一步提高。8.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新闻摄影的繁荣发展时期(1)1931年,法国画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从绘画转入摄影。(2)1935年,美国农业部农业安全管理局(FSA)聘请了13名摄影师,进行大规模的纪实摄影活动。(3)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时代公司的创立者亨利·卢斯创办了美国第一家全用照片的画报——《生活》画报(4)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968年又增设了新闻特写照片奖。(5)1956年,荷兰三位摄影家基斯·谢勒(KeesSchexer)、本·范·米伦登克(BeaVanMeerendonk)和布拉姆·威斯曼(BramWisman)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从1957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二、中国新闻摄影史的简要回顾1.鸦片战争之后摄影术传人我国2.中国早期采访摄影的—个先例1876年6月15日,《申报》刊登了如下一则广告:拍照火轮车本店现蒙申报馆主托照至吴凇火车形象,订于此礼拍照日五点钟,携带机器前往停顿火车处照印。惟肖物图形,尤须点缀,敢请绅商士庶来前同照,其形景更得热闹,想有雅兴者定惠然肯来也.特此预布。日成照相馆启。3.20世纪初,国内杂志上开始出现摄影图片4.1906年以后,国内日报上开始刊登时事照片5.“辛亥革命”胜利后,在孙中山先生授意下,高仑(1879--1951)组创了一支专业的摄影报道队伍——“中华写真队”。6.五四运动中,报纸摄影附刊兴起(《图画时报》1920.6.9)(1)时事照片;(2)风景照片;(3)学校照片;(4)艺术品照片;(5)名人照片;(6)风俗照片7.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旧中国新闻摄影最繁荣的时期。8.五四运动之后成立的“中央写真通讯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9.“摄影记者’’的名称大约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1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著名的摄影记者和报人和学者:(2)魏守忠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撮影记者之一(3)邵飘萍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报人和学者(4)著名报人、新闻史学家戈公振,更加重视新闻摄影。11.中国的无产阶级新闻摄影事业诞生于五四运动之后。(1)王小亭(1900)著名照片有《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1937.8)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1)1920年5月,李大钊把《新青年》杂志第7卷6号编成了“劳动节纪念”专号。(2)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中(1922—1923),第一批反映工人运动的摄影图片产生。(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7年1月20日汉口《民国日报》发表了一幅照片,署名为“本报摄影部”,这被看成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史上的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诞生的标志。(4)红军在长征途中,如《红二五、二六、二七军会师永平》(1935.9),《王震同志和欢迎红军的贵州苗族群众合影》(1936.2)等,记录了红军艰难的长征及革命活动。(5)延安时期,斯诺访问陕北苏区,拍了30卷胶片。(6)抗日战争时期,摄影事业大发展。摄影史上的杰作如《战斗在古长城上》、《白洋淀的雁翎队)、《黎明的钟声》、《晓行》等都诞生于抗日战争中。(7)解放战争时期,团以上部队都有了摄影工作者。(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闻总署下,设立新闻摄影局。陈正青拍摄的《开国大典》,齐观山拍摄的《斗争地主》等。(9)1952年,为适应全国报刊种类不断增多成立新华社新闻摄影部。(10)1955年,大学新闻系设立新闻摄影教研组织,开始讲授新闻摄影课程。1956年12月,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成立。(11)20世纪50年代及“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大量虚假照片和假报道。(12)1983年10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13)1985年,首次在新闻照片评选会上设立总编辑“慧眼奖”和此后的总编辑新闻摄影奖。三.新闻摄影改革的成就(一)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新闻照片是一种视觉新闻形式,在版面构成中,它是引人注日的一种新闻体载。(二)确立了“幅大量多”的新闻图片刊用原则(三)新闻摄影记者的改革探索1.开展了第一届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的评选活动——“1986年度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连续进行了两届。2.1999年,“十佳”新闻摄影记者评选活恢复,改称“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评选。3.2001年度评选中,戚恒以5幅(组)新闻摄影作品获得第一名。(四)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成立(1983.10)和开展的各项评选活动1.从1993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评选活动,设金眼奖优胜奖10名,金眼奖提名奖(银奖)l0名.2.2002年5月,首届“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评出10名“金烛奖”得主和10名“金烛奖提名奖”得主。(五)新闻摄影专业报刊的创办《新闻摄影》《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六)新闻摄影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已召开9届.每一届年会都出版一本年会论文集。《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及其他》(中国摄影出版社,1996年10月)《论蒋齐生》(新华出版社,1997年9月)高等教育教材《新闻摄影》(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蒋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4月)《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许林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年8月)《新闻摄影学》(徐忠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新闻摄影学概论》(许必华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七)试图建立新闻摄影独特的审美体系,重视新闻摄影美学研究(八)新闻摄影教育的发展1983年一批高等院校开办了摄影干部专修科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恢复了新闻摄影专业(本科)(九)对外交流的广泛开展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的“零”的突破——《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杨绍明3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新闻人物系列照片的三等奖1988年2月)(十)中国新闻摄影走向世界舞台《山东聊城少儿杂技学校》(李南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艺术新闻类单幅一等奖1996年)《中国残疾人杂技团》(曾年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艺术新闻类系列二等奖1996年)《重返舞台的陈爱莲》(王瑶第4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艺术类系列一等奖2000年)《中国体操夺冠赛》(贾国荣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体育类单幅三等奖2002年)四、21世纪新闻摄影的新课题(一)积极应对数字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发展变革(二)加强图片编辑工作(四)新闻摄影队伍建设还应继续加强(五)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加快我国新闻摄影走向世界的步伐。思考练习题:1.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摄影改革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3.21世纪,我国新闻摄影面临哪些新的课题?(三)加强经济新闻摄影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第一章新闻摄影的定义广义: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照相机拍摄图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狭义: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新闻摄影理论上编Photojournalism(报道摄影)“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涵义(1)图片和文字两个要素的有机的、完美的结合。(2)是一种平等的结合,图片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图文结合这种新传播方式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4)图文结合的报道形式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5)图片和文字的这种结合,是最终体现在书、报、刊版面上的结合。《辞海》对“新闻摄影”这一词条的解释:摄影艺术的一个品种。运用摄影手段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要求在现场抓取典型瞬间进行拍摄,真实、及时地报道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与该事件有关的人物。摄影者不宜干预事件的进行与人物的活动,而要依靠事先深入采访,现场观察,迅速分析判断,从而拍摄到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第一节关于新闻摄影定义的探讨1.20世纪50年代,对新闻摄影的解释:是“新闻形象的现场纪实”或“新闻现场形象的纪实”。(蒋齐生)2.1980年对新闻摄影的解释:利用摄影技术,用画面形式,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形象的传真、纪实(或对新闻进行形象纪实)。(蒋齐生)3.1985年对新闻摄影的解释:用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或与该新闻相关联的事实).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进行报道。(颜志刚)4.1986年对新闻摄影的解释: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递信息。(蒋齐生)新闻摄影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第二节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一)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三大类:1.视觉传媒——印刷传媒,如报纸、杂志等2.听觉传媒——广播3.视听结合的媒介——电视、新闻记录电影、多媒体化的互联网络等,也可以叫做综合传媒。(二)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1.现场:指特定时间里的某一特定的场所,有严格的限制性。绘画是一种将画家内心世界呈现出来的由内向外的一种表达方式。摄影则是一种自外向内的表达方式。2.记实性是摄影手段固有的重要特性之一。艺术摄影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运用摄影手段末达到一种艺术表现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摄影语言来表达一种审美情绪、审美感受。新闻摄影记者只能充分利用摄影手段的纪实性特长来对所见到的事物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记录。传递新闻信息是新闻摄影第一位的作用和功能(四)新闻摄影的拍摄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五)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文之间应当配合默契,紧密结合,互为补充,从而达到总体信息量的增值。[思考练习题]1.试述新闻摄影的定义。2.新闻摄影的定义揭示了哪些方面的内涵?(三)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第二章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第一节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一、新闻性(一)重视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二)多拍独家新闻(三)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良好的新闻意识和独特的发现能力过程的艰难程度拍摄的技术难度(四)注重报道的时效性二、真实性新闻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科技对时效性的增强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面对电视采用的“现场直播”在时效性方面的强大优势,印刷媒介采取的对策。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一)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1.应做到事实真实2.应做到总体的真实避免“失真”3.应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出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4.新闻摄影的标题和文字说明的写作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二)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分析1.将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1)
本文标题:《新闻摄影》课件(1)_2003[1].9.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3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