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教程(社会主义及全球化部分)施萍萍手机:18858138211QQ:408357796邮箱:408357796@qq.com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三节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逐步形成了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视频:百废待兴三大改造我国历史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经济体制?如何评价计划经济体制?1.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2.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3.从外部环境看,50年代向苏联学习,受苏联计划经济经济模式的影响。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依据但是因为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的党和人民对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视频:判断错误薄一波回忆“大跃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充分体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它能够利用行政手段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主要的经济活动按计划规定进行,国家计划不仅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而且覆盖社会主义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二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视频:计划经济弊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之一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经济增长缺乏效率,技术创新速度缓慢,许多产品几十年不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商品短缺。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之二视频今非昔比-做买卖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之三票证经济的教训1953年,我国粮食、食油率先凭票供应。1954年,又将棉布、棉絮、煤油纳入凭票供应范围。此后,对猪肉、食糖、肥皂、碱面、鸡蛋、鱼、糕点、香烟、自行车、手表、毛衣等都采取凭专用票或购粮证供应。至1962年,全国已有百余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凭票证限量供应。计划经济体制视频新中国日记之粮票见证计划经济转型十年动乱后,国民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商品日益丰富,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物资大为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3年,布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1993年4月1日,粮票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票证经济”的结束预示着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的短缺时代走向市场经济的繁荣时代。现在,走进大大小小的商场、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票证经济”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文化非常落后,为保证人民生活的最低需要,稳定社会,就产生了“票证经济”。这本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但当时由于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错误判断,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导致产品短缺,特别是十年“文革”,使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难以提高,使得“票证经济”长期存在。随着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琳琅满目。视频沧桑巨变:从凭票供应到网上购物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50年代初,毛泽东对苏联体制的弊端有所察觉,首先提出质疑。1958年郑州会议,毛泽东指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毛泽东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他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发展,这一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二、在实践中我们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理论成果。三、总体上看,由于理论认识的不彻底,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该走怎样的道路的问题。经验总结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两大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的本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视频:首要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视频:初级阶段划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马克思:未来社会三阶段列宁: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不发达和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线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1.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为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3.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视频:生态文明
本文标题: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6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