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十章 社会危险因素的评价
第十章社会危险因素评价主要内容•§1概述•§2基本步骤与方法•§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1概述•§1.1基本概念•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riskfactorappraisal)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基本思想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人口发病率或死亡率资料以及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人们在生活、生产环境及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测评,估计个体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预测个体降低危险因素的潜在可能性及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并向个体进行反馈。评价目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危险因素个体化和群体化的干预与控制,改变不良的生活、生产环境和行为生活方式,避免或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1.2产生的背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主导地位行为生活方式环境生物遗传医疗卫生服务预测、干预及控制评价§1.2.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由Robbins和Lewis两位临床医师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根据慢性病患者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来预测患者疾病恢复的可能性以及估计患者预后,用医学回顾方法转变成对人群进行医学前瞻,即对健康人群根据存在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估计疾病发生及死亡的概率。•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物统计学家H.Geller和健康保险学家N.Gesner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将健康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用定量方法来分析定性资料•健康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危险评分定性→定量死亡原因危险指标测量值危险分数冠心病收缩压kPA(mmHg)26.6(200)23.9(180)21.3(160)18.6(140)16.0(120)3.22.21.40.80.4舒张压kPA(mmHg)┇运动情况坐着工作和娱乐有些活动的工作中度锻炼清度锻炼坐着工作,有定期锻炼其他工作,有定期锻炼2.51.00.60.51.00.5┇吸烟┇§1.2.2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1.潜伏期长•易被忽视;有干预的机会•如:吸烟是肺癌的一个危险因素,吸烟史往往达到数十年之后才发病;•不良膳食结构,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等。•2.联合作用明显••吸烟•石棉肺癌的发病率比单纯暴露高几倍或十•粉尘几倍;•高血脂•烟草冠心病发病概率明显增加•高血压•3.特异性弱•单因单果少见;耐受性不同,个体差异大;易忽视。•如:吸烟引起肺癌、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胃溃疡等。•食物中膳食纤维素减少,是结肠癌、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4.广泛存在•广泛存在于生活和生产环境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危险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往往是潜在的、不明显的,需要长期暴露才能产生明显危害。§1.2.3健康危险因素的种类(一)环境危险因素1.自然环境危险因素(1)生物性危险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生物毒物及致病原等(2)物理化学危险因素: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生产毒物、粉尘、农药、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等2.社会环境危险因素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呈密切正相关。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营养不良、卫生设施落后和环境污染等,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引起的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70%-90%。•(二)行为危险因素前四位死因: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意外伤害占总死亡的70%,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三)生物遗传危险因素(四)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狭义:医疗卫生服务漏诊误诊、医院交叉感染、不合理用药广义:资源配备、机构设置、保健网的健全§1.2.4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无危险阶段出现危险因素致病因素出现症状出现体征出现劳动力丧失慢性病自然史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筛查发现无症状患者临床医学对象:普通人群§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基本步骤与方法一、资料收集(一)收集年龄别、性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资料——what&how•一般选择当地该年龄组最重要的具有确定危险因素的10-15种疾病列为评价对象。(二)收集危险因素资料——why1.行为生活方式2.环境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5.疾病史各种疾病都有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根据病因学研究的最新结果,下列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比较明确:•1.冠心病: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史、体力活动、吸烟、体重、家族遗传史、血清胆固醇含量有阳性联系。•2.车祸:酒后驾车、平均驾车里程、服用药物、安全带使用程度。•3.乳腺癌:家族史、有无定期乳房自我检查及医学检查、患者年龄和哺乳史。•4.子宫颈癌: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低下,性生活开始年龄和结婚年龄早,是否定期做阴道涂片检查。•5.糖尿病:年龄、体重、高血压、家族史•6.自杀:抑郁、应激突发事件的能力与家族史二、资料分析(一)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数量依存关系危险因素死亡率危险分数转换危险分数转换方法:1.多元回归2.经验评估方法死亡原因危险指标测量值危险分数冠心病收缩压kPA(mmHg)26.6(200)23.9(180)21.3(160)18.6(140)16.0(120)3.22.21.40.80.4舒张压kPA(mmHg)┇运动情况坐着工作和娱乐有些活动的工作中度锻炼清度锻炼坐着工作,有定期锻炼其他工作,有定期锻炼2.51.00.60.51.00.5┇吸烟┇•危险分数=1,评价对象所具有的危险因素相当于当地人群平均水平•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大于当地人群死亡率平均水平•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人群平均水平•危险分数越高,死亡率越大可查阅危险分数转换表(二)计算组合危险分数(多种因素与某种疾病有关)1.危险因素为一项时,组合危险分数=该项危险分数2.危险分数为多项时,组合危险分数计算:①>1.0的各项减去1.0,剩余值相加(得相加项)②≤1.0的各项相乘(得相乘项)③相加项和相乘项相加得到组合危险分数(三)存在死亡危险说明在危险分数单独或联合作用下,某种疾病可能发生死亡的危险程度。存在死亡危险=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平均死亡概率一般已知(四)计算评价年龄(appraisalage)评价年龄是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死亡率推算得出的年龄值称为评价年龄。1.将各种存在死亡危险相加,得到总的存在死亡危险2.查健康评价年龄表,得到相应的评价年龄(五)计算增长年龄(achievableage)增长年龄又称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是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可能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后按相同步骤计算的评价年龄。增长年龄也是评价年龄——可以推测延长寿命的年数(六)计算危险降低程度危险降低程度表示被测试者接受医生建议降低危险因素的程度,用存在死亡危险降低的百分比表示。根据医生建议改变了现有的危险因素后死亡危险可能降低的绝对量(χ)或占改变前总的存在死亡危险值的比例(%)举例•某地冠心病的死亡概率为1877/10万,车祸为285/10万•某男性41岁冠心病患者,血压16.0/9.3kpa,胆固醇192mg/dl,糖尿病史无,体力活动坐位工作,无家族史且父母健在(60岁以上),不吸烟,体重超重30%。•1.计算组合危险分数、存在死亡危险•2.该男子总的死亡危险为7167.45/10万•3.计算评价年龄•1.相加项1.5+0.3=1.8•2.相乘项0.4*0.6*1.0*1.0*0.9*0.5*1.0=0.108•3.组合危险分数为:1.8+0.108=1.91•存在死亡危险=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1877/10万*1.91=3585/10万•总的死亡危险为7167.45/10万,经查表得评价年龄为43.5岁•经医生建议,该患者改变行为生活方式,定期体育锻炼,体重达到平均体重,计算增长年龄和危险降低程度。•计算新组合危险分数为0.11,新存在死亡危险为206.47/10万,•总死亡危险为3430/10万,查表得增长年龄为36岁。•冠心病危险降低量为3585.07-206.47=3378.60,•危险降低百分比=3378.60/7167.45*100%=47%§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3.1个体评价个体评价主要是通过比较评价对象的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的差别,评价危险因素对寿命可能损害的程度,以及降低危险因素后寿命可能延长的程度。•根据评价理论,如果评价对象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则表示其存在的危险因素高于平均水平,即死亡概率可能高于当地同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平均水平;反之则低。•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的差数,表示评价对象接受医生建议并采取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后可能延长寿命的年数。§3.1个体评价结果:§3.1.1健康型§3.1.2自创性危险因素型§3.1.3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3.1.4一般性危险型§3.2群体评价•§3.2.1人群的危险程度评价表7-4成都市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危险水平中学及以下大学及以上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危险组17857.614444.45一般组7724.922222.22健康组5417.473333.33合计309100.0099100.00§3.2.2危险因素属性分析表7-5不同性别人群的危险水平的属性男女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不易去除危险因素1513.517870.27可去处危险因素9686.493329.73合计111100.00111100.00§3.2.3分析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表7-6单项危险因素对男性健康状况的影响危险因素危险强度(岁)危险频度(%)危险程度(岁)饮酒1.7344.780.77吸烟0.8460.700.51缺乏常规体检0.3383.080.27常感到压抑0.9417.910.17常生气0.8912.440.11血压高0.3411.440.04缺乏锻炼0.074..280.03•危险因素评价的实际应用价值何在?(讨论)
本文标题:第十章 社会危险因素的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6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