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也有人说他是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他内定文学,开创建安文学。他集英雄、枭雄、奸雄于一身,雄视古今……他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汝南名士许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三国志》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二、解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长歌”、“短歌”是依照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诗句都是四字句,就称之为“短歌”。其中,“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除了“行”,还有“歌、吟、引、曲、谣、辞”都是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背景介绍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皓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ìjīnwèiyōumòduōqìèzābǔsèqiān四、初读诗歌理解大意译文参考: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岁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惟有狂饮方可解脱。那穿着青领的人才呦,你们令我朝思暮想。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当空悬挂的皓月呦,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呦,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圈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突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礼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1、时光易逝,人生苦短2、渴望贤才,礼遇嘉宾3、渴盼人才,忧思难解4、虚心纳士,竭尽诚心诗歌的主要内容:五、再读诗歌,体会情感要注意到四言诗的整齐与短促,要有节奏与轻重的变化,要有停顿与延长的变化。作者写诗言为心声,学者读诗读出心意,要读出曹操的气度,要读出短歌行的韵味。诗歌阅读提示: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一忧人生苦短情感解读——诗人到底”忧”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忧情”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酒→忧忧功业未就,光阴易逝。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红酥手,黄藤酒—无奈,愤恨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举杯消愁愁更愁—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者此时孤单的心情酒文化:酒文化:葡萄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会须一饮三百杯”,“金樽清酒斗十千”—豪放浪漫,激情澎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朝露:生命短促易逝(比喻)。一忧:人生短暂补充时代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二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的?①用典。②兴。用“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思——求贤若渴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思慕情人思慕贤才引用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望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引用------以礼待才尊重人才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迎——仰慕贤才明确:诗人求贤若渴,可是贤才并没有来,作者在此吐露的是求贤不得之忧。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明月比喻人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暗喻贤才难得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二忧:贤才难得补充时代背景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仿佛在说,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的根源应该是“忧”的根源,“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暗喻贤才难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本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那么,本句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呢?明确:①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盼——天下归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乌鹊南飞”暗喻人才四处奔走,寻找归宿。“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无所依托,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宽宏大量,广纳人才。(比喻、用典)“诗言志,歌咏怀”。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艺术技巧1、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2、巧用典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郑风·子矜》,用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的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艺术技巧3、抒情、议论、叙事三者紧密结合,显示了曹操诗歌高昂激越、悲凉苍劲的风格。讨论: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你是如何看待诗人的“忧”?曹操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研究性探讨这样一个人物,才华超众,关心民生疾苦,为何遭人诟骂呢?主要是受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使曹操作为奸雄的形象深入人心。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对曹操的评价上,与原著保持一致。在艺术作品中,作者罗贯中着力刘备脸上贴金,给曹操脸上抹黑,显然是为了拥刘反曹的主题服务的。就拿情节来看,当庞统(当然也是一个艺术形象)给他献了连环计后,曹操看到他从北方带来的将士居然能在江面上如履平地,这就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这也使他误认为踏平江东的确是指日可待的,所以,他于十五之夜,举行盛大的宴乐,无非是想作战前总动员,他的动员致辞就是《短歌行》,当他需要别人吹捧之时,“不识时务”的刘馥居然说正声雅乐之中不能有不祥之音,他就一气之下,举槊刺死刘馥,而后,又于次日亲自为刘馥送葬。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是为了告诉世人:一代奸雄曹操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好大喜功,爱听颂歌,他的壮举只不过是打自己耳光而已,或者说,这样安排情节只是为了塑造一个奸雄的形象。说穿了,艺术作品中的曹操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等同于现实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曹操。你眼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一个光辉圣洁的英雄身上没有缺点,也没有一个穷凶极恶的暴徒心灵没有一方净土。政治措施: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军事功绩: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文学成就:“建安风骨”的领袖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的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一统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高度上的忧。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但我们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忧虑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在朗朗长空留下我们光辉灿烂的痕迹。作业学了这首诗,同学们一定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曹操的理解。
本文标题:《短歌行》课件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7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