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服装2第一节概述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战争促使南北迁徙,民族错居,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初期各族服饰自承旧制,后期因相互接触而渐趋融合。3刺绣边饰(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实物)4刺绣佛像(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实物)5方格兽纹锦(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实物)夔纹锦(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实物)6一、政治局面二、魏文帝的改革与民族大融合——孝文改制,服装经历了极大变化三、文化艺术上的辉煌成绩及对服装的影响7男子首服有各种巾、冠、帽等。小冠:也称平上帻。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是帻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首服戴小冠、穿窄袖襦裙的男子8漆纱笼冠: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戴笼冠的骑马人物9幞fú头:折上巾自北周武帝用幅巾,加裁四角带。10帽白纱帽:其制不定荷叶帽:圆顶中竖一缨,宽帽檐翻卷似荷叶。11纶巾:魏晋南北朝服饰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中“羽扇纶巾”的纶巾,是幅巾的一种,一般认为以丝带织成。因传说为诸葛亮服用,故名“诸葛巾”。戴纶巾的诸葛亮12男子服饰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衫与袍的区别在于袍有袪,而衫为宽大敞袖。由于不受衣祛限制,魏晋服装日趋宽博。褒衣博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其中尤以文人雅士最为喜好。13大袖衫:魏晋时期的人们崇尚道教和玄学,因为祈望长生不老,所以炼制丹药服用的情况较为普遍。服食丹药后常使身体发热,不适合穿紧身的衣服,加之当时的人们大多追求“仙风道骨”的风度,所以这一时期的人们喜欢穿宽松肥大的衣服,世称“大袖宽衫”。14戴梁冠和漆纱笼冠、穿大袖衫的男子15戴梁冠、穿大袖衫的文吏(顾恺之《列女图》局部)16戴卷梁冠、穿袍服的男子(顾恺之《列女图》局部)17戴笼冠、穿大袖衫的舆夫18梳丫髻或裹巾子、穿翻领袍服的士人(《北齐校书图》局部)19大袖衫漆纱笼冠20北方民族的裤褶与裲裆裤褶:上衣叫褶,下衣叫裤,胡服的一种,是一种衣裳分制的服装。上身着齐膝大袖衣,下身裤管宽松,长至足部。这种服装开始在汉族地区广为流行,裤口也越来越大,为了行动方便,人们用1米左右的锦带将裤腿缚住,称为“缚裤”。后来衣袖和裤口愈加宽大,时称“广袖褶衣”、“大口裤”,一时之间成为南北朝时期盛行的服饰。21裤褶图裤褶是以缚裤及褶衣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套服饰。22穿裤褶、缚裤的男子23穿裤褶、缚裤的男子24现代舞蹈服2526现代服装27裲裆:所谓裲;裲裆,也就是我们说的背心或坎肩的意思,其意在挡住前心后背,形制也与现在的背心相似,是前后各一片,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腰间再以皮带系扎。在军中,其材料大多采用坚硬的金属和皮革,甲片的形状分为长条形和鱼鳞形两种,在胸背处通常会采用精巧的鱼鳞纹小形甲片,以增强铠甲的机能性。将士一般会在裆甲内衬一件厚实的、布帛制作的裲裆衫,以防止坚硬的甲片擦伤肌肤。28裆铠29戴兜鍪、穿裆铠的武士30戴兜鍪、穿筩袖铠的武士31魏晋男子的履式除采用前代丝履外,盛行木屐。《宋书·武帝本纪》写其性尤简易,常着连齿木屐,好出神武门。在服饰习俗中,访友赴宴只能穿履,不得着屐,否则会被认为是仪容轻慢,没有教养。32女子服饰魏晋妇女服饰多承汉制,一般妇女日常所服,主要为衫、袄、襦、裙、深衣等。多承旧制,有衫、袄、裙之制。样式有宽博。也有窄式领、袖边缘都施以彩绣,腰系围赏,外系丝带。33深衣:已不被男子采用。总体特征为上简下丰。代表性的服饰为杂锯垂髾服。髾即下摆裁制成三角,上宽下尖,层层相叠。由于使用了轻柔飘逸的丝绸材料,所以这两种装饰使女子在走动的时候,更加富有动感和韵律感。后来,这两种装饰逐渐合二为一,这就是杂裾垂髾服的造型。杂裾垂髾服使魏晋的女子充满灵动、飘逸的气质。34杂裾垂髾服展示图35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36衫裙衫裙是魏晋女子的常服,上衣的衫紧身合体,袖子宽肥;下边的裙子多折裥,裙长拖地,宽松舒展。这种上俭下丰的造型,加上丰盛的配饰,能够展现出魏晋女子潇洒俊美的风度。这也是中国传统女装的经典造型。37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着展示图38穿宽袖对襟衫、长裙的妇女39大袖衫间色裙40女子大袖衫41穿上俭下丰服装的女子42帔pei-妇女饰物,形似围巾,披于颈肩,交于领前,自然垂下。衣襟随风轻舞,有“华带飞霄”之喻。4344现代舞蹈服45现代服装变形运用46妇女的配饰与发式女性美由质朴趋向华丽,从自然转向雕琢。假髻-蛇灵髻、飞天髻等魏晋的女子流行使用假发梳妆发髻。有的在头顶梳十字形发髻,余发下垂,称“十字髻”;有的将头发反复盘桓,然后做髻,称“盘桓髻”;还有的将头发梳理成凌空摇摆的发环,称“飞天髻”。魏晋女子使用假发是为了增加发髻的高度,追求危、邪、偏、侧等妩媚的风姿。她们常常在发髻上再饰以鲜花、簪子等,更增添了女性的魅力。薄鬓额黄之妆花黄47顾恺之《女史箴图》48灵蛇髻49飞天髻50妇女妆饰51北朝女子装扮52金冠饰南北朝佩饰53玄者贤士的服饰魏晋玄学-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54“竹林七贤”-中国魏晋时期7位名士的合称,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55宽敞的衫子,衫领敞开,裹幅巾。56本章重点、难点问题:1.文人衣服为什么会形成褒衣博带之势?2.说一说女服的美妙之处。3.裤褶与裆在中国服装史上有何意义?
本文标题:魏晋南北朝服装简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8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