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拼接)
中国古代建筑1宫殿建筑2佛教建筑4民居建筑3园林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巍峨壮丽的宫殿建筑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宫殿,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规模浩大,占地约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8704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中有三大殿、四门。•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据统计,在紫禁城内所有建筑总共有近千幢房屋。•从历代皇宫建筑群的规划可以看到,帝王处理政务的殿堂总是放在宫城的前面,称为前朝;生活起居部分放在后面,称为后寝或后宫;这种合乎实际功能需要的前朝后寝的布局成了历代皇宫的基本格局。明朝的紫禁城也是这样,在这里,属于前朝部分的主要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位于中轴线的前部,它们是皇帝在重大礼仪和节日召见朝廷文武百官,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不但有庞大的殿堂和广阔的庭院,还要有做各项准备和作为储存设备的众多配殿与廊庑。•后寝部分有处于中轴线上的乾清、交泰、坤宁三座宫,它们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处理日常公务及举行内朝小礼仪的场所。三宫的两边有供太后、太妃居住的西六宫;供皇妃居住的东六宫和供皇太子居住的东西六所,供宗教与祭祀用的一些殿堂,供皇帝休息、游乐的御花园以及大量服务性建筑也散布在后寝区里。所有这些前朝、后寝两部分的各种建筑都按照它们不同的功能和性质分别组成一个又一个院落,前后左右并列在一起,相互之间既有分隔,又有甬道相联,组成庞大规模的皇宫建筑群。北京故宫三大殿:图为模型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金銮宝殿)东西63米,南北35米,长宽之比为9:5,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元旦都是在这里过。太和殿俗称金銮殿,皇帝上朝唱所,通常此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乾清宫乾清宫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太和殿鸱吻吻兽高达3.5米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太和殿才能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9个。其他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9个小兽。中和殿保和殿午门神武门明时称之为玄武门,后妃及皇室人员出入所用,皇帝选秀,1924年傅仪也由此门被驱逐出去。对称看图总结故宫的特点庄严肃穆的佛教建筑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高110余米,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八、佛寺与佛殿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大量的佛教寺庙。相传在东汉永平七年(64),汉明帝遣吏赴西域求法,当他们陪同天竺高僧驮着佛经、佛像回到洛阳时,先是住在当时专门接待外国来客的鸿胪寺,第二年才另建住所。因高僧为西方来客,所以仍以寺相称,因负佛经、佛像来中国的是白马,因而定名为“白马寺”,这应该是中国第一座佛寺建筑,从此之后,原来作为中国官署的名称“寺”,逐渐便成为佛教建筑的专称了。同时,由于佛教的迅速传播,一时专门的佛寺还很少。不少官吏、富商将自己的住宅献出来当作寺院,被称为“舍宅为寺”。在这种合院式的建筑里,前厅成了供奉佛像的佛殿,后堂作为学习佛经的经堂,厢房、后院成了僧人居住生活用房。•寺院的大门、供奉天王的天王殿、供奉佛与菩萨像的大雄宝殿、诵经修行的法堂与经楼,按佛教的规则先后排列在寺院的南北中轴线上,在它们的两边和四周布置着待客、存物、僧人居住和生活用房。有的寺院还在前院两边建有悬挂钟、鼓的钟楼与鼓楼,在中轴线上或两边加建观音殿、毗卢殿等殿堂。总之,佛寺的发展并没有打破这种院落式的建筑格局。现在留存下来的早期寺院,如河北正定的隆兴寺、天津蓟县的独乐寺、浙江宁波的保国寺、天童寺都是这样的布局。•四合院的群组适应了佛教的要求,群组中的建筑同样也满足了供奉佛像和进行佛事活动的需要,所以,中国传统的殿堂建筑也成了佛寺殿堂的形式。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建筑之一。大殿面阔七开间34米,进深17.66米,殿内沿着后墙设有贯穿中央五开间的佛坛,坛上供奉着佛及菩萨塑像30余尊。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建于唐朝初,这座宫殿外观13层,内为9层,高200多米,分“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红宫居中央是宗教和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山西悬空寺(北魏)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福建寺庙建筑屋顶中国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庙堂建筑,大多数在山中或高山顶建造庙观。其主要目的是登高远望,僧人道士进行修行,环境好,一是敬神;二是迎接神仙;三是一尘不染;四是长生不老;五是它能与世隔绝。同时,还使广大信士登入空门,引其入胜,思想开阔,使人神往,体现仙境高不可攀,令人向往的意境。•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诗情画意的园林建筑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景观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留园狮子林沧浪亭怡园中国古建筑形式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大屋顶。因为中国建筑釆用的是木结构体系,用木料构成的屋顶部分在房屋的总体型中就相对地显得大些,房屋的面积越大,它们的屋顶也越高大。这种屋顶不但体型硕大,而且还是曲面形的,屋顶四面的屋檐也是两头高于中间,整个屋檐形成一条曲线,这也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在欧洲一些国家的乡村也有许多木结构的农舍,它们的屋顶也很大,有的屋顶高度甚至相当于屋身部分的三倍,看上去比中国建筑的屋顶还要高大,但屋顶面和屋檐都是笔直的。硕大的屋顶,经过曲面、曲线的处理,显得不那么沉重和笨拙,再加上一些装饰,这样的大屋顶甚至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情趣的一个部分。北京四合院与紫禁城中国古建筑釆用木结构体系。因此与西方建筑相比,建筑个体的平面多为简单的矩形,单纯而规整,形体也并不高大。普通的住房,寺庙的佛殿,园林的厅堂,宫殿殿堂莫不如此。相比而言,即使是宫城中的宫殿也没有罗马的浴场、高直的教堂那样复杂的平面构成和雄伟的外观形象。宫殿、寺庙、园林、住宅各类建筑不同的功能上的需求,不靠单体建筑的平面和体形,而是依靠它们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来适应和满足。如果说西方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个体建筑所表现的宏伟与壮丽上,那么中国古建筑艺术则主要表现在建筑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博大与壮观。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难怪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四合院庭院幽深砖墙泥瓦经典的灰色规模最大、形态最为复杂的四合院群体就是北京明、清两朝的宫城,即紫禁城。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从穴居、巢居开始,逐步地掌握了一些营建房屋的技术,并利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形成了最早的房屋。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民居建筑南方天井院江南地区也有许多合院式住宅,它们的形式是四周的房屋被联结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所以称为“天井院”住宅。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属暖温带到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梅雨,夏季炎热,冬季阴寒。人口密度大,因而这里的四合院,三面或者四面的房屋都是两层,从平面到结构都相互联成一体,中央围出一个小天井,这样既保持了四合院住宅内部环境私密与安静的优点,又节约用地,还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天井住宅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正屋三开间居中,两边各为一开间的厢房,前面为高墙,墙上开门。在浙江将这种形式称为“三间两搭厢”。也有正房不止三开间,厢房不止一间的,那么按它们的间数分别称为五间两厢、五间四厢、七间四厢等。中央的天井也随着间数的加多而增大。•另一种是四面都是房围合而成的天井院,在浙江称为“对合”。这里的正房称上房,隔天井靠街的称下房,大门多开在下房的中央开间。城防建筑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南京城墙(明代)俗称明城墙,历时21年建成,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城防建筑祭祀建筑天坛陵墓建筑明十三陵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拼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8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