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超前教育利弊谈:快人一步还是揠苗助长?•1、好处:赢在起跑线上•2、危害:儿童•家长•社会•1、相似联想•背唐诗、学数学英语、小学学中学课程、少年班-------•1995年出生的张炘炀,在两岁时就学会了两千多个汉字。小学六年的课程,他只用了两年就已经学会了。初中也是三级跳,初一和初二都只读了半年,中考结束,张炘炀成功地考进了市里的高级中学。高一高二没有读,只是在家里自学,然后就直接去参加了高考。参加高考时,张炘炀10岁。在高考中,他以505分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成为了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08年张炘炀成为了年龄最小的硕士生,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11年,16岁的他又成为了博士生。•2、一家之言:•种树郭橐驼:种树,要顺木其性,方可长成参天大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庄子:顺性而为•揠苗助长、•北师大教授:超前教育是将教育时间大大提前,这种教育对个别人可能适应,而对绝大多数来说是行不通的。•3、类比联想:马拉松长跑我们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人生不是短跑竞赛,而是长途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的输赢并不能决定结果。相反,马拉松比赛中最后赢得胜利的往往不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那个。卢梭说的对:“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4、危害联想:•读博士时,张炘炀在微博上发表言论称:有钱不一定有素质,但没钱一定没素质。这种看法引起了网友的纷纷不满。不仅如此,他还觉得父母应该为他的天才买单。在硕士论文答辩前,他威胁父母要在北京给他买套房子,不然就不参加答辩弃考博士。这番言论把他和他的父母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有人说他是“智商上的巨人,情商的侏儒。”而他的父亲曾经出过一本叫《神奇的学习》,书中只讲学习,不讲做人。只要成绩好,孩子就是爹。这种拔苗助长,使得张炘炀的学业和心智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像张炘炀这样天生聪明,学习能力强不是坏事。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王女成凤,学习成绩好可以,但是思想教育一定要跟上。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教育,反而害了孩子。•武汉有一位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五年内就花了12万给孩子杰瑞报了17个培训班。•杰瑞五岁就学完了二年级的所以课程,小托福考试还获得了全国第三名的佳绩。•杰瑞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要学到九点才能回家。•杰瑞上一年级时成绩很好,觉得老师讲得很简单。•可是到了二年级,杰瑞的成绩就开始下滑,渐渐地杰瑞就不喜欢学习,上课走神、不写作业等等。很多小孩在上幼儿园时,就要学拼音、学诗歌、学朗诵……幼儿园“小学化”,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大行其道,孩子不仅是超前教育,还是超纲教育。•其实,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成长特点。•不顾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过度的超前教育、过量的超纲教育都会适得其反。•4、教育理论:•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生理:孩子的幼儿、童年、少年阶段,身体都处在发育阶段。孩子的身体素质才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智力发展。•提前学习,到了小学孩子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或者学习专注力降低。过度学习也会让孩子身体受到损害。•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心理:过多、过量的教育也会让孩子精神上感到疲惫不堪。孩子可能会因为压抑了天性,而和父母越来越远。•孩子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还可能情绪崩溃,做出极端的行为。•忽视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扰乱办学教学秩序•5、适度周密•教育学家认为,对儿童及早进行智力开发和教育是应该的。有许多能力,如学习口语的能力等都在幼儿期形成,过了这个最佳期,以后再学习就很困难了。但对幼儿的教育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儿童的心智成熟要有一定的进程,在知识增长上,总是从数数到学习整数运算,从识字到理解词义.从看图说话过渡到看图写话。即使是天才儿童,也仍然需要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一步一步地提高。如果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顾他们的接受能力,只一味贪多图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儿童本来就有求知的欲望,对什么新事物都感兴趣。如果家长能循循善诱地引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儿童引进知识的殿堂。但如果家长不懂这些,只是求成心切,急切地、大量地给儿童灌输知识,造成儿童只能被动地、不知所措地学习,久而久之,会使儿童失去学习的兴趣,感到厌倦、枯燥,丧失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果不仅学不好当前的知识,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许多人把超前教育和过度教育比喻为拔苗助长。人民日报:拔苗种不出好“庄稼”•在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家长们的努力和焦虑可以理解并需要关注。不过,在社会为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作出更多努力的同时,父母们如何摆正对待教育的态度,同样至关重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孩子的成长和树木一样,也有其自身规律。在符合孩子个性特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兴趣培养、潜能挖掘,并无不可。但拔苗种不出好庄稼,如果不顾实际一味加压,让孩子完成超越年龄的事情,那么我们一点一点加之于孩子的,可能不是锦绣上点缀的花朵,而是压垮骆驼的稻草。近些年来,“三岁孩子练舞扭到腰”“九岁孩子压力过大患上抑郁症”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令人警醒。超前教育、过度教育可能带来一时的领先,但若伤害了孩子持续奔跑的能力,又怎能算得上“为之计深远”?•教育有竞争,但不全是比赛,它更要教会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展自我的能力。让教育回归本真,重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是当前很多执着于“拼娃”却“越拼越迷失”的父母急需补上的一课,也是以各种证书、特长来衡量孩子能力的教育者需要正视的命题。摒弃盲目从众、攀比心理,真正引导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持续学习的能力、探索未知的兴趣,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可能是更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的是一个“太阳花”一样的孩子,而不是考试机器。孩子想要当歌唱家、舞蹈家、画家……都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人生漫漫旅途,教育需要漫漫灌溉。在孩子成长路上,慢慢来。•·东汉许慎编辑的《说文解字》中说,“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教的本质是以身作则。“育者,教子使作善也”,育的目标是教子行善。从这个定义出发,教育本来就贯穿于整个日常生活,生活即教育。成熟不仅仅指体质体能、认知等智力因素,还包括心理、情感、道德、社会化、审美等非智力因素。最大的弊端是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形成不良学习习惯、顾此失彼发展不均衡,造成“木桶的短板效应”而影响孩子的后续发展。但学前的超前教学短时间看起来有优势,它的弊端要在小学中段甚至初中才显现,所以具有很大的迷惑性。••1)孩子的智商在正常以上或有某些特殊天赋、特别兴趣,对常规教学感觉“吃不饱”。•2)父母自己懂得并能亲自或找到真正合适的人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超前教学。•3)以事半功倍为原则,绝不以剥夺快乐童年的代价来实施超前教学,不以追求超前、跳级为目标。•1)顺应孩子的发展敏感期,以孩子当前的发展重点为教学契入点。•2)最基础的工具性学科如语文、数学,不在教知识,而在与孩子的兴趣、天赋相结合的层面上,发展兴趣、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文标题:超前教育利与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9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