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及前期工作简介
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及前期工作简介一、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背景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2003年继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国务委员陈至立强调: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实施是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②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③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经国务院同意,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2003-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日,国务院已经批准三部委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总体方案。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用三种模式模式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设备配置: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基本功能:通过电视机和DVD组合播放教学光盘,实现优质教育2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解决师资短缺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投资概算:每点3000元配备对象:具备基本供电条件的农村小学教学点主要优势:⑴设备操作简单⑵教学方式易掌握⑶一次性投入少应用方式:⑴以播放教学光盘为主,教师辅导为辅;⑵以教师讲授为主,播放光盘为辅;⑶面向教师培训,播放培训教材和示范课;⑷面向农民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播放培训教材。运行要求:⑴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光盘⑵保证设备完好⑶稳定的供电条件我区有6个模式一。模式二是卫星教学收视点设备配置卫星接收天线(带高频头)一套卫星数字接收机一台卫星数据接收卡一块计算机(带DVD刻录机、VGA分配器)一台(多媒体配置)UPS电源一台打印机一台彩色电视机(VGA接口)一台模式一的全套设备基本功能:3⑴、接收、播放、存储和回放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平台传输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电视节目、IP数据广播(文件分发和流媒体分发)节目和语音广播节目;⑵、实现电话拨号接入互联网;投资概算:平均每点16000元配备对象:具备基本供电和通讯条件的农村小学主要优势:⑴、能够获取多种媒体资源(电视、流媒体、数据信息);⑵、可以大量和快速地更新、下载、存储资源;⑶、不受地面网络条件限制,通信成本低;⑷、以较低的投入,提供最基本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应用方式:⑴、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空中课堂频道,进行同歩教学;⑵、开展学生计算机兴趣小组学习活动;⑶、帮助教师备课,开展教研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⑷、为农服务,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⑸、实现模式一的所有应用。运行要求:⑴、学校要有两名经过培训的教师,及时下载和整理资源,并具有基本的设备维护能力;⑵、稳定的供电条件。我区有52个模式二。模式三是计算机教室及多媒体教室4设备配置服务器一台交换机(36口)一台教师机(多媒体配置,带有源音箱)二台学生机30台(配置为无盘计算机)投影机(幕布)一台中控一台稳压电源一台模式二全套设备基本功能:⑴、通过在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建设既能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又能联通因特网,还能组织远程或面对面教学的信息站,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加速农村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农民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信息,促进农村教育、经济和社会全面的跨越式发展。⑵、使农村乡镇中心学校成为当地农村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远程教育中心、党员干部学习中心和乡镇经济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投资概算:每点15万元;配备对象:具备基本供电和通讯条件的农村初中。主要优势:⑴、提供了网络环境和丰富资源,具备了远程交互教与学的条件;⑵、提供了师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条件;5⑶、有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提供了条件。应用方式: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手段;⑶、利用网络环境备课、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⑷、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提供培训服务;⑸、为农民上网获取和发布信息、进行经贸活动提供服务;⑹、实现模式一、二的全部功能。运行要求:⑴、要有负责运行和维护的专职或兼职教师和网络管理技术人员;⑵、具有专用教室;⑶、具有宽带接入互联网的条件;我区有5个模式三。三、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要目的1、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2、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3、为农民学习科学的种植、养殖和其它技术提供指导。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目前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含农村小学教学点)有53万所,6占中小学校总数的88%,在校生1.62亿,占中小学生总数的81%。这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差距。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引入外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东西部的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为农民提供经济、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的种植、养殖和其它技术,进一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规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109万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495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四、项目管理的要求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国家、省、市、县(区)和学校成立相应组织,各级责任明确,上下协调通畅。做到工作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目标清楚、任务落实,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组织领导和人员保障。7我区成立了以区政府牵头,组织部、财政局、发展计划局、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教育督导室等部门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规划、落实工作、检查、评估工作。下设由教育局牵头的项目执行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日常工作。制定项目管理、资源应用、督导评估等各类管理制度,抓好设备的验收、安装、师资培训,推进项目发展及应用,定期向领导小组及省市项目执行办公室汇报项目执行情况,建立工程项目管理档案及承担实施中的相关任务。各项目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以校长挂帅、一线骨干教师和项目技术管理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建设及资源应用工作小组,上对市、区的相应机构负责,下对本校的项目从规划、实施、检查评估到项目应用全面负责。2、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得力措施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的文件,指导工程实施,规范试点工作。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的审核意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设备招投标采购管理办法》;《关于公布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项目设备招标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单的通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验收管理办法》。陕西省教育厅印发了11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系列管理制度,市教育局进行了转发:《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设备管理8制度》;《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机房管理制度》;《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人员职责》;《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课题研究管理办法》;《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基本要求》;《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技术服务管理办法》;《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管理育应用实施办法》;《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运行经费管理办法》;《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党员教育管理规定》;《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服务管理规定》。3、工程资金专户管理,配套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所需经费采取由地方负责、国家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予以适当补助的办法。西部地区中央投入总资金量的2/3,其余1/3省级投入50%,市、县(区)两级配套投入50%,其中,市级投入不少于50%(区级配套资金为总资金的1/12)。我区共投入资金160万元,其中区及配套资金为13.4万元。4、扎实抓好培训工作,形成骨干队伍项目实施中要进行省、市、县级和学校的四级培训。从一开始就要把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之中,制定项目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方案,明确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根据学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培训以学员为本,采取分班教学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教学。省教育厅按照国家三部委项目方案的要求,提出了以“配置为基础、培训为重点、科研为先导、应用为核心”的工作原则,编制了《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教师培训工作管理手册》,其中9不仅包含在基地接受培训时的要求,还包含校本培训工作要求,如:工作原则、管理制度建设等,在培训技术的同时也对加强管理的方法进行了培训。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树模等体系中,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各校参加培训的老师,都是经过激烈竞争后选拔出来的优秀份子。5、加快资源建设,服务教育教学通过试点工作的实施,按照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配合三种模式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11个半小时播出“空中课堂”电视节目和教育部网站信息广播节目,内容包括“中小学同步课堂”、“教师培训”、“农村实用技术”等,所有建点的中小学校都可以收看到。教育部-李嘉诚西部教育扶贫项目,已经建成总容量达148GB的教学资源库,这个资源库与试点工作所征集的资源整合后,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免费向全国农村中小学开放。教育部和文化部共同推进的“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大量的电子图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文艺戏剧节目等,将会以光盘、卫星广播等多种形式免费向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6、狠抓教学应用,突出项目效果在试点工程中,三种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后,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项目的实施,给他们带来了三变: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三多:主动收集教学信息的老师多了;自觉研究教学的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三提高:提高了课10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搭建的平台,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应用正在逐步推广。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特点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普遍采取“5+2”等学习形式,即周一至周五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周六、周日、晚上和节假日为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学习培训的时间,并根据农业生产时节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采取农忙时少学、农闲时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等方式,基本解决学校教育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在时间上的“冲突”,达到“双促进、两不误”的效果。五、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1、加强教师培训培训工作是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基础。培训内容:⑴、模式一重点是光盘的教学应用
本文标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及前期工作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9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