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春节到》说课(学习活动三)(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说课流程:教学分析教学反思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一二三四教学分析一(一)教学思想: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更加关注我们生活中的艺术。引导学生了解年的来历、寓意,让同学们体会传统艺术的内在精神。发现美,传播美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职责。(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湘版美术四下册第一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该领域把“看、画、做、玩融为一体,内容接近生活,通过对本节课传统文化习俗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引导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创作表现力。(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想像力丰富,活泼好动、好奇心也特别强,喜欢用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我将引导他们在做中学,玩中学,寓教于乐,这样才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四)教学目标:7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体验到“春节”的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事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3、情感目标: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氛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教法与学法二教法与学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展示评价法教学过程三(一)教学流程:121、导入新课2、探索新知(说过年、画过年)3、展示学生作品4、总结评价1、导入新课:课前欣赏《春节序曲》。思考:你听过这首曲子没有?在哪里听过的?生小组讨论过程。发表讨论结果:在过年的文艺晚会上经常听到。师:同学们的耳朵真厉害,听出了这首曲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春节序曲》,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春节到》。(板书课题)2、探索新知: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同时也是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有哪些活动?(神话传说)熬年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守岁,俗名“熬年”。贴春联、门神过年的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窗花和“福”字、贴年画、放鞭炮贴年画、放鞭炮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作业要求:回忆春节欢快热闹的场景,画一幅记忆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画“年”。3、展示学生作品:20学生自评、互评。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回忆春节的欢快、热闹场景,画一幅记忆画。大家刚过完春节,又恰逢元宵节,学生们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在教学中,请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自己过春节时和好朋友玩的比较开心的事介绍给大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课堂中我发现好多孩子分不清除夕和春节是哪一天,除夕是一年中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是农历中的第一天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学生能说出春节的部分习俗活动,尤其是对神话故事年的来历兴趣较高,但对贴窗花,门神等知之甚少,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应多渗透中国传统知识。本课中还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衔接处理的不好,过渡语句有待推敲,引导要富有启发性,同时还要强调课堂常规。回家过年THANKYOUFORWATCHING
本文标题:《春节到》说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9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