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实验26阿司匹林及其铜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实验26阿司匹林及其铜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一、实验目的1.了解酯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阿司匹林制备中的应用。2.掌握减压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3.掌握阿司匹林铜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方法。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为解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近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化学结构式为:OCOCH3COOH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片状结晶,mp:135~140℃,易溶于乙醇,可溶于氯仿、乙醚,微溶于水。通常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在浓硫酸1催化下合成乙酰水杨酸:OHCOOH+(CH3CO)2O浓H2SO4O-C-CH3COOH+CH3COOHO水杨酸具有酚羟基,能与三氯化铁试剂呈现颜色反应,此性质可作为阿司匹林的纯度检验。阿司匹林铜是亮蓝色结晶性粉末,无吸湿、风化、挥发性,不溶于水、醇、醚及氯仿等溶剂,微溶于二甲亚砜。阿司匹林铜具有比阿司匹林更好的消炎、镇痛、抗风湿、抗癫痫、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和保护心、脑组织缺血再灌损伤、防癌抗癌、抗糖尿病和抗辐射活性等作用,且毒副作用小,胃肠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药。把硫酸铜中的Cu2+转化成Cu2(OH)2CO3沉淀,再跟阿司匹林进行反应,即可制得阿司匹林铜。三、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250mL锥形瓶(烘干)、10mL量筒(烘干)、布氏漏斗、抽滤瓶、水泵、水浴锅、温度计。2.试剂水杨酸(固体)、乙酸酐(密度1.08g·mL-1)、乙醇(95%)、浓硫酸、1%FeCl3溶液、CuSO4·5H2O、无水碳酸钠。四、实验步骤1.阿司匹林的制备①水杨酸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酚羟基酰化作用。OCOHOH水杨酸与酸酐直接作用须加热至150~160℃才能生成乙酰水杨酸,如果加入浓硫酸(或磷酸),氢键被破坏,酰化作用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同时副产物大大减少。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g水杨酸2和4.0mL乙酸酐3,摇匀。向混合物中加入3滴浓硫酸搅匀。反应开始时会放热,若锥形瓶不变热,再向混合物中加1滴浓硫酸。当感觉到热效应时,将反应混合物放到50℃的水浴中加热5~10min,使其反应完全。取出锥形瓶,边摇边滴加1mL冷蒸馏水,然后快速加入20mL冷蒸馏水,立即进入冰浴冷却。若无晶体或出现油状物,可用玻棒摩擦内壁(注意须在冰水浴中进行)。待晶体完全析出后用布氏漏斗抽滤,用少量冰蒸馏水分二次洗涤锥形瓶后,再洗涤晶体,抽干,得粗品。2.粗品的重结晶将粗制乙酰水杨酸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95%乙醇3~4mL于水浴上加热片刻4,若仍未溶解完全,可再补加适量乙醇使其溶解5,趁热过滤,在滤液中加入2.5倍(约8~10mL的热水),冷却后析出白色结晶。减压过滤,抽干。称重,计算产率。3.阿司匹林的检验与红外光谱分析取几粒晶粒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FeCl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取少许干燥后的晶体进行红外光谱分析。4.阿司匹林铜的制备称取1.3gCuSO4·5H2O和0.7g无水碳酸钠分别溶解于水中,冷却后在冰水环境下混合反应,得到蓝色沉淀,洗涤沉淀,直到洗涤出来的滤液无SO42-为止。称取先前制备好的阿司匹林2.0g,在水中与上述蓝色沉淀混合,并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得到与碱式碳酸铜不同的亮蓝色沉淀,抽滤,先用水洗涤,向洗涤后的沉淀滴加1~2滴稀盐酸无气泡,若是有气泡则要加入阿司匹林让其充分反应,再用乙醇洗涤,最后再用水洗涤,干燥得到产品,称重,计算产率,并测定产物的红外光谱。五、思考题1.进行酯化反应时所用的水杨酸和玻璃器材都必须是干燥的,为什么?2.本实验能否用稀硫酸作催化剂?为什么?3.在乙酰水杨酸重结晶时,滴加水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参考文献[1]李梅,梁竹梅,韩莉.化学实验与生活—从实验中了解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WilliamsDA,WalzDT,FoyeWC.Synthesisandbiologicalevaluationoftetrakis-μ-acetylsalicylate-dicopper(Ⅱ)[J].JPharmSci,1976,65:135(张亚萍,钟国清)1水杨酸应当是完全干燥的,可在烘箱中105℃下干燥1h。2乙酸酐应重新蒸馏,收集139~140℃馏分。3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因为在此条件下乙酰水杨酸容易水解。4加入乙醇的量应恰好使沉淀溶解。若乙醇过量则很难析出结晶。
本文标题:实验26阿司匹林及其铜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