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教育学概论(按题型整理)
教育学概论名词解释、选择题·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门科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孔子·《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赫尔巴特·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教育起源论被称为---心理起源论·对终身教育提出系统阐述的是----保罗*朗格朗(法)·下列不是原始教育的特点的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文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教育的本质:培养人·教育: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而作用于社会,它的特定功能或基本职能是通过人类已有文明的传授促使受教育者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智力的沉睡状态进入激活状态,使其沉睡状态的潜能发展为动态的潜能,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教育活动的构成: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的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当代社会构成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人的特征: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即个体在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结构与特征方面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环境、教育·“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或预期实现的结果。·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的总称。·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重: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级别体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类别体系:基础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成人继续教育体系和特殊教育学校系统。·学校教育制度,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构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的-----级别体系·将学校分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是依据---办学主体和体制---划分的·课程:根据教育目的而精选的人类教育经验总和及其传授过程。·活动课程: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童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显性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点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经验主义课程流派:杜威认为,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是不足取的,他提出了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而编写的有关课程与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具体规定着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下列哪种课程的定义主张“把重点放在可观察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学生实践的体验上”-----课程即活动·目前我国高中及部分中小学开设的研究性课程,就其主要性质而言是一种----综合课程·经验中心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做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课程标准·我国新一轮课程实施的微观背景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形成的一种双边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过程: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意志、兴趣等,以促进其身心发展。·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能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环节:指教师在开始一节课时,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的环节,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联系的方式和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得以展开和进行所依赖的“桥”或“船”。·“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末期·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教学应建立在“感觉活动”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知觉开始”·教育家---瓦-根舍因(德)是范例教学法的代表人物·“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特朗普制·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是指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和品德形成规律,通过内化和外化,把一定社会的主导思想、道德观念、行为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构成道德的四个基本要素: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态度与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道德情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进行判断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的、顽强的努力,是调节道德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道德行为:使人们在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也是衡量道德水平高低好坏的根本意志。·“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指导受教育者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法·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意----是动力·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向师性·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决定的·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决定的简答论述题·17世纪末的教育学著作有哪些?①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他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久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③法国卢梭的《爱弥儿》,卢梭是启蒙思想家,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④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⑤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科学的教育学著作。·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作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等。杜威提出三个核心的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②提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育决策的科学性。③促进教育改革健康可持续发展。④有助于发挥教育的整体影响,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一个教师应具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或许,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种教授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原始教育的特点①原始教育没有阶级性②原始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③原始教育是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④原始教育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古代教育的特点①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③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④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习轻视体力劳动,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对立⑤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⑥官私并行的教育体制⑦个体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趋势①义务教育向提高质量转变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②教育改革常态化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③对教育现代化的追求成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④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目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发展与改革趋势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公平化③教育的现代化④教育改革常态化⑤教育的国际化·影响教育的主要社会因素①生产力②政治经济制度③文化④自然环境⑤人口状况⑥网络媒介·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功能的分类:本体功能和衍生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具有文化传递、保存功能②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批判功能③教育具有文化交流、融合功能④教育具有文化更新、创造功能·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标题:教育学概论(按题型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3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