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什么力量营造了这样千变万化的地表形态?地质作用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一、内力作用长白山天池(吉林)——岩浆活动的“杰作”2.变质作用: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大理石——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软,最终重新结晶形成的。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这反映的是哪个故事?喜马拉雅山3、地壳运动由来自地球内部的强大力量(内力)引起地壳发生变形和位移的构造运动。如:板块运动、地震想一想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哪一种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最为显著呢?它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基本形式运动方向对岩层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两者关系3.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张裂形成断裂带东非大裂谷公元79年~15世纪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基本形式运动方向对岩层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两者关系3.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东非大裂谷形成包含地壳的哪种运动形式?那么,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地壳水平运动为主;地壳垂直运动为辅。基本形式运动方向对岩层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水平运动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两者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结果相互渗透-叠加;但全球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合作总结]内力作用岩浆运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火山地貌等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分类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风力流水冰川生物动力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在水、冰川、空气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作用下,可从一地移到另一地方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定义: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1.风化作用二、外力作用•8.上述景观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外力作用的什么过程()•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2、侵蚀作用•定义: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影响: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从而形成侵蚀地貌。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力侵蚀地貌(西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河流沟谷、峡谷瀑布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西南地区流水侵蚀地貌溶洞钟乳石冰川侵蚀地貌角峰冰斗刃脊海蚀柱海水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拱桥海水侵蚀掉的泥沙哪里去了?冰川搬运河流搬运3.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把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河流、风的搬运——选择性(分选性);冰川搬运——不具有选择性(分选性)。4.堆积作用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果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扇——堆积地貌海水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风力堆积地貌沙丘请绘制上面两幅图的风向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9~10题。•9.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丘•10.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冰川堆积地貌•2.若下图为某一沉积层内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的成因可能是()•A.流水沉积作用B.冰川沉积作用•C.海浪沉积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分类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风力流水冰川生物动力风化地貌侵蚀地貌:风力侵蚀地貌;海水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海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冰川堆积地貌总结: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双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蒙古高原裸岩荒漠风力沉积风力沉积沙丘黄土高原流水侵蚀黄土塬黄土沟谷华北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扇abcd•解析:在不同地区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不同:•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较湿润地区以流水的作用为主,•地势较高的地区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地势低洼处主要表现为沉积作用。•做题关键是判断出来图中各箭头表示的地理过程。•蒙古高原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烈,黄土高原是由风力沉积而成,•二者之间的b应为风力搬运作用,c是流水搬运,d是流水沉积.•答案:AB蒙古高原裸岩荒漠风力沉积风力沉积沙丘黄土高原流水侵蚀黄土塬黄土沟谷华北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扇abcd2000万年来,珠峰地区抬升约2万米,可珠峰海拔高度只有8844.43米,这是为什么?想一想——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同时存在。但以内力作用为主。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000多米,但在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844.43米。据此回答(1)~(2)题。(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变质作用D.流水作用(2)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展演变说明了A.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B.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相反C.内力作用先形成高山,然后外力作用再把高山削低D.外力作用起的作用比较小,对山脉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岩浆运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火山地貌或熔岩流地貌侵蚀风化搬运堆积侵蚀地貌堆积地貌使地表高低不平使地表趋于平缓重熔再生地壳上升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岩(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浆——各类岩石相互转换——岩浆•①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②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③变质岩的形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玄武岩:如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冷却凝固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_____B_____C______D______(2)从___到形成各种___,又到新___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3)图中A、B、C、D过程中,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有:____。把握三点: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单向)2。大多数情况下,由变质岩重熔再生变成岩浆3。沉积岩和变质岩都可以由另两种岩石转化而来课堂巩固2读下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有五条连线没有画出箭头,请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在图中画出箭头。(2)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过程的有,属于内力作用过程的有。(只填序号)(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到形成,又到新的形成。(4)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②⑥⑩①⑦⑧⑨岩浆各类岩石岩浆3.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雨花石昆石太湖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成分是石灰岩(1)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2)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砾岩C.雨花石→昆石D.砾岩→昆石【解析】由材料可知,雨花石出自沉积岩中的砾岩,昆石实质上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太湖石是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其中雨花石和太湖石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而昆石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而形成的。昆石只能由岩浆冷却形成,而雨花石可以经过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砾岩。【答案】(1)D(2)B知识小结
本文标题:考研英语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5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