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2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
1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生物等;社会经济因素-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各要素以不同方式,从不同侧面,按不同程度,独立地或综合地影响着土地资源的综合特征。土地资源学最基本的研究思路:从要素分析到系统综合。单独分析各要素的特点-总体评价-提出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意见和规划方案。第二章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22.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气候从宏观尺度影响土地资源条件和土地利用分区,即光、温、水条件的差异,或热量区的划分,决定了我国东西南北的土地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全国的土地利用分区。32.1.1太阳辐射(光照)是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的能量基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多在355-1003kJ/cm2以上,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高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我国西北高原区586-670kJ/cm2,东部平原区502-544kJ/cm2,西藏高原670-837kJ/cm2,四川盆地<418kJ/cm2。4光照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要素有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1、光照强度是正常人眼对0.4-0.7μm可见光的平均感受程度(用hr表示)。植物体的干物质总量中有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太阳的光照与作物关系密切。因此,也与土地生产力密切相关。光照强度使用日照时数表示,我国平均全年日照时数为:1200-3400hr。日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总辐射分布相似,由东→西,由南→北,低海拔→高海拔。52、光照长度(日长)——它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随季节、纬度有不同的变化,这与作物引种关系密切。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短日照作物:玉米、棉花63、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的比例。光照质量好→作物产量高、品质好,果实颜色鲜、果大。对工农业生产均有影响。72.1.2热量资源热量分布的总势是与纬度大致平行,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呈带状分布排列,形成了地球上的热量地带牲特征。气候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温度带:寒带、温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8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体系较多,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主要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1、温度:地表及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温度来控制。农业生产上较有意义的温度指标主要有:≥0℃(农耕期)、≥5℃(喜凉作物)、≥10℃(喜温作物)、≥15℃(敏感喜温作物)的日均温。2、积温:是指日平均温的累积,农业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的温度总和。一个地区的积温数表明某种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选择和适宜性。我国≥10℃的年积温变幅为1600-9000℃。9不同积温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一年三熟:甘蔗—水稻—水稻70008000一年三熟:小麦—水稻—水稻55005700-6100一年二熟:小麦—水稻50004500-5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花生、甘薯42004700-4800两年三熟:冬麦--玉米40004500一年一熟:春麦、莜麦、杏子、洋芋28002500-3000适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10℃≥0℃103、无霜期: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100天:作物生长受限制;100-130天:可种植喜凉作物。东北三江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地区:180-200天;洞庭湖区:250-300天;南岭以南:300天;西双版纳、广东沿海及海南岛:全年无霜。112.1.3降水水分是土地利用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光、热、水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高低。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根据降水量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121、降水量的时空变化(1)空间变化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称之为等降水量线400mm等降水线:以北、西——我国主要牧区以南、东——我国主要农区(大兴安岭、张北、呼和浩特、榆林、兰州、日喀则)800mm等雨量线: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秦岭)(2)时间变化年内:4-9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北方一般冬春无降水;降水时空变化对旱涝灾害等的影响较大:平均年受灾耕地面积为0.3亿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4,在其受类型中,旱灾占62%,涝灾占24%。2、地形与降水:降水可分锋面雨、对流雨和地形雨等。前两者往往与大区气候有关13锋面雨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14对流雨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地面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降水15地形雨16地形雨171819海风陆风20山风谷风21龙卷风22梵风由高原或山脉吹向低地的风23台风(飓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24台风(飓风)25262.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主要是对研究区域内地质、地貌分布规律的剖析,以及它们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地学要素为区域性因素,主要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重新组合分配,从而产生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27(1)海拔高度A、划分地貌类型的重要指标(p34,表2-6)。B、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水热条件的再分布方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到极大值后,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水热再分布必然导致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上作物的布局以及耕作制度等。C、对其他各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方面。由于随着海拔的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增大,人类活动必然减少。3000m不宜人类居住;1000-3000m人类可以居住,但环境条件较差;绝大多数人均居住在海拔500m的地区。1、地形地貌对区域土地资源特征的影响30(2)地面坡度A、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等,如坡度大则需修梯田,超过17°不宜机耕。坡度(°)坡度类型农业利用及其对应措施3极缓坡条件良好,十分适宜农业3-7缓坡适宜农业,一般可机耕8-15中坡适宜农业,但必须采取工程水保措施16-25微陡坡可农业或林业,必须采取工程与林业水保措施26-35陡坡只能用于林业,易产生滑坡等重力侵蚀35极陡坡只能用于林业,极易产生滑坡、崩塌。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31B、对建设用地的影响:地面平坦,排水良好,工程土方量少,可节省投资。反之,则投资增大。坡度(%)土地类型对土地利用及其对应措施0.3低平地地势低,排水不良,需机耕提升提升排水0.3-2平地城镇建设的理想坡度,各项建筑、道路楞自然布置2-5平坡地铁路需坡降,工厂及大型公共建筑可布置,但需适当平整土地5-10缓坡地建筑群及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次要道路不受影响,不需设人行梯道10-25中坡地建筑群受限,宜阶梯状,车道不宜垂直等高线,需设人行梯道25-50陡坡地过陡,除供园林绿化外,不宜作建筑用地,道路与等高线锐角斜交布置,应设人行梯道32按形态可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等五大类。不同地貌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开发利用。地貌类型具有相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是划分平原山地(3)地貌类型33地貌类型A、山地与丘陵:坡度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水的问题、坡向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B、平原:山前平原:位于山前的过度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发展形成的平原(农业生产优越)冲积平原: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主要农业区和耕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34湖积平原:原来是湖泊的一部分,由于淤积作用,湖盆逐渐缩小,终至于全部或一部分死亡形成的平原(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滨海平原:指海岸平原或沿海平原。由浪蚀台地、水下浅谈升出海面而成,或由波浪沿岸流直接堆积而成。(南方:良好的农垦区,北方:农业开发利用受限)。35山前平原36冲积平原37湖积平原38滨海平原平原对土地资源特性的影响平原类型影响(北方)影响(南方)山前平原一定坡降,排水好,水资源丰富,水土条件优越冲积平原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主要农区,耕地人口集中湖积平原牧业或非农业,含盐量高重要粮食和水产品基地滨海平原降水少,脱盐差,农业受限制降水丰沛,脱盐好,肥力较高402、土地资源的地质条件分析地质要素主要体现在地表的岩性及其矿物组成以及风华母质的性状等方面。岩石、矿物及其风化物的性状对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对于地下水的储存条件和地下水质有着影响和制约。41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岩石是土壤形成的母质来源,对土壤的性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岩石的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1.岩浆岩(火成岩)指地壳喷出的岩浆,或被融化的现存岩石,冷却后形成的一种岩石。出现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1)花岗岩晶体粗大之酸性(2)玄武岩晶体细小之基性(3)闪长岩晶体细小(粗大)之中性42花岗岩43玄武岩442.沉积岩(水成岩)指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的有机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形成的岩石。(1)页岩:粘土沉积、湖泊河流地带,古生物化石等(2)砂岩:石英、长石、白云母(二氧化硅含量60%-95%)(3)石灰岩:方解石CaO含量大45页岩46砂岩47石灰岩483.变质岩指受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1)石英岩: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2)大理岩:大理石——普通石灰岩由于重结晶形成石英岩大理岩49火成岩(玄武岩)南方:化学风化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北方:不易风化,土层薄,不易利用火成岩(花岗岩)南方:化学风化强淋溶强多沙偏酸贫瘠北方:物理风化显著,土层厚,宜种果树和板栗沉积岩砂岩丹霞地貌,土层厚,富含钾,易水土留失石灰岩南方喀斯特地貌北方贫瘠紫色砂页岩南方易风化,优质农用地北方,难风化,养分难以发挥变质岩石英岩坚硬,难风化,养分贫乏,难利用片麻岩一般较易风化,风化物特征类似酸性岩母质类型影响残积物多在山地、丘陵顶部,碎屑堆积,性质组成与基岩一致坡积物在山坡或山麓,性质组成与基岩基本一致洪积物山前平原,地下水丰富,可以作为农业区冲积物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平坦、土层厚,养分水分充足,主要农业区湖积物湖积平原,质地粘重,富含有机质,肥沃风积物养分贫乏,透水持水能力强,易水蚀海积物沙滩或水产养殖成土母质512.3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要素特征分析水文要素1、地表水—陆地表面各种水体地表水的类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1)河流———河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集水区——河流的流域分水岭——一条河流的集水区和它相邻河流集水区之间的山岭或高地河谷——河流两侧分水岭之间的条状倾斜凹地河床——河流流水正在占据的部分地表水地下水河流的组成52集水区分水岭53河床河谷54(2)湖泊———经常充满水的陆上洼地组成:1.要有一定水的来源:雨水、地面流水、地下水2.湖盆——盛水洼地分类:泄湖——淡水湖(地面流走或渗入地下)不泄湖——盐水湖(含盐量高)我国湖泊4万平方公里,较大的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罗布湖等。5556(3)冰川——在气温低、降水充沛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固态水流。干旱地区主要水源,多在高海拔地区和高山地区。57(4)沼泽——地表过度潮湿,其上生长有湿生植被,有时还有泥炭累计的地段。一般是在湿润地区58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地表径流影响地貌类型的形成;地表水丰缺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关系密切;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592、地
本文标题:第2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5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