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2章寒潮天气过程-2
§4寒潮短期天气过程寒潮短期天气过程:3-7天寒潮短期天气过程有三类: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型一、小槽发展型1、天气过程2、小槽发展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1)冷空气源地——新地岛以西的洋面(巴伦支海)冷空气路径——西北路径(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蒙古—我国)西北路径为主(全国类寒潮)从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东路冷空气次之(北方类寒潮)2)乌拉尔山有长波高压脊发展建立,脊前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3)寒潮爆发过程—由脊前不稳定小槽边东移边发展,在贝湖地区发展成长波大槽,槽后带有强冷空气南下,引发寒潮。4)东亚大槽重建过程——北半球长波一次调整过程二、低槽东移型2、低槽东移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1)冷空气源地——冰岛以南洋面(欧洲西海岸)西北路径冷空气路径——西方路径+合并叠加北方路径东路冷空气为主(北方类寒潮)从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西北路径次之(全国类寒潮)2)欧洲弱脊东移到中亚地区发展成长波脊,脊前西北气流引导高纬新冷空气南下补充。3)由于西北或北方新冷空气叠加合并,使西来低槽在贝湖地区强烈发展成长波大槽,引导寒潮爆发。4)东亚大槽重建过程——北半球长波一次调整过程三、横槽型三类变形场锋生横槽旋转横槽转竖1、横槽转竖2)横槽转竖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a)冷空气源地--新地岛以东的洋面(喀拉海或新西伯利亚海)冷空气路径--北方路径(东北路径)太梅尔半岛-亚洲北部-蒙古-我国;可以不进入关键区,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冷空气强,全国类寒潮。b)西伯利亚阻塞高压与横槽稳定建立,高纬呈“北高南低”天气形势,冷空气在横槽内聚集,缓慢南压。C)阻高西退(或崩溃),横槽转竖,冷空气爆发性南下(一天影响全国)形成寒潮。D)东亚大槽重建过程--北半球长波一次调整b)阻高脊线由东北-西南向转为西北-东南向,横槽后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c)横槽前有阶梯槽或等高线疏散状2变形场锋生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a)500hpa东亚倒Ω流型形成后,极涡中心南下到亚洲高纬的贝湖地区,亚洲北部形成纬向低压带。40-45呈纬向极锋锋区,锋区上多短波槽东移带下一股股冷空气。b)低层(850hpa、700hpa)在河套地区形成变形场。c)东西两股冷空气汇合,在河套形成锢囚锋缓慢南下,持续降温形成寒潮d)若有南支槽配合-冷空气可影响我国南方。华北和东北回流冷空气河西走廊西路冷空气3、横槽旋转型2)横槽旋转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a)东亚倒Ω流型形成后,极涡在西伯利亚为强大稳定的冷低中心,向西伸出一个个横槽,冷空气来自亚洲东北部b)极涡西侧的长波脊稳定维持(不是阻高),有移动性小高脊东移c)横槽沿极涡中心旋转运动,带下一股股冷空气形成寒潮--持续降温,影响我国北方d)若有南支槽配合,则影响我国南方,造成全国性寒潮天气。四、各类寒潮天气过程特点比较1、各类寒潮天气过程共同点:a)冷中心强度ChpaChpaChpaooo328503670044500b)高空锋区强度700hpa850hpac)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1050百帕纬距5/16Co纬距5/20Co2、各类寒潮天气过程不同点a)冷空气源地和路径不同我国—新疆—巴尔喀什湖—里海—欧洲南部—冰岛以南的洋面生为西方路径,源地为低槽东移型和变形场锋进入我国—蒙古—贝加尔湖—亚洲北部—岛以东的洋面北方路径,源地为新地横槽转竖和横槽旋转为进入我国—蒙古—西西伯利亚—乌拉尔山—洋面,源地为新地岛以西的小槽发展型为西北路径b)地面冷高压南下的形式不同•冷高压主体南下(小发、横转竖)•冷高压分裂南下-高压主体在蒙古,分裂一个冷高中心南下(横旋转)•冷高压补充南下-高压主体在蒙古,分裂多个冷高中心相继南下(低东、变)•冷空气扩散南下-高空的短波槽带一股股弱冷空气,持续补充降温(低东)c)寒潮爆发的流场不同•小槽发展型-乌拉尔山地区有长波高压脊发展建立,新地岛的不稳定小槽强烈发展,在贝加尔湖地区成为长波槽向南运动,引导寒潮爆发。•横槽转竖型-西伯利亚阻高西退或崩溃,横槽转竖,引导寒潮爆发。•低槽东移型-欧洲弱脊东移至中亚发展成长波脊,脊前低槽有两股冷空气叠加至贝加尔湖发展成长波槽,移动性槽脊,引导寒潮爆发。•变形场锋生型-中纬度锋区中低槽一个个东移并引导小股冷空气南下,低层变形场有东西两路汇合锋生,引导寒潮爆发。•横槽旋转型-极涡向西伸出一个个横槽,围绕低压中心旋转南下。持续降温,造成寒潮。•以上前三类均为东亚大槽重建,北半球长波调整的天气过程。•后两类为欧亚大陆长波环流形势稳定的天气过程End
本文标题:第2章寒潮天气过程-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5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