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北京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2009年的调查表明,对北京、河南、浙江、重庆、新疆5省市16472名中小学生的研究显示,有20.6%的孩子存在异常心理和严重行为问题。•安徽省程少贵调查两所农村学校341名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有一种或几种心理症状者留守儿童占32.2%,非留守儿童为12.7%。中国疾控中心2005年对9015名中小学生(10-14岁)研究显示:17.4%孩子曾认真想过自杀;8.2%孩子曾做过自杀计划。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年对城乡中小学生调查,其抑郁的检出率明显不同:城市为19.23%,农村为32.5%。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家庭教育这个视频给予我们的启示有哪些?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并根据这三个过程把人格分成八个阶段。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思维萌芽。•儿童期(1.5~3岁):自主对怀疑。泛灵,自我,不可逆。•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不守恒。•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去自我,守恒。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对绝望。艾里克逊人格发展八阶段时期发展课题基本矛盾影响人物1出生--1.5岁学习信任阶段信任----不信任母亲21.5岁--4岁成为自主者阶段自主----羞耻父亲34--5岁发展主动性阶段主动性--内疚家庭46--11岁变得勤奋阶段勤奋内感--自卑感学校512--18岁建立同一性阶段同一性---同一性混乱同辈618--30岁承担社会义务阶段亲密----孤独伙伴7中壮年期显示创造力感阶段创造力--自我专注8成熟至晚年达到完善阶段完善----绝望、厌弃习得性无能为力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最后根本不再挣扎。•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连试也不试一下。•而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后来很多心理学者采用其他动物(如小白鼠、猴子)进行重复实验,均得到了与上面相同的结果。结论:个体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不仅没能从这种体验和感受中摆脱出来,并将无助感扩散到了其他情景。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并对生活不抱希望。心理学上把这种多次遭遇失败以后,表现出来的怀疑、否定、沮丧的态度和遇到挫折就退缩、放弃的现象称为“习得无助”,这是“学习”得来的无能为力。这是一种可怕的感受,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个体会由于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人在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与动物十分相似。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他就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好这件事。就像那只小狗——隔板其实不是挡在笼子中间,而是挡在它的心里。同样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方面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他倾向于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就是破罐破摔”,“我没有希望了”……这些就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案例一(假性互惠)•孩子快乐的回到家,兴奋的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妈妈认真的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的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课堂讨论父母的出发点与后果是什么?贴标签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兵力不足;•美国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去监狱组织犯人上前线战斗;•心理学家们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如何服从指挥、如何勇敢等;•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如果我们总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案例二(单向交流)•母亲问:“今天怎么样?”•孩子犹疑的回答:“还行。•父亲立即插嘴:“什么叫还行?”•孩子挤出一点笑容说:“没被老师批评”。•母亲紧逼说:“没被批评就行吗?”孩子无语。•母亲又说:“什么时候你能得到一次表扬,让我们高兴高兴?”•孩子嘟囔说:“好的。”•父亲又说:“别敷衍你妈,她可是为你操够了心。”•孩子的脸毫无表情。•父亲加重语气:“你知道怎样才能得表扬?”•孩子局促不安的回答:“不知道。”•父亲严肃地说:“首先是学习好,刻苦上进,听老师的话……”•孩子一直僵持在水深火热中等待交流的结束。•终于母亲说:“快洗手吃饭吧!”•孩子马上松弛下来,高声的说:“好呀。”匆匆的逃离。课堂讨论•谁在主导交流的内容?•交流双方的力量是不是对称?•这种交流的效果如何?•孩子的性格发展趋向是什么?案例三•有一位八岁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0美元。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给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课堂讨论•里根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案例四•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让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菊的花瓶。在麦克斯韦的笔下,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则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和代数,培养他的数学才能,后来他果然成了著名的数学家。课堂讨论•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陈鹤琴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1925年,根据对他儿子观察、实验所积累的材料,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主张:(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4)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5)教学游戏化;(6)教学故事化。西安未央区实验小学的做法若干网评33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6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