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4-第四章-钢的热处理
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1热处理的原理及分类§4—1热处理的原理及分类•1、热处理: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2、热处理的目的:①、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②、充分发挥钢材的潜力;③、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④、改善工件的工艺性能,提高加工质量,减小刀具的磨损。•3、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但任何一种均由加热、保温、冷却三阶段所组成。•4、热处理使钢性能发生变化的原因:由于铁有同素异构转变,从而使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了组织与结构变化。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4—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教学目的:1、了解钢在加热时的转变及A晶粒的长大。2、掌握热处理概念、分类、热处理工艺曲线;钢加热及保温得目的。3、掌握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图建立;4、掌握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教学重点和难点:1、A晶粒的长大是教学的重点。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图建立;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是教学的难点。热处理中,钢加热为获得A;且A晶粒大小、成分、均匀程度,对钢冷却后的组织、性能有重要的影响。1、钢的奥氏体化:(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及长大;(2)、残余渗碳体的溶解;(3)、奥氏体的均匀化;2、在热处理工艺中,钢保温的目的是:①为了使工件热透;②使组织转变完全;③使奥氏体成分均匀。3、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越大•由Fe-Fe3C相图可知,A1、A3、Acm是钢在极缓慢加热(或冷却)时的临界点。但实际冷速、热速较快,钢转变总有滞后现象。•实际加热,钢转变总高于相图临界点,分别用:Ac1、Ac3、Accm;•实际冷却,钢转变总低于相图临界点,分别用:Ar1、Ar3、Arcm。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转变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1)、钢经过加热获得A组织后,如在不同的冷却条件下冷却,可使钢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组织也有明显的不同。•为何存在差异?A在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变化规律?(2)、热处理工艺中,常用的冷却方式:(a)等温冷却转变;(b)连续冷却转变。过冷A的等温转变:•A在临界点A1以下是不稳定的,必会发生转变,但不是冷到A1以下立即发生,而是经一个孕育时期后才开始。•这种在共析温度(A1)以下存在的A,----称为“过冷A”。•过冷A在不同℃进行转变,将获得不同组织。•能表示过冷A的转变℃、转变时间、转变产物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等温转变图”。---简称为:C曲线钢在冷却时的转变★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过冷A在A1以下等温转变的℃不同,则转变产物不同,在Ms以上,可发生两种类型的转变:相图分析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1、P转变:A1~550℃范围等温。--分解转变为F、Fe3C片混合物。此P转变区内,当等温℃↓,则P片层越薄→产物塑变抗力↑、бb和硬度↑。因为等温温度和片层间距由大到小,所以分别有产物:P(A1~650℃)、S(650℃~600℃)、T(600℃~550℃)。2、B转变:550℃~Ms范围等温。---形成含过饱和碳的F+Fe3C组成的非片层混合物,称为“贝氏体”B随A成分、转变温度不同有多种形态,常有:•B上----550℃~350℃间等温,呈羽状。•硬度为40~45HRC,塑性很差。•B下---350℃~Ms间等温,呈黑针状。•硬度为45~55HRC,бb、塑性、韧性良好。3、M(马氏体)转变:---是非扩散过程的转变当钢从A区急冷到Ms以下时,A转变为M(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3)M组织形态:针状M一般为C1.0%的钢淬火后所获得→高碳M.,硬度高、脆性大。板条M---一般为C0.2%的钢淬火后所获得→低碳M.良好бb,较好韧性.当C=0.2%~1.0%的钢淬火后可获得---针状M+板条M.【小结】钢在热处理时的转变。【作业】P812由于转变℃低,原子扩散能力小,在M转变过程中,只有晶格改变γ-Fe→α-Fe,而无碳原子的扩散。(1)M晶格特点:体心正方晶格。(2)马氏体转变的特点:(a)转变是在一定的℃范围内(Ms~Mf)连续冷进行;(b)转变速度极快;(c)转变时体积发生膨胀,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工件易裂、变形;(d)转变不完全性,在Mf以下仍有A残(使硬度、耐磨性↓)。★★★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1教学目的:1、掌握退火、正火的概念、目的;2、掌握退火的分类及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退火、正火的概念、目的;2、掌握退火的分类及应用第四章:钢的热处理复习旧课:1、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及钢在冷却时的转变。导入新课:1、概念: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2、退火的主要目的是:(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2)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及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组织上的准备;(3)消除钢中的残余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退火与正火第四章:钢的热处理3、退火的方法:(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完全奥氏体(Ac3以上30~50C),随之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工艺方法。(随炉冷)应用:中碳钢及低、中碳合金结构钢的锻件、铸件、热轧型材等。(2)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C,保温一定时间,以不大于50C/H得冷却速度随炉冷却,使钢中的碳化物呈球状的工艺方法。应用:适用于共析钢及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3)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是将钢加热到略低于A1得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得工艺方法。应用:消除塑性变形、焊接、切削加工、铸造等形成的残余内应力。1、概念: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C,保温适当的时间,在空气中冷却的工艺方法。正火退火的目的基本相同。§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正火第四章:钢的热处理【小结】退火与正火的概念及目的。【作业】P811、4、5、6、7§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2、正火主要用于如下场合:(1)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2)正火可细化晶粒;(3)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改善钢的力学性能,并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4)代替中碳钢和低碳合金结构钢的退火。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2教学目的:1、了解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火缺陷。2、掌握钢的淬火的定义、加热温度、淬火冷却方法、淬火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钢的淬火的定义,加热温度,淬火冷却方法,淬火方法是重点。2、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火缺陷是难点。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复习旧课:1、退火与正火的目的。2、退火的分类。导入新课:★1、概念: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下马贝氏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目的:主要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2、淬火加热温度: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Ac3以上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Ac1以上30~50℃淬火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3、淬火冷却介质:(1)淬火主要目的:获得M,所以V冷V临,但V冷过快→工件体积收缩,组织转变剧烈→内应力↑→工件易变形、开裂。所以淬火介质的选择很重要。(2)由C曲线可知,要获得M-----无需在整个冷却过程中都快关键在C曲线鼻尖附近快冷。所以在高温段650℃——550℃冷却速度要足够快,而低温段300℃以下要足够慢。(3)常用淬火冷却介质:油、水、盐水、碱水等。其中碳钢适用冷却介质---一般为“水”;合金钢---“油”。4、淬火方法:(1)单液淬火法;(2)双介质淬火:如,先水后油;先水后空气;(3)马氏体分级淬火;(4)贝氏体等温淬火。5、钢的淬透性、淬硬性(1)、淬透性指在规定条件下,钢淬火冷却时所获M组织深度的能力。用不同的钢制成相同形状、尺寸工件,在同样的淬火条件下,淬透性好的钢获M深度较深;淬透性差的钢获M深度较浅。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淬透性与钢的V临有关:当钢的V临越低→钢的淬透性越好。•→钢的淬透性越好,淬火回火后截面组织均匀、综合力学性能好。•→钢的淬透性越好—在冷却时可用较缓和冷却介质,↓变形开裂。•→淬透性好的钢,其淬硬性不一定好。(2)淬硬性: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钢中的含碳量。C%↑,钢淬硬性↑。、淬硬性与淬透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6、淬火缺陷:(1)、氧化与脱碳;(2)、过热和过烧;(3)、变形与开裂;(4)、硬度不足;(5)、软点【小结】1、钢的淬火的定义,加热温度,淬火冷却方法,淬火方法。2、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火缺陷。【作业】练习册相关内容。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3教学目的:1、掌握回火的概念、目的;2、掌握淬火钢回火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3、重点掌握回火的分类及应用,调质;教学重点与难点:钢的回火分类及应用是教学重点与难点。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复习旧课:1、淬火的概念及淬火方法、应用。2、钢的淬火缺陷。导入新课:1、概念:将钢淬火后,再加热到Ac1点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2、回火目的:(1)消除内应力;(2)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3)稳定组织和尺寸。回火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3、淬火钢在回火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1)马氏体分解;(2)残余奥氏体分解(3)渗碳体的形成(4)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其基本的趋势是: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韧性提高。4、回火的分类及应用。(1)淬火钢回火的组织转变过程是由非平衡组织到平衡组织转变,依靠原子扩散而进行的,原子扩散速度取决于温度,温度越高,扩散速度愈高。决定钢回火后的组织、性能的主因素是:回火温度。(2)回火温度根据工件要求的力学性能来选择。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3热处理的基础方法高温回火:(500-650℃)--获回火S工件性能: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足够强度、高韧性,硬度15-36HRC)。广泛用于:受力构件。如:螺栓、连杆、齿轮、曲轴等。注:淬火+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小结】钢的回火分类及应用。【作业】练习册相关内容(3)回火种类有:低温回火:(150-250℃)--获回火M工件性能:保持高硬度(58-64HRC)和耐磨性,一定的韧性(↓钢的淬火应力、脆性)。中温回火:(350-500℃)—获回火T工件性能:高弹性极限、δS和适当韧性,硬度可达:35-50HRC。主要用于:弹性零件、热锻模具等。★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4钢的表面热处理§4—4钢的表面热处理教学目的:1、掌握钢的表面热处理概念、两种方法;2、掌握钢的渗碳的原理及热处理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钢的表面热处理概念、两种方法是重点;2、掌握钢的渗碳的原理及热处理方法是难点;第四章:钢的热处理§4-4钢的表面热处理复习旧课:回火的概念及回火的方法、应用。导入新课:在机械设备中,有许多零件(如齿轮、活塞销、曲轴等)是在冲击载荷及表面摩擦条件下工作的。这类零件表面必须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要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这类零件要进行表面热处理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及化学热处理。对工件表面进行淬火的工艺称为表面淬火。1、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工艺:应用氧—乙炔(或其他可燃气体)火焰对零件表面进行快速加热并随后冷却。特点:淬硬层深度一般为2mm—6mm。加热温度及淬硬层不易控制,容易产生过热和加热不均匀现象
本文标题:4-第四章-钢的热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7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