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1037—1101)字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四川眉山人,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苏洵苏辙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有四年了。元丰二年(1079),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无薪俸,并规定不得签署公文、不得擅离职守,其实就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他却仍然乐观、豁达,并以“闲人”自居,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游记小品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相与(yǔ)藻、荇(zǎoxìng)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虑,想到只是共同,一起睡觉于是大概是门翻译下列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2、庭下如积水空明。3、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思考:•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2、作者夜游为何去“承天寺”找张怀民?•3、作者见到了怎样的夜景?(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4、面对所见的夜景,苏轼生发了哪些感慨?(用原文回答)你是如何理解他的这种感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萤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清闲的人•有闲情雅致的人“闲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总结:•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磨难,把挫折当作攀登人生高峰的垫脚石,拥抱一个诗意人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关于“月亮”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1、背诵课文。2、搜集有关“月”的诗句;3、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布置作业:
本文标题:《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 (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8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