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篇一: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现代文阅读指导——自然科学类文章典型题目【考点透视】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考查的热点有: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辨识文章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理解说明的顺序;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概括说明的内容;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文段结构;进行与文段内容有关联的个性化表达。一、对文章解读能力的考查,始终是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科学术语、科学概念,能对其含义做出理解;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能够具体解释;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能对其作用阐释清楚。2.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找出段落或全文的中心句,对其在段落或全文的地位、作用做出阐述;对复杂句子、特殊句子、重要句子的意义能结合语境具体理解;能够发现文中的语病,找出并加以修改。3.供的内容,对文中出现的新概念下定义;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对事物的特点进行阐述;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总结;根据文意,给文章增加标题。二、理解并掌握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技法,仍将是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1.说明顺序。准确理解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能够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排列句序。2.说明层次。熟练划分不同类型段落的说明层次;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将抽出的句子能够还原到文章中去,并说明理由。3.说明结构。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过渡句段、照应句段、总括句段的作用;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4.说明方法。能够快速判断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5.说明语言。对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归纳概括;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阐述具体句段的语言特点。三、注重培养考生的科学素养,始终是自然科学类文章考查的一个亮点。中考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目前主要是对科技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考查,根据新课标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这些题目将会更多地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出现。四、开放性试题的增加,将是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考查的一个发展方向。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惟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5.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的内容;6.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8.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9.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10.针对文章的某个方面或某段内容,自己设计题目并做出回答。【知识点梳理】——说明文体知识识记一、说明对象分类事物说明文:介绍建筑物;学习、生活、工作用具用品;生物;工农业机械等事理说明文:介绍事物内在的发展变化的原理二、说明方法及作用:1.举例子:运用具体事例真切的说明事物特征。特征:具体、真切、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2.分类别:对事物的各方面逐一说明,使事物特征显得更分明具体。特征:条理清楚。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3.打比方: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特征。特征: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4.列数字:运用数据说明事物,使事物特征更具体确凿。特征:科学、准确、具体。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5.作比较: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特征: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6.下定义:简明扼要限定说明对象的概念性内容。特征:科学、准确、精练、严密。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7、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更详尽充分的说明事物特征。特征:通俗、详尽答题思路: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说明了什么8、摹状貌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摹,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特征:生动、形象答题思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9、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特征:充实、有趣味答题思路:更充实地说明了什么,增加说明的趣味性三、说明语言平实型多使用表示估计、程度、范围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的说明事物特征。解题模式:解释词义+分析句意+语言特征。例:“赵州桥的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是指赵州桥的桥面只是差不多与河面平行,并不完全平行。如果删去“几乎”,则指桥面与河面平行,不符合实际,影响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型多使用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解题模式:指出所使用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例:“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句话有何表达作用?答:运用比喻、拟人、排比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征。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从古到今,按时间的发展变化说明事物各个阶段的特征。空间顺序确定立足点,以地理位置的转移说明事物在不同空间方位的特征。逻辑顺序揭示事物内在原理、从概括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等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特征。五、说明的结构: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自然科学类文章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自然科学类文章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典型题目:】(一)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略)特别注意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概括性句等。(二)说明方法的考查:1、作者在2、3两段中列举了大量数据,目的是什么?答案提示:通过具体数据说明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2、第8段引用俗语与歌谣有什么作用?答案提示: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绿色塑料》、第2题答案提示:用具体事实具体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后果十分严重)。4、阅读第2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绿色塑料》、第3题答案提示:“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三)说明顺序及说明结构(思路)的考查:1、从行文角度看,第③自然段是从“绿色食品为什么受人青睐”这一角度设问的,接下来应该回答这一问题,但作者为什么要绕开这一问题从环境污染谈起?请简要说明理由《受人青睐的绿色食品》、第4题答案提示:作者这样写意在从反面说明,人类食用的农作物和禽肉鱼蛋受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危害,这样就能自然引出不含有害物质的绿色食品受人青睐的原因,易于被人们接受。(四)说明语言的考查:1、结合语境,说说文章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第3题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答案提示:“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②“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句中的“悦目”若换成“明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提示:。“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明显”则只强调了对比的强度。2、第3段“至少发现了1000种新基因”中“至少”有何作用?3、“海啸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公里以内……的海底地震产生的震荡波引起的。”句中的“通常”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提示:啸;或用“通常”符合客观事实,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第一段中“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句中“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答案提示: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意思对即可)5、文中第(2)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如何给地球降温》、第4题答案提示:不能去掉。因为加点词语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四)说明材料的安排的考查:1、选文第4段连续引用了两首古诗,却不给人重复之感,为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话说海淀》、第2题答案提示:参考角度:(1)第④段首句总写海淀美丽的江南风光,两首诗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印证了首句描绘的景色;(2)前一首诗侧重写园林内的美景,后一首诗侧重写园林外的水乡田园风光;(3)前一首诗侧重写月夜园林美景,后一首诗侧重写清晨水乡田园风光;(4)这两首诗描绘的景物不完全相同。2、根据你的感受,说说文中第2段的表达作用?《沙漠明珠珠光渐暗》、第3题其他概括的准确的表述)(五)拓展延伸开放题: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答案提示:要点:①海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也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的希望所在。②珍爱海洋资源,增强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意思对即可)2、我国的民俗文化(如秧歌、锣鼓、舞龙、春联、翦纸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请抓住特征介绍其中的一种,并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色彩美。(不少于80字)(5分)《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第4题答案提示:例: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飘舞的红绸映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答案提示:4、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3分)《如何给地球降温》、第5题答案提示:示例:①鼓励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普及使用太阳能),用以吸收紫外线;②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③给机动车辆安装吸收尾气设备,减少热量的排放;④按国家提倡的度数使用空调,减少热量排放,节约能源。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篇二:现代文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理解文中的基本概念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根据文意,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b.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d.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近年来理解句子的试题有所变化,即在理解句子的基本上考查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如2003年的一道试题: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加大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这道题的四个选项都不是来自题干中文句的本身,而是来自文中的其他段落,不过依据“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灾难”这一标准,也可看出答案是d。因为d项说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灾害“束手无策”,而不是说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害。3.筛选、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高考常有这样的分析、综合性的试题,如1999年:“文中认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2002年“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等。这类试题,不论要求说明“根据”,还是要求分析“原因”,在
本文标题: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0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