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祭妹文清·袁枚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清初诗人、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乾隆进士,曾官江宁知县。不久辞官,定居江宁(南京市)之小仓山,故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对于诗文的创作,他反对传统的儒家礼教的束缚,主张直抒性情。这就是他所首创的著名的“性灵说”。不过,从他的创作实践来看,他的作品大多数是抒发闲情逸致的。他的作品集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袁枚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解题:现代人用开追悼会的形式悼念死者,并用悼词来概述死者生前的事迹以及对死者的怀念。古代则用祭祀形式悼念死者,并在祭祀时朗读祭文。祭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有文体。祭文以主持祭祀人的身份和口吻写的,它的内容包括概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作者和死者的关系、交往以及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思想感情等等。本文是袁枚哀悼胞妹袁素文的一篇祭文。抒写对亡妹的悼念,情真意切,语出肺腑,读来哀惋真切。是著名散文作品。袁的《祭妹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罔阡表》,历来被认为是祭文中的绝唱。奠(dian)仳(pi)离差(ci)肩遽(ju)蹈(dao)殓(lian)憩(qi)缣(jian)奓(zha)莞(wan)尔弱冠(guàn)掎(ji)琐琐(suo)膺(ying)嫛婗(yini)目矢(shun)谙(an)小差(chai)殗殜(yedie)绵惙(chuo)付梓(zhi)窀穸(zhunxi)先茔(ying)原隰(xi)羁(ji)魂周晬(zui)朔(shu)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之)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奇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在奠祭用奠:祭,献物与鬼神。乾隆三十二年冬,葬三妹素文在上元的羊山上,并作这篇文章来致祭:唉却唉!你生在浙江,却葬在此地,远离我们的故乡七百里了;虚幻的想象哪里埋葬骨骸呢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因为贞节以致命运你因为坚守一个贞节观念,嫁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以致陷在孤苦落拓的境地,虽然这是命中注定,安排的连累学习是上天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我幼年时跟从老师诵读经书挨着肩节操和正义的立即亲身四书五经,你同我并肩坐在一起,爱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立即亲身来实践。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于)其间;岁寒虫僵,同临(于)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于)目。予九岁,假使懂或许不一定贞操唉!要是你不懂得经书,也许未必会象这样苦守贞节。捕捉的地方死了凭吊我捉蟋蟀,你紧跟我捋袖伸臂,抢着捕捉;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同我一起挖穴埋葬它们。装殓清楚地呈现今天我收殓你的尸体,给你安葬,而当年的种种情景,却一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憩(于)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绸衣温读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发髻,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开门然:语尾助词。莞尔:微笑的样子。刚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啧啧”称赞。指地下。弱冠:男子20岁初加冠,体未壮,称弱冠。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一定还清楚地记得。我二十岁去广东,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绵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牵着中进士房食盘你拉着(我的)衣服伤心大哭。过了三年,我中了进士回家,你从东厢房端着食盘走出来,全睁眼看着欢笑话题说起考中进士一家人瞪着眼直笑,记不得话从哪里说起,大概说些长安中进士以后,送信人等等所有这些琐碎事情虽然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之)为证印者矣。充满胸中清清楚楚就一天也不能忘却。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幼年详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我后悔没把这些儿时的情状,一条一条详细地记录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即使再现也同(它)那么即使年光可以倒流回去,儿童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实的了。,汝之义绝(于)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矢)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之:用在主谓中义:名作状语。你与高家按道义断绝关系后回到娘家,堂上老母,依仗你照料扶持;家中的文书事务,望你理明了熟悉典故的期待你去办理。我曾经以为妇女中很少有明白经书的意义、熟识古代文物典故的人。柔顺和静然而你嫂嫂并非不够温柔和顺,但在这方面稍有不足。所以自从你回家后,虽然我为你而悲伤,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于)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或许年纪大对我自己来说却很高兴。我又比你年长四岁,或许象世间通常那样年长的先死,那就可以将身后之事托附却想。离开人间托付给你;却没有想到你比我先离开人世。生病通宵差同瘥前些年我生了病,你整夜都在打听病情,减轻一分就高兴,加重一分就担忧。后来虽然我的病情稍有好转,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我)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予)从何处呼汝耶!半坐半卧稗官:指小说,野史:私人记载政事或见闻之类的书叫野史。但仍半卧半起,感到没有什么好取乐消遣;你来到我的床前,讲一些稗官野史中姑且提供使人好笑和使人惊奇的故事,给我带来一些欢乐。唉!自今以后,我如果再有病痛,什么地方教我从哪里去呼唤你呢?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于)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汝)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生病说危险悼念(友人)使……伤心你的病,我相信医师的话以为不要紧,所以才远游去扬州悼念友人。你又怕我担心悲伤,报信病势非常危急嗯不让别人来给我报信。直到病已垂危时,母亲问你:“盼望哥哥回来吗?”,你才勉强答应说:“好。”梦见诀别长江就在你死前一日,我已梦见你来诀别,心知这是不吉祥的,急忙飞舟渡江赶回家。果然,我于未时到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于)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停止闭上大概忍受而你已在辰时停止了呼吸,四肢尚有余温,一只眼睛还未闭紧,大概你还在忍受着临死的痛苦等待我回来吧。倒装句行许多唉!痛心啊!早知要和你诀别,那我怎么肯离家远游呢?即使外出,也还有多少话一起商量(一切都)完了之外心里话要让你知道、同你一起商量安排啊!如今完了,除了我死之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肯定日子否则就没有相见的日期。可我又不知道哪一天死,才可以见到你;并且知觉和终究明白而死后究竟有知觉还是没有知觉,以及能相见还是不能相见,终究是难以明白的啊!这样那么无边无际完这样,那么我将终身抱着这无穷的遗恨,天意吗!还是人为的呢!竟然这样完了吗!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印替你传记你的诗,我已经付印了;你的女儿,我已替你嫁了出去;你的生平,我已写了传记;墓穴营谋坟墓运河只有你的墓穴,还没有安排好。我家祖先的坟墓在杭州,但是江广河深,势难将你归葬到祖坟,得到安息、安葬所以请示母亲的意见而把你安葬在这里,以便于祭奠扫墓。在你的墓傍,葬着你的女儿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坟墓是小妾空旷辽阔在下面还有两个坟墓,一个是父亲的侍妾朱氏,一个是我的侍妾陶氏。羊山空旷辽阔,平原低地刮风下雨寄居在外朝南是一片宽广的平地,西望面向着栖霞山;风风雨雨,清晨黄昏,你这个羁留在异乡的精魂有了伴侣,伤心的儿子当不致于感到孤独寂寞。可怜的是,我自从戊寅年读了你写的哭侄诗后,至今没有儿子;两女牙牙,生(于)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于)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埋,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学语一周岁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儿,在你死后出生,才只有一周岁。我虽因母亲健全而不敢说自己老,但动摇再有作官但齿牙摇动,头发已秃,自己心里知道,在这人世间尚能活几天?阿品弟远在河南为官,能也没有子女,九族中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你死有我安葬,我死后由谁来埋葬呢?你如果死后有灵,能不能告诉我?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的事唉!生前的事既不堪想,死后的事又不可知;哭你既听不到你回话,北风祭你又看不到你来享食。纸钱的灰烬飞扬着,北风在旷野里显得更猛,我回去了,伤心呀但又连连回过头来看你。唉,真悲痛啊!唉,真悲痛啊!分析课文一、本文是按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本文(除开头、结尾外)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组织材料,以兄妹间的亲密关系作为贯串全部内容的线索,写出死者一生的经历,显示死者的品德,抒写了对死者的深情悼念。二、本文是通过记叙哪些生活琐事来表情达意的?例如,回忆幼年时的生活情况,写了兄妹共同捉蟋蟀和埋蟋蟀、兄妹一同在书斋读书、兄长弱冠远游时小妹的悲恸和中进士还家后全家的欢乐等几件事;记叙袁机归居母家后的情况,写了她扶持堂上阿母、治办家中文墨和在兄病时终宵刺探、为说稗官野史等几件事;记叙袁机病中及去世时的情况,写了她病重时阻人走报、病危时盼望兄归,病逝后一目未瞑等几件事。文章就是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叙写,寄托了作者的无限哀思,表达了兄妹间相依相存的亲情,对妹妹不幸遭遇的悲痛之情和感激妹妹的相助之情。三、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从选材的角度看,作者奠祭亡妹边哭边诉,笔随忆至,儿时的回忆,往日的手足情,对亡妹身后诸事的安排,一齐倾叙出来,似乎写得很“散”;但是这一切往事,又始终围绕着亲密的兄妹关系和哀悼亡妹这一中心,这就使文章在结构上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四、本文是怎样把抒情和叙事紧密结合起来的?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叙事中充分抒发自己的强烈的感情。具体来说,是通过两种方式来抒情的:一种是寓情于事,以情动人。文中所记的许多小事都渗透着作者怀念、同情和悲痛亡妹的真挚情意。另一种是在叙事中穿插一些抒情性的语句,来直抒胸臆,表达感情。例如,在回忆儿时的共同生活后说:“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为印证者矣。”在写袁机绝高氏而归对自己的帮助后说:“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在写自己病中受到袁机的关心后说:“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在写袁机病危及去世后说:“然则抱此天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在写为袁机办理后事联想到自己无子时说:“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这些都是在叙事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哀痛心情,感人至深。五、本文有什么积极意义?本文在概述亡妹一生的不幸时,指出她之所以“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是由于幼年读经书,“爱听古人义事”,因而“以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的悲剧。指出了“识诗书”是
本文标题:《祭妹文》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4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