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技术培训PPt
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技术◆事故概论与事故致因理论◆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技术◆生产安全事故预防管理对策主讲内容一、事故概论与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于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财产损失,生产中断,人员伤亡(职业病)。1、事故事故危害从业人员生命收入家属监理单位资质领导业务施工单位资质领导业务建设单位责任工期安全生产事故及其危害2、未遂事故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美国人海因里希对未遂事故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在调查了3000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在330起类似的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引起轻微伤害,一起造成了严重伤害。即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数量之比为1:29:300.海因里希法则是通过工伤事故发生概率的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有人说,这只不过是概率而已。那么我们讲概率是什么?概率就是可能性。有人买过彩票吗?双色球500万正常中奖概率是1800万分之一,不是照样有人中吗?(二)事故的基本特征大量的事故调查、统计、分析表明,事故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掌握和研究这些特性对于指导人们认识事故、了解事故和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1)普遍性自然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危险,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也总是伴随着危险。所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普遍存在。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危险性各不相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存在着差异。(2)随机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不确定的。何时、何地、发生何种事故,其后果如何,都很难预测,从而给事故的预防带来一定困难。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事故的随机性遵循数理统计规律,亦即在大量事故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预测事故发生概率的大小。因此,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作用。(3)必然性危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绝对的。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事故,只不过是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小、人员伤亡的多少和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人们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不能完全杜绝事故。(4)因果相关性事故是由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从总体上事故原因可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刺激作用和管理信息的缺陷等。从逻辑上又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等。这些原因在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突变,即酿成事故。通过事故调查分析,探求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搞清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对于预防事故发生具有积极作用。(5)潜伏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变性,但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亦即系统内部相关参数的渐变过程。所以事故具有潜伏性。一个系统,可能长时间没有发生事故,但这并非就意味着该系统是安全的。因为它可能潜伏着事故隐患。这种系统在事故发生之前所处的状态不稳定,为了达到系统的稳定态,系统要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当某一触发因素出现,即可导致事故。事故的潜伏性往往会引起人们的麻痹思想,从而酿成重大恶性事故。(6)突变性系统由安全状态转化为事故状态实际上是一种突变现象。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因此,制定事故预案,加强应急救援训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激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为重要。(7)危害性事故往往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严重者会制约企业的发展,给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人们面对危险、能全力抗争而追求安全。(8)可预防性尽管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控制措施来预防事故发生或者延缓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充分认识事故的这一特性.对于防止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通过事故调查,探求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三)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缺陷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原因一:人的不安全行为I没有安全意识野蛮施工IIIII没有危险辨识能力和自防自救能力不按操作规程IV●人的不安全行为(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9)忽视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或未能正确使用;(10)不安全装束;(11)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14:02:491914:02:4920三违现象“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违章指挥具体包括: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其他纪律等。14:02:492114:02:492214:02:4923环境安全问题I设计问题II安装问题III维护保养问题IV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原因二:物(设备、环境)的不安全状态14:02:4925物的不安全状态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厂区平面布局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厂区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等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等。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有害性)温度、压力、速度、纯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14:02:4927案例2009年7月23日上午9:00时左右,台州某家具有限公司木工分厂木工车间内。工人付某(男,51岁,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在配合电工吕伟修理升降机,在车间二楼平台搬运电动葫芦进升降机轿厢时,因连接手动葫芦的V型皮带断裂,导致升降机轿厢从二楼平台坠落至一楼平面,付水才随着升降机轿厢坠落至一楼平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14:02:492814:02:492914:02:493014:02:493114:02:4932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原因三:管理上的缺陷没有制度监管不到位违章指挥与操作规程防范设施不足措施落实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及时没有进行安全评估宣传教育与培训不到位(1)技术和设计上缺陷。(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6)没有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或者不健全。(7)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管理上的缺陷二、易发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技术容易发生何种事故,跟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不同有关。对于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容易发生的事故有:机械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危化品事故、特种设备事故等等。针对本行业的危险特性以及容易发生何种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有关人员应掌握必要的事故防范技术,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一、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技术二、电气事故防范技术三、火灾爆炸事故防范技术主要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技术2.1.1机械设备危险及有害因素2.1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技术机械设备危险主要是设备的运动部分,比如传动机构和刀具,运动的工件和切屑。机械加工的操作者易受到碰撞、夹击、打击、刺伤、割伤、剪切、卷入等机械伤害,同时还会受到振动、噪声、粉尘等职业危害。(1)切屑加工常见伤害:机器缠绕,如机床的齿轮,丝杠、卡盘等旋转部件将操作者的衣服、手臂或头发卷入;工件碰伤或飞出伤人;切屑造成烫伤、划伤、割刺;砂轮碎裂崩伤等。14:02:493914:02:4940机械设备必须做到“四有四必有”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14:02:494114:02:4942(2)冲压加工最常见的伤害:手指被切断,另外还有:①工件被挤飞伤人。②齿轮、传动机构或卷辊将操作人员绞伤。③钢板卷、钢筒起重、安装、拆卸时造成砸伤、挤伤。④冲模或工具崩碎伤人。1、未按操作规程要求操作机械设备。2、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3、在机械运行中进行维修检修等作业。4、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5、设备缺乏安全装置。6、工作场所及设备布局安排不合理。7、其它原因。2.1.2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14:02:4948案例12005年2月5日,某企业一员工在清洗纵剪机张力辊轴时,未按照规定要求提升上辊轴,违规用钢套压住内运转开关,右手直接用抹布擦拭运行中的辊轴,导致右手臂被带入机器上下辊轴间,造成右手臂截肢。14:02:494914:02:4950事故原因:1、违反安全操作规程。2、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某企业员工在机械设备缺乏防护装置的条件下,没有停机进行设备检修导致事故发生。案例22.1.3机械伤害防范技术◆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和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触机器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防护装置,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通过培训提高辨别危险能力,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标示,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意识。机械行业场所安全技术要求●采光要求:①厂房跨度大于12米,单跨厂房两侧应有窗户,窗户尺寸应不小于开间长度的一半,多跨厂房相连应有天窗,跨之间不能有墙相隔;②车间通道照明应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车间安全通道的90%。●通道要求:①厂区干道:双向干道宽度不小于5米,单向干道宽度不小于3米,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高牌、警示牌、指示牌;②车间安全通道:通行汽车宽度>3米,通行电瓶车大于1.8米,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1.5米,一般人行通道>1米。③通道一般要求:通道标记醒目,画出边沿标记,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路面应平整,无台阶、坑、沟和突出的管线,道路土建施工应设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有红灯警示。14:02:495614:02:4957●通设备布局要求:①设备间距:大型设备≥2米,中型设备≥1米,小型设备≥0.7米,大小设备间距按最大设备要求计算,在设备间有操作工位,大中小型分别为,1.1,0.8,0.6米,设备间距与操作空间一并计算。②设备与墙、柱距离:大中小型分别为,0.9,0.8,0.7米。③高于2米的运输线应有防护罩网,低于2米的运输线应有护栏,护栏高度不低于1.05米。注:车间设备类型:>12米为大型设备,6-12米为中型设备,<6米的为小型设备。14:02:495914:02:4960●物料堆放要求:①生产场所划分区域;②工具摆放牢靠防止坠落倒塌伤人;③产品坯料限量存入,白班存量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量为每班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不能超过本班定额;④工件、物料摆放不能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时,垛高不超出2米,砂箱堆不超过3.5米。14:02:496214:02:4963●地面状况的要求:①人行道车行道符合标准;②为生产而设的深度≥0.2米,宽度≥0.1米的坑、壕、池必须有盖板或护栏,夜间有照明;③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及废物及时清理;④地面平坦,无绊脚物。14:02:4965(3)机械操作人员管理安全技术要求①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
本文标题: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技术培训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4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