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文化概论(二)主讲人:阮航For哲学2009级第二讲导论(二):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一、结合中国历史来理解中国文化二、从伦理角度把握中国文化的精神三、概说孔子之前的中国文化四、思考题一、结合中国历史来理解中国文化(一)历史对于理解文化的重要性(二)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一体不分(一)历史对于理解文化的重要性要真正理解文化,就不能仅仅视之为陈迹,而必须看作活的生命。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现在,如有人拿了许多经书堆在我们的面前,问有什么用处,那么,我们可以干脆答道:没有用。因为《诗经》里的诗已不能唱了;《易经》里的占卜是我们不信的;《礼经》和《礼记》中许多琐碎的礼节,看着也头痛;《春秋》中的褒贬予夺,完全表现阶级思想,决不是现代的伦理;《尚书》里记的说话动不动叫着上帝和祖先,我们的理智也提不起这种信仰了。这种东西,实在只有一种无用的用处,就是它的史料价值。另参看【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博物馆”隐喻(一)历史对于理解文化的重要性只有扎根于历史之中才能真正体味文化的生命。钱穆:《国史大纲》篇首语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一)历史对于理解文化的重要性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减,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一)历史对于理解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各种文化符号,若不结合历史来理解,则要么只能凭臆测,以今解古,要么只会视之为空洞无物的外壳。《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大学•传十》: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二)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一体不分1中国文化尤重在历史中表现。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中国历史之特点:1悠久。2无间断。3详密。(参钱穆:《国史大纲》引论)2中国历史也重在从文化角度来叙述,以表现活在历史中的文化精神为己任。司马迁:《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二)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一体不分3历史记人事,而中国历史尤重记人,褒贬人物以见精神。《史记•太史公自序》转述董仲舒语: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结语:由中国历史中才能见中国文化之个性、文化生命之兴衰,把握文化之精神以求发展。二、从伦理角度把握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又尤重伦理。(一)理解文化个性的方法雅斯贝尔斯“文化轴心时代”说。牟宗三“文化通孔”说。(二)孔子所奠基的文化方向对历史文化的伦理解释。举例:对《诗》的解释。对历史人物的伦理评价。举例:解《易》与《春秋》三、概说孔子之前的中国文化(一)“信史”前的传说(二)安阳与商代文化(一)“信史”前的传说(参见柳诒徵:《中国文化史》)1中国人种之起源中国人种之起源虽不可考,但可以由传说略知远古中国人生活之一二。(1)君主相传号为林、蒸。“林、蒸,君也”。(《尔雅》)古代部落,其酋长多深居山林。(2)唐虞时诸侯之长尚号为岳。古代诸侯之长,多居山岳。(一)“信史”前的传说(3)巡狩之朝诸侯必于山岳。舜巡四岳,禹会诸侯于涂山。(4)人民相传号为丘民。“得乎丘民为天子”。(《孟子》)“降丘宅土”。(《尚书•禹贡》)(5)为帝王者必登山封禅。由此似可推论:中国之形成,初为散居山林之部落,为水所隔。后逐渐混合,谋便交通,始有开辟河流、制作舟楫之事。(一)“信史”前的传说2洪水前重大文化事件《易•系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书契。《白虎通》:神农制耒耜,教民农作。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汉书》: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一)“信史”前的传说“信史”之前的文化事件,其要有五:(1)隧人出火。造火者隧人,因以为名。(2)包牺作乐。(3)神农为古代农业之祖。(4)黄帝制作交通工具。(5)仓颉作书。(二)安阳与商代文化1安阳的发现铜器:盘、壶、铲、勺、漏勺等“司母戊”铜鼎商戈父丁簋(gui)商友尊,又称九象尊青铜蟠龙盘(二)安阳与商代文化陶器:饮器、食器、盛器、烹饪器等印纹陶瓮商白陶刻几何纹瓿(bu)(二)安阳与商代文化占卜与“兆”殷王武乙贞问祭祀先公、先王的卜用牛胛骨。(二)安阳与商代文化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历史最长的象形文字。它源于商代的甲骨文。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多发现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小屯,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大约4500多个单字,可识者仅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和字形结构,奠定了中国汉字延用至今的基础。与今字的差异(1)带有图象性的字,但求形似,无定构。(2)在意义的分别上,有好些地方比今字详细。(二)安阳与商代文化2商代的宗教取向祖先崇拜:(1)族权——氏族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这一传统对后世仍有重要影响:《史记》对帝王的追述;先秦学术的依托等等。(2)关注鬼神的角色身份及其向现世人事的投射:关系;秩序;神灵与人类世界的关系(二)安阳与商代文化“帝”与“天命观”的兴起:政治合法性的终极来源问题《诗•天命•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天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生载育,时维后稷”。(二)安阳与商代文化政治宗教之下的文化生活《礼记•表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思考题1你怎样看当前流行的“山寨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各自的优点和偏弊何在?2历史地看,文化精神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何在?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概论(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5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