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北京汉远网智园区QoS设计
1毒理学基础习题集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tolerance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3.自由基(freeradical):是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主要由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4.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5.半减期(halflife):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体消除化学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6.癌基因(Oncogene):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7.急性毒性(acute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8.基准剂量BMD\benchmarkdose: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9.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10.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不同种属,不同个体内的同一种代谢酶的基因编码不同,从而导致了其功能的不同,这就是代谢酶遗传多态性11.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12.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13.遗传负荷(genetic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14.危险度评定(riskassessment):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认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1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21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17.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18.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应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19.蓄积作用(accumlation):外源化合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或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分为物质蓄积和损伤蓄积。20.抑癌基因(anti-oncogen):指机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在DNA加合物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突变、激活成为癌基因而导致疾病发生。21.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toxicology):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又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22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23.Ames实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观察受试动物的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微核实验(micronuleustest,MNT):是观察动物是否产生微核的实验。染色体畸变分析(chromosomeaberrationanalysis):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改变。姐妹染色单体SCE:指染色体同源座位上DNA复制产物的相互交换,其频率与DNA断裂和修复有关。24.遗传多态性:(geneticpolymorphism)是一个衡量遗传变异的数据,即群体中多态基因的比例。25.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toxicology):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toxicity)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内出现的有害作用,包括:结构畸形、生长迟缓、功能障碍及死亡。26.实际安全剂量:指与可接受的危险度相对应的化学读物的接触剂量。27.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28.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赖表示29.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30.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331.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LD01或MLC:LC01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32.最大非致死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33.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34.为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35.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LO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36.未观察作用水平NOEL:在规定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体比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37.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38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39.毒物(poison):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40.效应和反应: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所测定的有害作用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特点,将终点分为效应和反应两类。效应effect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动物笼养形式④外源化学物的接触特征和赋形剂d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包括交互作用如相加作用、独立作用;非交互作用如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季节或昼夜节律气象条件宿主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营养及健康状况对于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c环境因素包括物种、品种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不纯物和外源化学物的稳定性b机体因素包括理化性质化学结构1.影响外源性化学物毒性的因素:a化学因素包括滤过: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b主动转运(载体、能量、逆浓度),易化扩散(载体、不耗能)和膜动转运(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胞吐作用)。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是大多数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该转运方式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2.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可分为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两类。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和滤过,特殊转运包括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和膜动转运。a被动转运为外源性化学物顺浓度通过生物膜的过程3.自由基最容易攻击的细胞器是什么?为什么?线粒体因为线粒体是人的呼吸器官,而自由基的产生与呼吸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呼吸爆发的时候。4.外源化合物的致突变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包括1、基因突变,指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又叫点突变,可分为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两种类型2、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它是指遗传物质大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主要类型有,4缺失、重复、倒位、易位。3、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或称基因组突变,如非整倍体和多倍体,非整倍体指增加或减少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多倍数体指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加。5.微核试验的原理和其检测的终点是什么?原理: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丢失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胞质中,单独形成的次核,因其比主核小,故称微核。检测的终点:(1)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损伤(2)纺锤丝的损伤。6.毒物经口和经注射在体内代谢的特点?。a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b两者在体内分布的差异性毒物成峰时间的差异;c代谢前者在代谢的同时还有吸收,后者一次进入,代谢的时候无吸收,两者降低的曲线有不同;d排泄基本一致。7.在进行危险度评价时,将动物结果应用于人时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在危害认定与剂量-反应关系评价阶段,存在实验动物资料向人外推、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较短染毒时间向长期持续接触外推、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动力学资料不足等不确定因素。在接触评定阶段,由于人体可经由多个途径接触化学毒物,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接触化学毒物数量与种类也不相同,会给接触总量的估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样本抽取的大小和代表性不合适,也会产生不确定性。8.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a、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毒性鉴定之前,必须尽可能的收集受试样品的相关资料,包括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及生产工艺方面的资料。b、不同阶段的毒理学实验项目:第一阶段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验。第二阶段试验:包括重复剂量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与发育毒性试验。第三阶段试验:包括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毒动力学试验。第四阶段试验: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c、人群暴露资料:将毒理学试验的结果外推到人具有不确定性,而人体暴露试验可直接反映受试物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9.IARC对化学致癌物的分类?a、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b、组2又分两组:组2A,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组2B,对人类是可能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c、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D、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10.简述化学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b、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c、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11.生物转化反应类型?水解反应b还原反应氧化反应a、I相反应谷胱甘肽集合④甲基化反应⑤乙酰化作用⑥氨基酸结合硫酸结合葡萄糖醛基结合是体内最主要的结合反应类型、II相反应即结合作用,是外源性化学物原有的或经I相反应后引入或暴露出来的羟基,氨基,巯基和环氧基等集团与内源性辅因子之间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12.细胞色素P450酶系?因细胞色素P450含有的血红素铁在还原态时与CO集合形成的复合体在光谱45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而得名,又称为混合功能氧化酶或单加氧化酶。13.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反应的机制?①处于氧化态的细胞色素P450与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②血红素中的Fe3+接受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从NADPH转5运来的一个电子,还原为Fe2+③1个氧分子与还原型细胞色素P450结合,加上底物形成三元复合物④该复合物接受第二个
本文标题:北京汉远网智园区QoS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6188 .html